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7-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广圣义-前蜀-杜光庭-第89页

得沖和道氣所運,則不能生、不能成矣。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疏:侯王,人主也。侯者,五等之爵。王者,萬乘之主。言侯王得一故能永有天下,無思不服,而為天下正平也。本或作貞字者,貞即正也。
  義曰:王者,人君之通號也。管子曰:通德曰王。古之製字者,三畫象天地人,連其中畫以通其道,故曰通德為王。亦云人所歸往曰王。居尊位,統三才,三畫而中畫通之,以貫天地人,而為之主,故為王字。《春秋》曰:今之王,古之帝也。昔堯舜之前,皆稱為帝。舜授於禹,禹以謙讓,自云德不及帝,故去帝稱王。亦云禹歿禪位於益,禹之子啟居於箕山,啟賢,故諸侯去益而朝啟,禹雖有禪益之名,而天下之人、皆歸於啟。啟以德不及五帝,乃自稱王。自是之後,皆以王為號。至秦並天下,吞滅諸侯,獨為一統,乃上採三皇,下兼五帝,通為皇帝之號焉。今之王爵,居五等之上。漢法,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自是相承,以天子之眾子為王,嫡為太子。自周有天下,王之子為王子,王之孫為王孫。國朝定法,以皇帝之孫姪為郡王,承嗣者為嗣王。異姓有功則封王,或別錫美號,或封郡王。然皆無列土之位矣。侯者,五等之爵,公侯伯子男也。言侯王者,取文之順而舉其一,餘可知也。然夫侯王既居尊極,富有萬民,當用冲和之道,無為之理以守其位,乃能長為人主,理化平正。故經曰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也。無思不服者,《詩□文王之風》言文王之德,,東西南北之人皆感其德,心無不歸服也。
  其致之。
  疏:物得道用,因用立名。道存則名立,用失而實喪矣。故天清、地寧、神靈、谷盈,皆資妙用以致之爾。故云其致之。
  疏:此總釋前義,而生後文。致,得也。言天之清澄、地之寧靜、神之靈變、谷之盈滿、物之生成、侯王之正平者,何以致其然耶?皆得道之妙用爾。此明得道之為益。下文明失道之為損。
  義曰:言天地神谷萬物侯王六者,能保其常、安其所者,何哉?由得冲和道氣,而各臻其妙也。天以之清,地以之寧,神靈谷盈,萬物以生,侯王正平,能不失其道,則各當其分矣。其有失者,如下文所明矣。
  天無以清,將恐裂;
  疏:無以者,致誠之詞也。以,用也。夫矜存者喪,執得者失。言天得道用則致清浮,若不守道冲和,而但矜用其清,將恐至於破裂,不成象也。
  義曰:天,陽氣也,人君象之。陽氣亢極則為灾衰,沖和氣散則致破裂矣。故占云天裂者,陽氣不足,君德衰微,天乃開裂。晋惠帝元康年中,人君德衰,天示灾變,天裂數丈,殷然有聲,是失冲和得一之道氣也。自此,西晋版蕩,惠帝哀帝皆罹其咎。君象於天氣之相感,信矣。
  地無以寧,將恐發;
  疏:言地得道用而政寧靜,當須忘其寧靜。若矜用其寧靜,將恐至於發洩,不成形也。
  義曰:地,陰氣也,人臣象之。亦主妃后女主之位。陰氣既極,冲和氣散,則有發洩之變矣。《史記》云周幽王二年辛酉,西周三川皆震,岐山崩。老君曰: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人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源必塞。源塞,國必亡。夫水土衍而人用也。土無所衍,人乏財用,不亡何待?斯乃失冲和道氣之用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地震有五,又有梁山崩、沙鹿崩、石言等妖異。洎秦漢已降,不可勝紀。大則淪陷城邑,小則摧圯廬舍。皆分野為灾,人罹其咎矣。
  神無以靈,將恐歇;
  疏:言神得道用而能靈變無方,當須忘其精靈。若矜用其靈,將恐至於歇絕,不能妙用也。
  義曰:夫天地質象,萬物稟形,皆有神明主之。神明者,乃氣中之精靈者,感化'而為神焉。其大主天地,其小主邦國山川。若守常循和,則能變化不測。若肆其威福,見怪於人,乖其道氣,將致歇滅矣。《春秋》僖公三十二年七月,神降于莘。虢公享之。周惠王問內史過曰:是何故也?對曰:國之將興,明神降之,鑒其德也。將亡,神亦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亦有得神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矣。虢名涼德,其將亡乎?後虢國遂滅。昔河神為虐,娶女於人。西門豹投巫於河,其害遂息,神亦歇滅。是乃神不守道氣,肆害于人,自取殄滅矣。
  谷無以盈,將恐竭;
  疏:言谷得道用而能虛受,當須忘其盈滿。將恐至於枯竭,不能流潤也。
  義曰:谷之所以虛受不竭者,由其得冲和道氣,而能無竭。道氣去之,則為變怪,繫於邦國廢興也。老君曰:伊雒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周幽王辛酉,川竭山崩,周亡之徵也。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數及於十紀,猶極也。十一年庚申,西周為犬戎所滅。平王東遷是矣。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疏:言萬物得道用而能生,若矜而用之,將恐至於死滅,不為生靈也。
  義曰:有形之物,有情無情之眾,稟冲和道氣則生,失冲和道氣則死也。《西升經》曰:氣散生者死。《內觀經》云: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形謂之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