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祖立得開度九幽長夜之中,上昇天堂,衣食自然,早得更生王侯之門,見世光明,慶福難勝,勤行弗息,克獲神仙矣。
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竟
#1《道藏》本原缺此標題,據敦煌P.2730抄本補。
#1寶:原作「室」,據敦煌本改。
#3不朽:原作「不休」,據敦煌本改。
#4便更受生還為人中:敦煌本作「便更受炁,還生人中」。
#5運通:敦煌本作「運靈」。
#6「為」字據敦煌本補。
#7智慧:原作『 智惠J ,據敦煌本改。
#8太上:原作『 太和」,據敦煌本改。
#9天堂:敦煌本作「福堂」。
#10因緣:敦煌本作「結因」。
#11明真科:敦煌本作「長夜之府九幽玉遺明真科」。
#12「還」字據敦煌本補。
#13 貪啖:敦煌本作「食啖」。
#14沉淪罪深:敦煌本作「幽淪罪源」。
#15日遠:敦煌本作「轉遠」。
#16任:原作「壬」,據敦煌本改。
#17與:原作「興」,據敦煌本改。
#18罵辱,原作「詈辱」,據敦煌本改。
#19得還:原作「得道」據敦煌本改。
#20 肉負:P.2730作「身負」P.2352作「宍負」。
#21長乖:原作「長革」,據敦煌本改。
#22僕使:原作「伏使」,據敦煌本改。
#23不得開度:敦煌本作「不見前緣」。
#24萬劫鞭迫:P.2730作「身被鞭拍」,P.2352 作「身受鞭拍」敦煌本近是。
#25鐵錐:敦煌本作「鐵針」。
#26限極:敦煌本作「限數」。
#27打扑:敦煌本作「打拍」。
#28縱還:原作「縱橫」,據敦煌本改。
#29不得開度:敦煌本作「生死莫知」。
#30欺謗:敦煌本作「欺誘」。
#31摙:原誤作「漣」,據敦煌本改。
#32鋃鐺:原誤作「鉋鐺」,敦煌本作「狼擋」。當從前文改作「鋃鐺。」
#33勛勵:原誤作「厄勵」,據敦煌本改。
#34痛毒:敦煌本作「痛楚」。
#35牛馬身:敦煌本作「牛狩身」。
#36衣披:敦煌本作「衣被」。
#37天民:敦煌本作「天人」。
#38 P.2730 抄本止於此句,作尾題。P.2442抄本起於此句,作首題。P . 2352 抄本以此句為文中小標題。《道藏》本亦以此句為小標題,但句末多一「曰」字。
#39 P.2442「普照」前有「光明」二字。
#40如此之報:敦煌本作「凡如此輩」。
#41「不乎」 二字據敦煌本補。
#42封:原作「對」,據敦煌本改。
#43萬劫:敦煌本作「四萬劫」。
#44 禍:原作「惡」,據敦煌本改。
#45命:原作「會」,據敦煌本改。
#46責役:敦煌本作「責作」。
#47按P.2406抄本起於此句,句前有標題「太上洞玄靈寶明真經科儀」。P.2442抄本無此標題。
#48 令高九尺:S.6312 抄本作「杆長九尺」。其它敦煌抄本無此四字。
#49具法:P.2406抄本作「舊法」。
#50敦煌本於「監齋直事,侍香金童,散花玉女」三句下,均有「卅二人」三字。
#51「等」字據敦煌本補。
#52「啟」字據敦煌本補。
#53帝王國主:敦煌本作「帝主國王」。後文均同此,不復出校記。
#54君官吏民:敦煌本作「君臣吏民」。後文大多同此,不復出校記。
#55按敦煌本祈願詞中「某」字多作「甲」 。
#56皈依:敦煌本作「歸依」。按後文中凡「皈依」、「皈命」 等詞,敦煌本均作「歸依」、「歸命」、「歸神」。不復詳出校記。
#57按自「今故立齋」至「與道合真」,凡一百五十餘字祈願詞,敦煌本均省略作「願念如上法」。下文同此,不復出校記。
#58按自「次向東南一拜」以下三節經文,敦煌本省略作:「次東南、次西南、次西北,四角俱一拜,叩頭摶頰並各九過,歸命願念,悉如東北方之法」。
#59次向上方:敦煌本作「四角畢,次向西北上方」。
#60次向下方:敦煌本作「次向東南下方」。
#61九壘土皇:敦煌本作「九土玉皇」。
#62兵寇:原作「兵疫」,據敦煌本改。
#63而說:敦煌本作「曰所說」三字。
#64疾疹:敦煌本作「灾疾」,近是。
#65敦煌本無「燒香」二字。
#66發爐:敦煌本作「言曰」。
#67敦煌本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