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神知,指活午时言。而“不觉”者,鸿蒙将判,若有动机,正是恍惚杳冥,先天作用。不觉之觉,乃真觉也。若起大明觉,即落后天矣,非先天恍惚之觉。余已嘱你,糊糊涂涂的便是。“复”者,你还要知道底下阳生,方是阴阳两全。故上句指活午时言,下句指活子时言。若你一觉时速即相依,你尚不知底下阳生。阳不生是有阴无阳,故你须有两觉。你静定中恍惚一觉知时,只要晓得底下阳生,然后速放到外边去心息相依,故谓之“真元”,即〇,外边一着,所谓“送归土釜牢封固”也。余观近世,做到阳生,往往犯太速之病,只有一觉,而无两觉。他偶然一晓得,即火速往外边相依,究竟还没有知道底下阳生。此为有汞而无铅,有阴而无阳,乌乎可哉!师曰:没有做到这地步,我不肯讲。今日我又讲给你听,你可明白了。一到阳生时,就依法行持。总之你一晓得时,只要晓得底下阳生就是了。虽然两觉,实只一觉,“汞铅一处生”。你欲讲理,则有两觉之分。若使那时一晓得,即往外边真元去处,有何两觉之可分耶?不过学者犯太速之病,只知有汞,不知有铅之弊,故言之如此。既已明此一点,配合时自然阴阳两全。若不与你讲,你们即不能自知也。余曰:金丹火候,不得师剖白,真难自悟。我们以前做到阳生时,吴师嘱我,等阳一生,速往外边去。要快,稍迟即变后天,不可用矣。我存了一只快字,每做到阳举,一下子速往外边去拉,诚恐着身,死命的在虚空中拉,拉得好,七八呼吸阳倒了,拉得不好,数十呼吸,外阳依然不得倒。师笑曰:不悟自然,如何办得到?所以我当时做做,这一处又不舒服了,吴师为我纠正。师曰:不随师嘱,万万不能成功的。因有错误,不能当下就来改正。
小周天名称,实出元明诸道书,唐宋以前皆无有也。到伍冲虚乃大加发挥,如小药大药等皆是也。张虚靖作著是好的,一起首即谈虚空。
学道能杀生就好了。这杀生二字,已将丹诀都包括在内。纯阳祖云:“已生而杀生,未死而学死,则长生矣。”学死即杀生之谓。既能杀生,即能长生矣。余问何谓杀生?师曰:舍此色身,定在外面,一毫不着即为杀生。杀生即心死也。心死则神活。大死则大活。然欲死心,必先舍身。忘物忘形,大定长定,定到一毫气息都无有,内外根境俱寂,乃心死术也。丹经万卷,无非舍身忘形。诚能舍臭皮囊,寂然无我,你就得道矣。总要忘物忘形,虚无自然。
起初做去,微知其出入,务须放在外面虚空中,不可丝毫着于口鼻。能相依片刻,即自忘息,忘息你亦任他去。师曰:起初总要用些意,一二日后,就不要用意,自然会依。久后则成自然,不须用意。一静自然会依。再进一步,即入恍惚杳冥矣。
夜间一睡,所得者真阴,乃天地之真阴也,非真阳也。试思明日一日之精神即用之不匮,真阴已大有功效矣。何况身心俱静,感天地之真阴真阳两般灵物,如何不能延年益寿?又曰:身心两静,夜间一睡而身静,身静则能感天地之真阴,他为后天之汞,作为明日一日之精神。用尽则又疲倦,又须再睡。睡至静笃时,再感真阴到你身上。故昼动夜静。动静之间,人得以调济精神,工作不辍也。
人至疲倦时,每言要休息。不知他到何处去休息。若是坐在椅上,或躺在榻上,是休息其身,而非真休息也。要知真休息,乃指神气而言。神劳则身疲,故须以神放在气中而休息之。神得气涵养,气得神和融,神气两静,放在身外,方是真休息也。
神气乃好夫妻,天天入杳冥,则我葆太极而延寿也。
世人不知清静二字作何解,即去做静功。岂知清静二字,即双修二字。清者清心,静者静气。心神安放在身外,则心清而气静矣。
心息相依,要在有意无意之间,大忌执而不化,着相起火。
孟子云:“勿忘勿助”,四字曲尽调息之妙也。神息相依,一到均匀,即为勿忘勿助。既到此境,息自冲和,神自入恍惚杳冥矣。此相依得诀之初步也。
相依之工夫纯熟,必转入神气相忘,方能入定。苟不能神气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验。但苟或心息不能两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况定乎?此心息相依法门,得之真修之功,获自受用。真是万两黄金无买处,切勿轻易看之。古人访道求师,访之一生而不获者甚多也。
讲大《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三句。师曰:只是一心一息两相和融而已。我说“心息相依在外面”七字。吴老师说,要心息相依在外面,做到他死,不为其挂碍,是更进一步指示矣。
张紫阳云:“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之而行,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非人也”。又石杏林《还原篇》序云:“昔年驿中遇仙师紫阳张真人,以简易之语,不过半句,其证验之效,只在片时,知仙之可学,私自生欢喜”。所谓简易者,即神气合一在外也。神依气,气依神,可谓简易之至矣。修之而不见效者,未能契乎自然之轨躅故也。神与气要自然相依,自然合一,则一静即入恍惚杳冥之境也。
修道如奕棋,然最要自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