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固』原作『故』,據明本改。
#12『理』原作『至』,據明本改。
#13『本』原作『水』,據明本改。
#14『哉』原作『我』,據明本改。
#15『涸』原作『湖』,據明本改。
#16『任』原作『壬』,據明本改。
#17『旦』原作『里』,據明本改。
#18『因』原作『酉』,據明本改。
#19『豈』原作『生』,據明本改。
#20『不』原作『可』,據明本改。
#21『故』原作『金』,據明本改。
#22『也』原作『他』,據明本改。
#23『不』明本作『怛』。
#24『天』原作『夫』,據明本改。
#25『於』明本作『毋』。
#26『實』原作『才』,據明本改。
#27『怪』原作『降』,據明本改。
#28『行』原作【何』,據明本改。
#29『任無』明本作『異若』。
#30『行』原作『初』,據明本改。
#31『宛』原作【死』,據明本改。
#32『駭』原作『形』,據明本改。
#33『夫』原作『之』,據明本改。
#34『靡』原作『麻』,據明本改。
#35『祀』原作『有』,據明本改。
#36『乎』原作『子』,據明本改。
#37『古』原作『占』,據明本改。
#38『天』原作『夫』,據明本改。
#39『蛇』原作『龍』,據明本改。
#40此句後明本有『郭注:棄而走,不喜自聞死日也,無雄奚卵,言列子之未懷道也。未懷道則有心,有心而亢其一方,以必信于世,故可得而相之。萌然不動,亦不自正,與枯桐。其不華濕灰均於寂魄,此乃至人無感之時也。
夫至人……』
#41『起』原作『超』,據明本改。
莊子翼卷之三
外篇駢拇第八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甩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
郭註:夫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此則駢贅皆出於形性,非假物也。駢與不駢,其性各足。而此獨駢技,則於衆以為多,故云侈耳。而惑者或云非性,因欲割而棄之,是道有所不存,德有所不載,而人有棄材,物有棄用也。豈至治之意哉。物有小大,能有少多,所大即駢,所多即贅。駢贅之分,物皆有之,若莫之任,是都棄萬物之性也。夫與物冥者,無多也,故多方於食義者一雖列於五藏,然自一家之正耳,未能與物無方而各正性命,故日非道德之正也。方之少多,天下未嘗有限,然少多之差,各有定分,毫芒之降,即不可以相跋,故各守其方,則少多無不自得。或者聞多之不足以正少,因欲棄多而任少,是舉天下而棄之,不亦妄乎。故駢枝於手足,直自性命不得不然,非以有用故然也。五藏之情,直自多方耳,而少者橫復尚之,以至淫僻,而失至當於體中也。聰明之用,各有本分。故多方不為有餘,少方不為不足。然情欲之所蕩,未嘗不賤少而貴多也。見夫可貴而矯以尚之,則自多於本用而困其自然之性。若乃忘其所貴而保其素分,則於性無多而異方俱全矣。
是故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鮪做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已。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鍾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已。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牧名聲,使天下簧故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駢於辯者,景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娃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音岐;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亮經雖短,續之則憂;鶴經雖長,斷音短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
郭註:夫有耳目者,未嘗以慕聾盲自困也,所困常在於希離慕曠。則離曠雖聰明,乃亂耳目之主也。曾、史性長於仁耳,而性不長者橫復慕之。慕之而七,仁已偽矣。天下未三慕桀、跖,而叉慕曾、史。則曾、史之黃鼓天下,使矢其真性,甚於桀、坏也。騁其奇辯,致其危辭者,未當容思於檮機之口,而又競辮於楊、墨之間,則楊、墨污亂而言之主也。此數子皆師其天性,直自多駢旁枝,各自是一家之正耳,然以一正萬,則萬不正矣。故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物各任性,乃正正也。自此以下觀之,至正可見矣。以枝正合,乃謂合為駢;以合正枝,乃謂枝為跋;以短正長,乃謂長為有餘;以長正短,乃謂短為不足。各自有正,不可為此正彼而損益之。知其性分非可斷續而任之,則無所去憂而憂自去矣。《筆乘》:按景瓦作景丸,竄句作竄身,娃譽作毀譽,正正作至正,不為跂作不為岐,斯理順文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