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6-正统道藏太玄部

108-正统道藏太玄部-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唐-王冰-第195页

汗者,雖熱生病夏月,及差亦用熱藥以發之。當春秋時,縱火熱勝,亦不得以熱藥發汗,汗不發而藥熱內甚,助病為瘧,逆犯神靈,故日無犯溫涼。少陰氣熱,為療則同,故云與少陰同法也。數奪其汗,則津液竭涸,故以酸收,以鹹潤也。○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發表不遠熱。
  陽明之復,治以辛溫,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補之。
  泄謂滲泄,汗及小便、湯浴皆是也。秋分前後則亦發之,春有勝則依勝法,或不已,亦湯漬和其中外也。怒復之後,其氣皆虛,故補之以安全其氣。餘復治同。
  太陽之復,治以鹹熱,佐以甘辛,以苦堅之。
  不堅則寒氣內變,止而復發,發而復止,綿歷年歲,生大寒疾。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奧之,脆者堅之,一哀者補之,強者寫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太陽氣寒,少陰少陽氣熱,厥陰氣溫,陽明氣清,太陰氣濕,有勝復則各倍其氣以調之,故可使平也。宗,屬也。調不失理,則餘之氣自歸其所屬,少之氣自安其所居。勝復衰已,則各補養而平定之,爻清鈴靜,無妄撓之,則六氣循環,五神安泰。若運氣之寒熱,治之平之,亦各歸司天地氣也。
  帝曰:善。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七竟
  #1主:顧本作『生』。
  #2散:原作『故』,據顧本改。
  #3上:顯本作『工』。
  #4同:原作『司』,據顧本改。
  #5項:顧本作『頜』。
  #6在:原脫,據頗本補。
  #7衰:顧本作『表』。
  #8但:原作『佐』,據顯本改。
  #9必:顯本作『啦』。
  #10胸:顧本作『脅』。
  #11目脫毗瘍:頗本作『目說毗痛』。
  #12摟:顧本作『賽』。
  #13始:原作『始』,據頗本改。
  #14熱:原脫,據頗本補。
  #15勝:顧本作『乘』。
  #16絕:顧本作『結』。
  #17原作『天』,據頗本改。
  #18本:顧本作『損』。
  #19利:頗本作『制』。
  #20淫:原脫,據顧本補。
  #21胃:原作『謂』,據顧本改。
  #22一:原脫,據顧本補。
  #23苦:顧本作『善』。
  #24痛:顧本作『動』。
  #25沐:顧本作『沬』。
  #26駙腫:原作『腫駙』,據顧本乙正。
  #27胸:原作『胃』,據顧本改。
  #28標:顧本作『標』。
  #29動:原作門筋』,據顧本改。
  #30福:顧本作『復』。
  #31平:原作『中』,據顧本改。
  #32戶:顧本作『中』。
  #33定:顧本作『密』。
  #34頭項痛,此云:此五字原脫,據顧本補。
  #35飲:顧本作『引』。
  #36中:顧本作『鬲』。
  #37以:顧本作『辛』。
  #38解然:顧本作『解俳』。下『解然』仿此。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四十八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至真要大論篇下
  帝曰:氣之上下,何謂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
  身之半,正謂臍中也。或以腰為身半,是以居中為義,過天中也。中原之人悉如此矣。當伸臂指天,舒足指地,以繩量之,中正當臍也,故又日半,所謂天樞也。天樞,正當臍兩傍,同身寸之二寸也。其氣三者,假如少陰司天,則上有熱中有太陽兼之三也。六氣皆然。司天者其氣三,司地者其氣三,故身半以上三氣,身半以下三氣也。以名言其氣,以氣言其處,以氣處寒熱,而言其病之形證也。則如足厥陰氣,居足及股經之內側,上行於少腹循脅。足陽明氣,在足之上,腑之外,股之前,上行腹臍之傍,循胸乳上面。足太陽氣,起於目,上額絡頭,下項背過腰,橫過牌樞股後,下行入駙貫端,出外踝之後,足小指外側。足太陰氣,循足及股經之內側,上行腹脅之前。足少陰同之。足少陽氣,循經外側,上行腹脅之側,循頰耳至目銳毗,在首之側。此足六氣之部主也。手厥陰少陰太陰氣,從心胸橫出,循臂內側,至中指小指大指之端。手陽明少陽太陽氣,并起手表,循臂外側,上肩及甲上頭。此手六氣之部主也。欲知病診,當隨氣所在以言之,當陰之分,玲病歸之,當陽之分,熱病歸之,故勝復之作,先言病生寒熱者,必依此物理也。○新校正云:按《六微旨大論》云:天樞之上,夭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
  故上勝而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