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6-正统道藏太玄部

110-正统道藏太玄部-黄帝素问灵枢集注-宋-史崧-第45页

;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手#18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屍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六府膈下三藏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癱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喝,治之以甘藥。.形數驚恐,筋脈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釀藥。是謂形#19 。
  五藏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
  六府氣:膽為怒,胃為氣逆、穢,大腸小腸為泄,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淡入胃,是謂五味。
  五并:精氣并肝則憂,并心則喜,并肺則悲,并腎則恐,并脾則畏,是謂五精之氣并於藏也。五惡:肝惡風,心惡熱,肺惡寒,腎惡燥,脾惡濕,此五藏氣所惡也。
  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五勞:久視傷血,久外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此五久勞所病也。
  五走: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也。
  五裁: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鹹;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五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以味發於氣,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
  五邪:邪入於陽,則為狂;邪入於陰,則為血痹;邪入於陽,轉則為癲疾;邪入於陰,轉則為瘡;陽入之於陰,病靜;陰出之於陽,病喜怒。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
  五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腎主骨。
  陽明多血多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多#20血,太陰多血少氣,厥陰多血少氣,少陰多氣少血。故曰: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血惡氣,刺厥陰出血惡氣,刺少陰出氣惡血也。
  足陽明太陰為表裏,少陽厥陰為表裏,太陽少陰為表裏,是謂足之陰陽也;手陽明太陰為表裏,少陽心主為表裏,太陽少陰為表裏,是謂手之陰陽也。
  【音釋】
  筒音同。緹音低。巾針一本作『布針』。五走音賡。五裁《素問》作『五禁』。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之二十二竟
  #1岐伯:《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作『伯高」。
  #2藏:原作『歲J,據《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改。
  #3小指:《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指』下有『次指』二字。
  #4氣行:《甲乙經》卷一第九r行」下有r於身』二字。
  #5三:原作『二』,據《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改。
  #6二:原作『四』,據《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改。
  #7二:原作『四』,據《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改。
  #8不以期:《甲乙經》卷一第九作『無己其』。『其』字屬下讀。
  #9病:原脫,據《太素》卷十二《衛五十周》補。
  #10一:原作『二』,據趙府居敬堂本改。
  #11日行半度:《甲乙經》卷一第九作『閒日之度也』,此下並有『從昂至心,亦十四合,水下五十刻,終日之度也』十八字。
  #12上天:原作『天官』,據《太素》卷二十八《九宮八風》政。
  #13旱:原作『汗』,據《太素》卷二十八《九宮八風》改。
  #14在;原作『有』,據趙府居敬堂本改。
  #15癥:原作『瘤』,據《甲乙經》卷五第二改。
  #16其:趙府居敬堂本作『故』。
  #17尖:原作『小大』二字,據趙府居敬堂本改。
  #18手:原作『毛』,據趙府居敬堂本改。
  #19形:《甲乙經》卷六第二作『五形志也』。
  #20多:趙府居敬堂本作『少』。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之二十三
  歲露論第七十九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言夏日傷暑,秋病瘧,瘧之發以時,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邪客於風府,病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風府則勝理開,勝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內,注入伏衝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故其病稍益至,其內搏於五藏,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探,其行遲,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積而作焉。
  黃帝曰:衛氣每至於風府,勝理乃發,發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則不當風府,奈何?岐伯曰:風府無常,衛氣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