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9-藏外

121-老子校释--朱谦之-第53页

气」,张嗣成作「」。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严可均曰:「不毂」,御注、王弼作「不谷」。
  魏稼孙曰:「而王公以为称」,御注「王公」字倒。
  罗振玉曰:敦煌己本「为称」作「自名」。
  谦之案:傅本作「王侯以自称也」,范本作「王侯以自谓也」。范曰:「严遵同古本,河上公作『而王公以为称』,今从古本。」按今怡兰堂与道藏二严本均作「而王公以名称」,与范所见不同。劳健曰:「『王公以为称』,诸唐本河上本皆如此。此作『王公』,乃与『称』字谐韵,亦如第三十二章『侯』『守』字,第三十九章『王』『贞』、『王』『称』字,当从诸唐本。」案从唐本是也,公、称为韵非。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严可均曰:「或益之而损」,御注无「或」字。
  罗振玉曰:御注本、敦煌本无「或」字。
  谦之案:磻溪、楼正、顾欢、彭耜、高翿亦无下「或」字,严遵本无下「或」字及首三字。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罗振玉曰:御注本、敦煌本均作「亦我义教之」。
  谦之案:邢玄、磻溪、楼正、彭耜、赵、高与敦本同。室町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人」。孙盛老子疑问反讯引「亦」下有「以」字。傅本「人之所教我,亦我之所教人」,范本「亦」上有「而」字。范云:「王弼、严遵同古本,河上公作『人之所教,亦我义教之』。」案严本今作「人之所教,亦我教之」,与范所见不同。诸王本、广明本同此石。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谦之案:敦煌本「强」作「强」,「教父」作「学父」,傅、范本同。
  范应元曰:音辩云:「古本作『学父』,河上公作『教父』。」按尚书「惟学半」,古本并作「学」字,则「学」宜音「」,亦教也,义同。父,始也。今并从古本。
  马叙伦曰:范、罗卷及弘明集六释慧通驳顾道士夷夏论引并作「学父」。成疏曰:「将为学道之先,父亦本也。」是成亦作「学父」。成疏引顾欢曰:「其学之本父也。」则顾本作「」,「学」为「」省。说文曰:「,觉悟也。」各本作「教父」。
  谦之案:「教父」即学父,犹今言师传。方言六:「凡尊老,南楚谓之父。」「将」字与庄子德充符「丘将以为师」之「将」义合。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
  右景龙碑七十三字,敦煌本、河、王本同,傅本七十九字,范本八十字。河上本题「道化第四十二」,王本题「四十二章」,范本题「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罗振玉曰:敦煌本无「骋」字。
  彭耜曰:叶梦得无「骋」字,达真子「坚」作「刚」。
  谦之案:诸河、王本及傅本同此石。范本作「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并云:「淮南子有『于』字,与古本合。」案淮南子原道、道应二篇今本引此均无「于」字,与范所见不同。又御览木部一亦引「坚」作「刚」。
无有入于无闻。
  严可均曰:御注、河上、王弼无「于」字,傅奕、淮南子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魏稼孙曰:「无有入于无闻」,「闻」疑碑误。「闻」释「间」,严误。
  焦竑曰:古本淮南子并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范应元曰:间,隙也。傅奕、严遵同古本。案今严本作「无有入于无间」。
  刘师培曰:案淮南原道训引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此老子古本也。王本亦有「出于」二字。王弼上文注云:「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出于经。」注文「无所不出于经」,当作「无所不经」,与上「无所不入」对立。「出于」二字必「无有」上之正文。盖王本亦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而「出于」二字误入注文也。傅奕本与淮南同。
  刘文典曰: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偏用第四十三」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无有」上敓「出」字,可据淮南子引文增。道应篇引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疑后人改之也。老子注:「无有,谓道也。道无形质,故能出入无间。」是所见本尚未敓「出」字。
  王道曰:无间,无隙也。寻丈之水,能浮万斛之舟;六尺之辔,能驭千里之马。至柔驰骋至刚者,此类是也。天地之气,本无形也,而能贯乎金石;日月之光,本无质也,而能透乎蔀屋。无有入于无间者,此类是也。
是以知无为有益。
  严可均曰:御注作「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益」,河上、王弼有「之」字,不重「益」字。魏稼孙曰:严举御注「之」字「益」字,失校御注「是」上「吾」字。
  罗振玉曰:景龙本、敦煌本均无「吾」字、「之」字。
  谦之案:诸河、王本均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景福、室町、范本同,「无」作「无」。顾欢作「吾是以知无为有益」,彭耜作「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谦之案:傅本「希」作「稀」,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