说也。天下乐推且不厌矣。虽吾行亦犹是也。管子曰:“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此之谓也。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
经曰:“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此其似不肖。圣人于此何得焉?得其似不肖也。故辩之不必惠,博之不必智,用之则不既。彼何人哉?彼何人哉?则传所谓:“媒媒晦晦,无心而难与谋”者也。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道无形故无肖。肖则囿于形矣,非所以囿形也,不亦小哉?
我有三寳,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此徳经之别,老氏之所躬行也。慈之实,仁徳是已;俭之实,晦徳是已;不敢为天下先之实,谦德是已。
夫慈故能勇
有不忍人之政者,文王之慈也。王赫斯怒则卒对于天下。故曰:“仁者必有勇。”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天下大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我无为而不役役于是器,故能为长器。所谓后其身而身先也。
善胜敌者不争
《易》之“师”曰:“地中有水,师。”师以众正者也。盖水利万物而不争胜敌之利,善之善者也
善用人者为之下
孟子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以徳,则子事我者也。”何敢与之齿也?故汤臣伊尹、文王臣望、武臣周公、桓臣管仲,善虽为之下而受命焉,盖不屑也。其在后世,莫非君也,而不能用臣;莫非臣也,而不为君用。此无他,君好臣其所受命,而不好臣其所以受命也。
是谓不争之徳
传曰:“争者,事之末也。”故天道不争而善胜,圣道无为而不争。今谓之徳者出,道则入,徳故也。
是谓用人之力
我无为而用天下,天下孰为我用哉?由用人之力也。
是谓配天古之极
尧问许由:“啮缺,可配天乎?”曰:“彼方尊知而火驰彼方且为绪彼方且与物化夫何足以配天乎?然则不竞不争而善用人,以是配天则至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为主而为客,毋乃太懦乎?曰:“是何言也?君子惟能下人也,是以见下于人。此其在《易》之‘师’乎?”“师”之六三:“或舆尸,凶。”以阴乘阳,刚之罪也。进无所成,罪不当也。为主不为客之过也。“师”之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以柔位刚,不敢唱也。往即获禽,有攸利也。为客不为主之义也。然则用兵为主之害如此哉!故曰:“吾不敢。”
攘无臂
必有忍,其乃有济。
扔无敌
夫惟不争,天下莫与争能、天下莫与争功。
执无兵
无兵则无伐也,奚其战?曰:太上战无为,帝战徳,王战义,何执兵之有?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者几丧吾寳
兵者,不祥之器也。观则玩、玩则骄、骄则无振。故祸莫大于轻敌。无振则败、败则弱、弱则乱亡仍之。故轻敌者几丧吾寳。
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
仁者有不忍人之心,非嗜杀也,以杀止杀也。故抗兵相加,语人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则哀者胜。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大道甚夷。“夷之”为言“易之”之辞也。故道者,甚夷之物而至简之器也。夷则易知,简则易行。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凡夫妇之愚,可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与行焉。其始卓然,其卒溘然,非夫妇之过也。民之迷,其日已久,故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
圣人观于神而不累也;出于众而不谋也。故心听于气、气听于神、神听于道。其出也,其入也,不得而知也。此其为真知也。彼不知之,是以不吾知也。虽然,彼不吾知,吾何病焉?庄子曰:谓我为马,吾亦与之为马;谓我为牛,吾亦与之为牛也。彼其知我耶?其不知耶?
是以圣人被褐懐玉
文豹之鞟,其文炳也;肤士之言,其文蔚也。其文蔚,故世无全士;其鞟炳,故野无完豹。吾有悲乎尔也,二者何为而免乎?曰:岌岌乎殆哉,其文为之灾也。故圣人龙见而尸居,扫影而去迹,其不欲见贤耶。是谓“被褐懐玉”
知不知,尚矣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暴虎、冯河,勇于敢者也,死而无悔,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不立乎岩墙之下,勇于不敢者也,恐伤其正命,则足以活其身而已矣。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氏之叹,盖叹时也。上失其道,则尚权谋;尚权谋,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民无聊而轻犯法,故诛死者相枕也,何自而畏死?去权谋,则无督责;无督责,则贵清浄;贵清浄,则民自定而无刑可犯矣。而况死乎?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竒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民畏死矣,而有为竒者。此欲振竒于民且乱民也。然则竒之乱民,亦莠之乱苗者欤?故去莠则苗蕃;去竒则民靖。吾执而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