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日:養生之術,絕俗事約。歸清淨,養元氣。和積蓄神,還反生審。欲修道,守自然。慎無導引,勞爾形。辟穀不食,餓子精。六甲陰陽,勿擾傾。心狂意亂,神去身。枯骨獨立,歸黃泉。靜處冥室,養爾神。精熟思之,道自然。故據《神記》。
論日:其三篇,乃元氣之祖。酌自然之和,其要在於抱一而無離矣。一日之道,朝飽暮飢。一月之道,不失盛衰。一歲之道,夏瘦冬肥。百歲之道,節穀食棗。千歲之道,獨男無女。是謂長生久視,道莫有數矣。次授《自然經》、《歷藏經》及《黃庭經》,內祕嚥氣、吞精、存真、固齡之道。關令受畢,因各祕而內修焉。
關令又稽首曰:敢問大道如何?老君曰:子骨相應真,眼有日光,項負圓耀,五藏有文面、有七星。上象天文,下順地理,莫不備足。故寄慧鍊神,挺生末劫,當為真人之長也。此由先代行善故也。吾今傳子大道,上可以舉身昇遐度世,不死不生,至真無上,欲教化隨意自在,度人無量代。中可以為國王之師,下可安身、全家救護。天人命終受化更生,福祿久久,咸使入道,反自然也。爾豈不願奉之乎。
喜稽首曰:今聞至道豁然,已歷萬劫而更生,誠宿命之遇也。願天尊大人賜為我著書說大道之意,喜得奉而修焉。老君日:汝應為此宛利天下,棄賢世界,傳弘大道。子神仙者矣.O 喜於是退官託疾,以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邀歸本第,至二十八日受五千文於斯地矣。今之樓觀即尹大夫關令故宅焉,其望氣草樓及老君所乘車今猶在矚。老君曰:《道德經》 正文有五千言,然其中配讚語勢凡二篇,有五千餘言也。故《 史記》 日:老子為關令說五千餘言,申道德之意是也。夫道因言以明無言,因形以觀無形。故凡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夫聖人之意,則冥符大道之心□ 乎。大道何心哉,以天人之心為心。吾此經淳真,表裹洞虛彌綸。十方廣大周備,天地及萬物生乎其中。散則為無形,見則有文章。故聖人體而則之意可見矣,大道之化可觀矣。因象以見無象,因形以觀無形。此經可以觀上古之始則可知矣。自然有三萬六千威神侍衛經文天地兩儀象,此二篇大包天地,細入毫端,八十一章當九州四海天地之數備矣,故能藏崑崙於黍米也。此經可以靜祈難、以言辯矣。喜禮拜受言畢曰:弟子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夫五千文宣道德之原,精進研之,則聲參太極高上。遙唱諸天歡樂,則擔挈玄人。靜思祈真,則眾妙感會。內觀形影,則神氣長存。體洽道德,則萬神震伏、禍滅九幽、福生十方、安國寧家,孰能知乎。無為之文,污之不辱,飾之不榮,擾之不濁,澄之不清,自然也。應道而見傳告無窮,常者也。末代之人以《道德經》 為儒談之書,了無復尊恭之禮,大謬之甚也。此經本出太上虛無之宮,諸經之祖宗。上以洞明大道,下以敷弘代教,不可思而議也,辯而詁也。太上眾真誦詠不輟,其況凡人乎道士乎。
關令又稽首日:道德二篇,法象天地。將欲內修,其理如何?老君日:夫道者,虛無自然。德者,不處成功。修之者昇天,位為真人,長生不死,上古所重也。· 關令叩頭曰:死罪,死罪。喜雖小鄙,貪慕神仙。乞授一言,得以生活。老君日:善乃為注五千文。次第節解以授之焉。其要日:道者,謂泥丸也。名者,謂脾也。母者,謂丹田也。泥丸者,天德也,理在人頭中。紫氣降下,下至丹田。脾者,中黃太一也。黃氣徘徊,理中宮其神,太白守之。中有神一,不可不思。丹田者,玄牝也。卻著脊膂,居下元中。夜半之時,一氣下降。周旋三宮,妙謂守虛無也,異名謂精也。一曰精,二曰汗,三日液,四曰血,五日涕,六日唾,故曰異名。玄之又玄,謂左右腎也。眾妙之門,人死氣絕於口,故日眾妙之門。夫朝食其美,暮為屎,故日惡也。人行道將以備死,故日不善。朝為善功暮為惡,故日斯不善已。有無相生,謂口與腹也。難易相成,精與氣也。長短相形,肝與肺也。高下相傾,心與腎也。音聲相和,口與耳、腸與胃也。先後相隨,兩足也。無為之事,謂守自然也。萬物作焉,謂六甲錯身也。不去謂道一行於形中,不行則形死,次謂心行一。心神赤赤,氣生五色。過幽關,入明堂。上至絳宮華蓋之,下向窮關入紫宮,故曰尚賢。年少之時,氣脈充盛,精神備具,自謂常生。及至身老,神明皆去,故曰難得之貨。虛其心,謂無所思。實其腹,謂常閉氣。強其骨,謂不洩精。則上下氣通,身體之中無不理矣。其例略如此也。老君日:吾道甚深,不可妄傳。生道入復,神明皆存。百節關孔,六甲相連。徘徊身中,錯綜無端。胎息守中,上與天連,名日大道。行之立仙,上昇太清,拜為真人。關令稽首日:喜受命矣。天道甚重,不敢洩言。思惟道君,一辰愍元元,老君又日:欲傳吾道德經及節解者,當以甲子之日,以金錢九千、五綵各一匹,作四分出黃壇畝丹為約,上告皇靈。以天地為信,日月為盟。子傳吾文,勿妄示人。傳不得人,殃及其身,身死名滅。下流子孫,可不慎焉。吾道虛無自然,玄靜守一,非代庸庸之人所當見。聞子欲長生,務入深出。節食服氣,存道念無。令形體不死,萬代長存。關令跪受,遂得長生之道焉。或云殺白馬以為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