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49-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唐-李隆基-第12页

br>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甚畏。
  老君言:若使我耿介然矜其有知,欲行大道,既與道不合,故唯所施為,是皆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大道平易,是畏有知,而人多故,欲心求捷,如彼行人好從邪徑。邪徑之弊,具如下文。
  朝甚除,
  尚賢矜智生巧偽。除,理也。
  田甚蕪,
  浮食墮業廢農事。
  倉甚虛,
  南畝不收無儲積。
  服文釆,
  刻雕綺繡害工利。
  帶利劍,
  文德不修尚武備。
  厭飲食,
  烹肥擊鮮重滋味。厭,飫足。
  財貨有餘,
  聚斂積寶饒珍異。
  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矜其有知,動以成弊,行同盜竊,仍自矜誇,誇盜非道,適令興嘆也。哉者,嘆辭。
  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善能以道建國立本者,不可傾拔也。
  善抱者不脫。
  善能以道懷抱百姓者,不可脫離。
  子孫祭祀不輟。
  言善以道德建抱之君,功施於後,愛其甘棠,况其子孫乎?而王者祖有功,宗有德,故周之興也,始於后稷,成於文武,周之祭也,郊祀后稷,宗祀文王,故雖卜代三十,卜年七百,毀廟之主,流溢於外,而后稷文王郊宗之杞,不輟止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道於身,德乃真純。
  修之家,其德乃餘。
  一家盡修,德乃餘羨。
  修之鄉,其德乃長。
  一鄉盡修,德乃長久。
  修之國,其德乃豐。
  一國盡修,德乃豐盈。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若天下盡修,其德施乃周普矣。
  故以身觀身,
  以修身之法觀身,能清靜者真。
  以家觀家,
  以修家之法觀家,能和睦者有餘。
  以鄉觀鄉,
  以修鄉之法觀鄉,能順序者乃長。
  以國觀國,
  以修國之法觀國,能勤儉者乃豐。
  以天下觀天下。
  以修天下之法觀天下,能無為者乃普。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此觀身等觀之,則可知爾。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至人含懷道德之厚者,其行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至人神矣,物不能傷,既無害物之心,故無螫搏之地,此至人之含德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未知陰陽配合,而含氣之源。動作者,猶精粹之至。終日啼號而聲不嘶嘎,猶純和之至,此赤子之全和也。
  知和曰常,
  能如嬰兒,固守和柔,是謂知常之行。
  知常曰明。
  守和知常,是曰明了。
  益生曰祥,
  祥者吉凶之兆,言人不知守常,而求益生越分,動之死地,是曰凶祥。
  心使氣曰強。
  心有是非,氣無分別,若役心使氣,是曰強梁之人。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凡物壯極則衰老,故戒云矜壯恃強,是謂不合於道,當須早已。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了悟也。言,辯說也。
  塞其兌,
  了悟者於法無愛染,於言無執滯,故云塞其兌也。
  閉其門。
  既無愛染,則嗜欲之門閉矣。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解具如道冲章,彼則約道,此則約人。言人能體道,是為與玄同德也。
  故不可得而親,
  玄同無私,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泛然和眾,故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無欲,故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争,故不可得而害也。
  不可得而貴,
  體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而賤。
  洗然無滓,故不可得而賤也。
  故為天下貴。
  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銳紛盡解,光塵亦同,既難親疏,不可貴賤,故為天下至貴矣。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在宥天下,貴乎無為,為政若以政教理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於道。唯無事無為,可以取天下,此三句標也。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以此,下文知之。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以政理國,動多忌諱,人失作業,故令彌貧也。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利器,謂權謀,人主以權謀為多,不能反實,下則應之以詐譎,故令國家滋益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