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8-正统道藏续道藏

33-续道藏-弘道录-明-邵经邦-第64页

等即沐浴一更衣,酌卮酒而鎰。金人嘆其忠,痙之寺南岡上,凡八十日乃就飲,顏色如生。
  錄曰:南朝李侍郎,真定劉資政,民到于今稱之。下視邦昌、劉豫不啻唾去之矣,何足言幾。
  弘道錄卷之十五竟
  #1『也』 原作『地』 ,據文義改。
  弘道錄卷之十六
  義
  君臣之義
  高宗紹興元年,召李綱為尚書右、僕射。上疏曰:興衰撥亂之主,非英哲不足以當之。惟其英,故用心剛,足以蒞大事,而不為小故之所搖。惟其哲,故見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為小人之所問。在昔,人君體此道者,惟漢之高、光,唐之太宗,本朝之藝祖太宗。願陛下以為法。
  錄曰:綱之言英哲也,豈無所見哉。就帝之初服觀之,寇戎方將,奮然請往,可以為英矣;次機倉卒,定昇式微,可以為哲矣。惜乎中人之性溺於宴安,逢君之徒志於苟且,有綱之賢而不能竟其用,有張韓劉岳之將而莫能畢其功,以至於汪黃、秦檜小人之徒匿意恣情,無所不至,而不知高光數主椰榆於地下久矣。孰謂綱非先見乎哉。
  及綱至行在,奏曰:金人不道,專以詐謀取勝,中國不悟,一切墮其計,中賴天命未改。陛下總師於外,為天下臣民之所推戴。內修外攘,還二聖而撫萬邦,責在陛下與宰相。臣自視缺然,不足以副委任之,意乞追寢成命。帝曰:朕知卿忠義智略久矣。其勿辭。綱頓首泣謝,且言一唐明皇欲相姚崇,崇以十事要殼,皆中一時之病,今臣亦以十事仰干天聽。陛下度其可行者賜之施行,臣乃敢受命。一曰議國是,江曰議巡幸,三曰議赦令,四曰議僭逆,五曰議偽命,六曰議戰,七曰議守,八曰議本政,九曰議久任,十曰議脩德。翌曰班議於朝,惟僭‘逆、偽命二事留中。
  錄曰:宋高宗之不足與有為也。夫明其為賊敵乃可服固,漢高之大略;而誅韋斬關以謀匡復,亦唐玄之英武也一。宋室之仇,一時縱未可復,盍不曰邦昌桃上向乎。夫邦昌之罪上通於天,其汙戚我斧,康腥穢我朝,寧跡其惡,逆犬競且猶不堪,何吝吾之一刃耶。十事之中,此為最要,乃上下名分所關,生民綱紀所賴。帝秘而不.發,將何待耶。可以見畏懦不君之甚。雖以綱之爭執,亦不過止於投篡,固未能聲其罪於天下也。不旋踵問,劉豫蹈其故轍,偃然南面坐,命其子以伐宋國,異於誅韋滅項者矣。此南宋之所以終於無震也。
  李綱又言曰:今國勢不違靖康問,然而可為者。陛下英斷於上,草臣輯睦於下,庶幾靖康之弊可革,而中興可圖。然非有規模而知先後緩急之序,則不能以成功。夫外禦強敵,內銷賊盜,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寬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誠號令以感人心,信賞罰以作士氣,擇帥臣以任方面,選監司郡守以奉行新政俟。吾所以自治者,政事已脩,然後可以問罪金人,迎還二帝。此謂規模也。至於所當急而先者,則在於料理河北河束。蓋河北河束者,國之屏蔽也。料理稍就,然後中原可保,束南可安。今河束失者,恆代、太原、澤滌、汾晉,餘郡猶存;河北所失者,不過真定、懷、衛、濬四州,其餘二十餘郡皆為朝廷守。兩路士民兵將所以戴宋者其心甚堅,皆推豪傑以為首領,多者數萬,少者亦不下萬人。朝廷不因此時置司,譴使以恩慰撫之,分兵以援其危急,臣恐糧盡力疲,坐受金人之困。雖懷忠義之心,援兵不至,危迫無告,必且憤怨朝廷,金人因得撫而用之,皆精兵也。莫若於河北置朝撫司,河束置經制司,擇有才略者為之使,宣諭天子恩德,所以不忍棄兩河於敵國之意。有能全一州復一郡者以為節度,防禦團練,使如唐方鎮之制,使以自守。非惟絕其從敵之心,又可資其禦敵之力。最今曰之先務也。帝善其言,問誰可任者,綱以張所及傅亮薦焉。
  錄曰:愚觀兩河之議而經制招討之建,宋之興復在於目中矣。以綱南人而堂堂大義出於風氣之外,豈非一大機會乎。曾未幾何黃港善、汪伯彥力排綱去,而招撫經制司遂廢,車駕益束幸,而兩河郡縣相繼淪沒。凡綱所規畫軍民之政,一切廢格,金兵益盛,關輔殘毀,中原盜賊蜂起,而國始不可為矣。
  宗澤上疏曰:天下者,太祖之天下。陛下競競業業,思傳之萬世,奈何遽議割河之束西,又議以之蒲解乎。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嘗命一將出一師,但聞奸邪之臣朝進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說以乞盟,終至二聖北遷,宗社蒙恥。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陸,以再造王室。今即位未聞有大號令,但見刑部指揮,不得明播赦文於河之束西、陝之蒲鮮者,是褫天下忠議之氣而自絕其民也。臣雖駑怯,當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足矣。帝覽其言而壯之。是時開封尹闕,李綱言綏復舊邦非澤不可,乃以為束京留守,知開封府。澤又上疏言:開封物價市肆漸同平時,將士、農民、商旅、士大夫之懷忠義者莫不願陛下亟歸京師,以慰人心。其倡為異議者,非為陛下忠謀,不過於張邦昌輩,陰與金人為地耳。時真定懷衛問,敵兵甚盛,方密脩戰,具為入攻之計。澤乃渡河約諸將共議事宜,以圖收復,而於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領招集之兵,造戰車千二百乘。又據形勢立堅壁二十四所於城外,駐兵數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