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312-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集义-元-刘惟永-第14页

而上達六經不肯究言也。老氏則嘗罄底蘊而暢達之矣。故凡學道而微有所見,其在六經無語可為質驗,則皆並老語以德發其理。故其立教,若甚相悖而道常並行,蓋有以也。嗚呼,此理微矣,難猝以一語會而通之也。大昌今取古今日用最淺而最切者明之,則人人可解矣。農者天下大本,而其業至麤也。六經之教則與之言耕耘收斂之候,未耜鏄銍之具,其可謂形而愈下者矣。然而四時之化於此器乎託體焉,百穀之種於此器乎成實焉,則雖天地元氣其妙入於不可名者,亦皆託此以著其用,豈容以其具在器而云道不在是也。若夫老氏之於道也,窮極要妙,則有之矣。東作西成之政,老氏固已絕口不道矣。及其著諸書也,雖萬物作復芸芸歸根者,不勝其變也,種穫養伐悉有其具,而老氏曾無一語以及也。至於談微闡妙,則天地生化之樞,道德蘊藏之始,尚猶指以為淺,直欲究天地之何以得為天地,玄無之何以能為玄無,乃為稱愜其意,則此一教似不與六經相麗矣。然大昌嘗由其言以探其所不言,由其不肯明言以求其所不容不言,則德仁義禮未嘗不存,賦稅兵刑雞犬舟車未嘗不具,則其言雖嘗貴無,而未嘗遺有也。此之首章極於玄之又玄,則又超眾妙而司其出矣。而有之觀徼也,亟與妙且無者對出而偶立,則是有也,器也,何嘗相二也。聖智仁義亦何嘗可棄也。用此而讀老語,則至無之中,實常該有造妙之初必由踐迹,不可誣也。
  黃茂材曰:道可道至非常名。常之為言,長也,久也。道與天地相終始,其為長久,豈人所能言哉?若使可得而道,可得而名,則是世人之見,何足以為常。經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惟有一而已,何以與名對?老子之意,欲詳以長久之道示人者耶?無名至萬物之母。天地之始,其果無乎?若其果無,孰從而始。無名非名,無非無也,不可得而名,故爾。及其既有,其果有乎,示強為之名爾。經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又曰有物混成。皆強名也。母者,謂其能生物也。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故先天地後及萬物,其言次序如是。常無欲至同謂之玄。經言不欲、寡欲、可欲多矣,今若曰無欲有欲,則與經之言相符。然無欲謂之常可也,有欲謂之常可乎?曰:自有物以來,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皆因為欲,生復生生,寧有盡時,故有欲亦謂之常。人知無之出於道,而不知有之亦出於道。夫豈知有無同出於玄者哉?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南伯子葵謂女偊曰:子獨惡乎聞之?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之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詛,於電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夫道愈微而愈有,愈窮而不可盡。女偶聞而至疑始,玄之又玄,可見於此。所以為眾妙之門也歟。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二竟
  #1 老氏窮道未故常:『未』疑當作『末』。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三
  凝遠大師常德路玄妙觀
  提點觀事劉惟永編集
  前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
  樞密院編修丁易束校正
  道可道章
  詹秋圃曰:道可道至之門。道可得而名言其道,此非常久自然之道。名可得而定名,此非常久可貴之名。道不可以抑揚立論,於是上言無能名者,天地混沌之始,有可名者,萬物生育之母。故常無欲而動心於內,自足以觀其要妙;常有欲而動情於外,但足以觀其趣徼。此兩者同出於道,而微顯異名,故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而無不通,是可以造其眾妙之門戶矣。道妙難名,故此章內則以有名而為生物之母,以常有欲而為觀妙之徼,以同出謂玄,玄之又玄而為造妙之門。夫曰母曰徼曰門,豈非由精達粗,由體道而達妙用也歟。
  張沖應曰:道可道至之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人不能體此自然之道。而尚經術政教之道,以希榮顯利達之名。所謂道者,世所可得而道,非長久不可磨滅之道也。所謂名者,世所可得而名,非遠久不可形容之名也。體其不可名之道,則為無名;體其可名之道,則為有名。無名則其道大,猶天覆地載,混然其初而人不知其覆載之原。有名則道小,猶萬物萌拆,善善惡惡而各有所名。其善惡之根,是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人生天地間,以血肉為軀,心統五官,運乎此體,體道之際,有能即我無欲而靜之中,以觀不可道、不可名之妙,即有人欲而動之外,以觀可道可名之徼,則我得其要而知夫人之所趣徼者矣。此人我有無之欲,同出於此心而異其名,同謂之玄也。我視無欲貴之為玄,人視有欲亦貴之為玄。觀人有欲之玄,反觀我無欲之玄,是為進修大道之要地,斯曰眾妙之門。
  張靈應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本無名,以炁化而得名。炁出於無則無所可名,天清地寧,道從此始。炁結為有,則有所可名。枝葉種類,各宗其母。炁以化物,物以寓道,人也只是一物,原其始,守其母,這便是入道處。
  白玉蟾曰:道。如此而已。可道,非常道。可說,即不如此。名,強名曰道。可名,非常名。謂之道,已非也。無。此即道。已名天地之始,道生一,即是天地之初,有一生二,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