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6-正统道藏太玄部

70-正统道藏太玄部-玄教大公案-元-苗大素-第9页

云:孔子教顏子心齋,回曰:敢問心齋?孔子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孔子曰:盡矣。
  大衆,宣聖以一虛字,授顏子心齋,旨哉。顏子一聞而頓徹,直超聖境。云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謂頓然忘我,不知有回也。宣聖許其盡矣。夫視、聽、言、嗅四者,宣聖止以聽聞直指,何也?以耳聽乃衆人之聽,惟隨聲而已;以心聽乃賢人之聽,得符契也。聽之以氣,聖人之聽,反本也。夫人生以來,各賦一太虛,各禀一元炁也。心虛則元炁沖融,炁息則靈明朗徹,非即非離,互體妙用,可謂心路斷絕,性天瑩潔。故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致虛之極,天光瑩發,玄之又玄矣。宜乎釋氏觀音,圓通大行,自聞中而入,得成道果,故號觀音。先聖性與天道,盡在是矣。豈不可得而聞乎?噫,珍重。
  頌曰:
  口素心不素,安能達本來。不欺誠道戒,無昧即心齋。
  神谷無纖染,靈臺絕點埃。太虛清徹朗,慧日曜天階。
  第四十六則
  南華老仙《秋水》一篇,河伯、海若凡六答問,如風濤激石,雪浪翻空,使人驚心喪膽,恍惚茫然。及乎至篇末,清澄碧海,光映蒼天,使人神清氣息,寧極反真。大衆,夫何故反乎?要都歸結在道理權三字上。故曰:達道者必明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又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夫天在內,純粹不雜而大體正;人在外,應變無方而大用和。是以圓混混、活潑潑,道以理貫,事以權行,安危去就,體天應人,禍患魔害,自何而有。到這裹,河伯心冥神契,無後再問。宜乎東坡云:三日不讀《南華秋水篇》,則口臭文不光。誠能明悟,日用自然,無一切魔軍,有無
  量真樂。珍重。頌曰:
  河伯見秋水,泛濫泊隄起。及乎見海若,望洋嘆不已。
  井底蛙窺天,海中鱉見恥。見量然淺深,貴乎各知理。
  大體大機權,吉凶當反己。體道素安常,樂天任終始。
  第四十七則
  南華老仙云: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衰、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大眾,徹志解心,去累達塞,各有六事,皆是我等障魔。悖理則天道不通,故徹之;謬心則事情牽纏,故解之;德累則處斷不明,故去之;物塞則中不虛徹,故達之。皆人欲也。此四六不蕩於胸中,則致中正清靜,明朗虛通。能如是,足可以隆道厚德,成性了心。此一篇,南華老仙特提掇後學的切 工夫,漸入佳境,細.細咀嚼,多少意味。珍重。頌曰:
  凡情人欲衆,四六障天機。省事心無謬。忘緣志不非。
  情空德絕累,性著意無疑。正靜心虛徹,無為無不為。
  第四十八則
  南華老仙嘗言: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有謂乎?果無謂乎?
  此一節五言未始,前解者不一,然互有得失,皆未著實,使人愈見迂闊。有以列仙五太,解證稍通。殊不知只以此身有無,乃至真無妙有,又融一未始,一節抵一節,果謂奇奇妙妙,真真純純。且如此身一有,自何而來?因一念而有也,即知念乃身之未始。念自心生,即知心乃念之未始。心自性生,即知性乃心之未始。有是炁即有是性,即知命乃性之未始。本然慧性,真無也;真空慧命,妙有也。真無妙有融一未始,乃太極未肇,父母未生,一真實象,是謂玉虛妙體,清淨道身,無始之始也。大衆,從此處顛倒究竟將去,一節高一節,漸入佳境。到這裹,則知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種種是非彼我、聲色有無,皆為空華陽焰。真樂自然,豈不簡妙乎。聽聽頌曰:
  南華五未始,從頭追到底。此念自心生,一心從性起。
  性依命根生,性命同一軌。妙有融真無,玄玄玉虛體。
  志士明悟誠,真樂無生矣。
  第四十九則
  南華老仙設一喻,使人即物理以明心,達天機而悟道,然其意密密深深,造其微奇奇特特。言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六事。蚿即蜈蚣也。始以三物引起,至風目心,大體妙用,造化天機,朗朗明白。以夔蚓足之多少,喻唾之噴大小珠霧。及蛇之無足而行,又疾喻聖人動止,運化屈伸、相感遲疾,亦應乎天機,皆自然而然。次以風之蓬蓬然起於北海,入於南海,反陰復陽,倏忽起滅,比夫有形相之物,又超一奇絕。末後目與心洽,不說破。大衆,還會得否?其或未然,實菴借口張揚,諸公貴誠默契。夫人之目一舉萬里,天涯海角都在眼底;心之一動,大地山河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