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兩傍空軟處也。少腹,齊下也。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髏與痛上,八髏在腰屍分問。
八或謂九,驗《真骨》及《中誥孔穴經》正有八髏無九僇也。分,謂腰屍筋肉分問陷下處。
鼠瘦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
膝外骨問也。屈伸之處,寒氣喜中,故名寒府也。解,謂骨解。營,謂深刺而必中其營也。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拜而取者,使膝外。空開也。跪而取之者,令足心宛宛處深定也。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裹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新校正云:按《難經》、《甲乙經》無上蹟循面入目六字。
衝脈者,起於氣街,并少陰之經,
新校主云:按《難經》、《甲乙經》作陽明。
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
任脈、衝脈者,奇經也。任脈當齊中而上行,衝脈俠齊兩傍而上行。然中極者,謂齊下同身寸之四寸也。言中極之下者,言中極從少腹之內上行,而外出於毛際而上,非#2謂本○起於此也。關元者,謂齊下同身寸之三寸也。氣街者,穴名也。在毛際兩傍鼠既上同身寸之一寸也。言衝脈起於氣街者,亦從少腹之內,與任脈并行,而至於是乃循腹也。何以言之?《針經》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又曰:衝脈任脈者,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裹,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各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皮膚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由此言之,則任脈乃#3從少腹之內上行,至中極之下,氣街之內,明矣。○新校正云:按氣街與《氣府論》、《刺熱篇》、《水熱穴篇》、《刺禁論》等注重,文雖不同,處所無別,備注《氣府論》中。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痕聚。衝脈為病,逆氣裹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督脈,亦奇經也。然任脈衝脈督脈者,一源而三歧也,故經或謂衝脈為督脈也。何以明之?今《甲乙》及古《經脈流注圖經》以任脈循背者,謂之督脈,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脈,亦謂之督脈,是則以背腹陰陽別為名目爾。以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齊而上,故男子為病,內結七疝,女子為病,則帶下痕聚也。以衝脈俠齊而上,并少陰之經,上至胸中,故衝脈為病則逆氣裹急也。以督脈上循脊裹,故督脈為病則脊強反折也。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
起,非初起,亦猶任脈衝脈起於胞中也,其實乃起於腎下,至於少腹則下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也。繫廷孔者,謂窈漏,近所謂前陰穴也。以其陰廷繫屬於中,故名之。
其孔,溺孔之端也,
孔,則窈漏也。窈漏之中,其上有溺孔焉。端,謂陰廷在此溺孔之上端也,而督脈自骨圍中央則至於是。
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督脈別絡,自溺孔之端,分而各行,下循陰器,乃合篡問也。所謂問者,謂前陰後陰之兩問也。自兩問之後,已復分而行,繞篡之後。
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別,謂別絡分而各行之於焦也。足少陰之絡者,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足太陽絡之外行者,循脾樞絡股陽而下;其中行者,下貫臀,至胭中與外行絡合。故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也。○新校正云:詳各行於焦,疑焦字誤。
與太陽起於目內毗,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接繞臀而上行也。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擊兩目之下中央。
自與太陽起於目內毗下至女子等,并督脈之別絡也。其直行者,自屍上循脊裹而至於鼻人也。自其少腹直上,至兩目之下中央。并任脈之行,而云是督脈所繫。由此言之,則任脈衝脈督脈,名異而同一體也。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
尋此生病正是任脈,經云為衝疝者,正明督脈以別主而異目也。何者?若一脈一氣而無陰陽之異主,則此生病者當心背俱痛,豈獨衝心而為疝乎。
其女子不孕,癮痔遺溺啞乾。
亦以衝詠任脈并自少腹上至於咽喉,又以督脈循陰器合篡問繞篡後別繞臀,故不孕瘡痔遺溺啞乾也。所以謂之任脈者,女子得之以任養也,故經云此病其女子不孕也。所以謂之衝脈者,以其氣上衝也,故經云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也。所以謂之督脈者,以其督領經脈之海#4也。由此三用,故一源三歧,經或通呼,似相謬引,故下文曰:
督脈生丙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
此亦正任脈之分也,衝任督三脈異名同;體亦明矣。骨上,謂腰橫骨上髦際中曲骨穴也,任脈足厥陰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一寸半,若灸者可灸三壯。齊下,謂齊直下同身寸之一寸陰交穴,任脈陰衝之會,刺可入同身寸之八分,若灸者可灸五壯。
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