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則虧,樂終而#22悲。是故聰明俊智守以愚,多聞博辯守以儉,武勇驍力守以畏,貴富廣大守以狹,德施天下守以讓。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守天下也。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弊不新成。
守弱第九
老君曰:聖人與陰俱閉,與陽俱開,能至於無樂也,即無不樂也,即至樂極矣。是以內樂而外不樂,以樂內者也,故有以自樂也,即至貴乎天下。所以然者,因天下而為天下也。天下之要,不在於彼而在於我,不在於人而在於身,身得即萬物備矣。故達於心術之論者,即嗜欲好憎外矣。是故無所喜,無所怒,無所樂,無所苦,萬物玄同,無非無是。故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一不易之行。不待勢而尊,不須財而富,不須力而強。不利財貨,不貪勢名。不以貴為安,不以賤為危。形神氣志,各居其宜。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其位,即三#23者傷矣。故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貪驕多欲之人,冥#24乎勢利,誘慕乎名位,幾以過人之智,立#25高於世,即精神日耗以遠。久淫而不還,形閉口距,即無由入矣,是以時有盲妄之患。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以壯,躁而日耗以老。是故聖人持養其神,和弱其氣,平夷其形,而與道沉浮。如此,則萬物之化無不偶也,百事之變無不應也。
老君曰:所謂真人者,性合乎道者也。故有若無,實若虛,治其內不知#26其外。明白入素,無為而復樸。體性抱神#27,以遊天地之間。芒然彷徉塵埃之外,逍遙無事之業。機械知巧,弗載於心。審於無假,不與物遷。見事之化,而守其宗。心意專於內,通遠歸
於一。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弗學而知,弗視而見,弗為而成,弗治而辨。感而應,迫而動,不得已而用。如光之不耀,如景之不炎。以道為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虛,清靜而無為。以死生為一化,以萬異為一方。有精而弗使,有神而弗行。守大渾之樸,立至精之中。其寢不夢,其知不萌,其動無形,其靜無體。存而若亡,生而若死,出入無間,役使鬼神,所以能假乎道者也。使神陽#28達而不失於充,日夜無陰#29而與物為春,即是合而生時於心者也。故形有靡而神未嘗化,以不化應化,千變萬化。千變萬轉。而未始有極。化者復歸於無形者也,不化者與天地俱生者也。故生者未嘗其生,化者未嘗其化。此真人之游也,純粹素樸之道矣。
十三虛無
老君曰:生從十三: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頓、時、和、嗇。
一曰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
二曰損心棄意,廢偽去欲,謂之無。
三曰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
四曰反神服氣,安而不動,謂之靜。
五曰深居閑處,功名不顯,謂之微。
六曰去妻離子,獨與道遊,謂之寡。
七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謂之柔。
八曰緩形從體,以奉百事,謂之弱。
九曰憎惡尊榮,安貧樂辱,謂之卑。
十曰遁盈逃滿,衣食麤疏,謂之損。
十一曰靜作隨陽,應變却邪,謂之時。
十二曰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謂之和。
十三曰愛視愛聽,愛言愛慮,堅固不費,精神內守,謂之嗇。
七報
真人曰:負陰抱陽,因緣各異。捨死得生,果報不伺。為善善至,為惡惡來。如影隨形,毫分無謬。善惡多端,福報難數。大而言之,其標有七:
一者先身施功布德,救度一切。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必得化生福堂,超過八難。受人之慶,天報自然。
二者先身好學,志合神仙,崇奉玄科,敬信靈文,念善改惡,立行入真。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接帝皇,名書紫簡,上昇玉晨。
三者先身樂道,不憚苦寒,隨師執役,唯勞為先,飢渴務效#30,不生怨言。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策飛軿,遊宴五嶽,秉虛落烟。
四者先身貞潔,不淫不奸,不貪不欲,見色無歡,心如死灰,執固道源。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報靈人,超度三塗,五苦不經。
五者先身施善,願天普隆,同得昇度,去離八難,眾身不過,己身不安,割
己之服,以拯窮寒,捐粮餉鳥,遺物空山。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四司稱善,感徹玉皇,書名紫簡,禮補上仙。
六者先身忠孝,恭奉尊親,崇敬勝己,宗禮師君,腹目相和,如同一身,心無嫉妒,口無輕言,內外齊並,動止合真。今身所行,與先不異。得受靈人,不經三塗,超過八難,善善相注,福福相資。
七者生世不良,懷惡抱奸。攻伐師尊,訾毀聖文,不崇靈章,疑二天真。外形浮好,假求華榮。口是心非,行負道源,竊盜經書;不盟而宣;洩露祕訣,流放非真。今身所行,與先不異。違科犯忌,身入罪源。七祖橫罹,責及窮魂。身死負掠,食火踐山。三塗五苦,萬劫不原。楚撻幽夜,痛切其身。
夫欲修學,熟尋此文。改惡行善,速登神仙。
七傷
真人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