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40-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第62页

發,故設此疑。
  曰:丘,天之戮民也。
  〔注〕方內為桂桔,明所貴在方外也。夫遊外者依內,離人者合俗,故有天下者無以天下為也心是以遺物而後能入群,坐忘而後能應務,愈遺之,愈得之。苟居斯極,則雖欲釋之而理固自來,斯乃天人之所不赦者也。
  〔疏〕夫聖述禮儀,乃桂桔形性。仲尼既依方內,則是自然之理,刑戮之人也。故《德充篇》云,天刑之安可解。
  雖然,吾與汝共之。
  〔注〕雖為世所極桔,但為與汝共之耳。明己怛自在外也。
  〔疏〕夫孔子聖人,和光接物,揚波同世,貴斯俗禮;雖復降述方內,與汝共之,而遊心方外,蕭然無著也。
  子貢曰:敢問其方。
  〔注〕問所以遊外而共內之意。
  〔疏〕方,猶道也。問:述混域中,心遊方外,外內玄合,其道若何?
  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注〕造,詣也。魚之所詣者,適性莫過深水;人之所至者,得意莫過道衛。雖復情智不一,而相與皆然。此略標義端,次下解釋也。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注〕所造雖異,其於由無事以得事,自方外以共#22內,然後養給而主定,則莫不皆然也。俱不自知耳,故成無為也。
  〔疏〕此解釋前義也。夫江湖淮海,皆名天池。魚在大水之中,窟穴泥沙,以自資養供給也;亦猶人處大道之中,清虛養性,無事逍遙,故得性分靜定而安樂也。
  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衛。
  〔注〕各自足而相忘者,天下莫不然也。至人常足,故常忘也。
  〔疏〕此解釋前義也。夫深水遊泳,各足相忘;道衛內充,偏愛斯絕;豈與夫徇濡仁義同年而語哉。臨尸而歌,其義云爾故也。
  子貢曰:敢問畸人。
  〔注〕問向之所謂方外而不耦於俗者,又安在也。
  〔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無有,而疏外形體,乖異人倫,不偶於俗。敢問此人,其道如何?
  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伴於天。
  〔注〕夫與內冥者,遊於外也。獨能遊外以冥內,任萬物之自然,使天性各足而帝王道成,斯乃畸於人而伴於天也。
  〔疏〕自此已下,孔子答子貢也。伴者,等也,同也。夫不修仁義,不偶於物,而率其本性者,與自然之理同也。
  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注〕以自然言之,則人無小大#23;以人理言之,則伴於天者可謂君子矣。
  〔疏〕夫懷化履義為君子,乖道背德為小人也。是以行整躉之仁,用提趺之義者,人倫謂之君子,而天道謂之小人也。故知子反琴張,不偶於俗,乃日畸人,實天之君子。重言之者,復結其義也。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槭,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喪
  〔疏〕姓孟孫,名才,魯之賢人。體無為之一道,知生死之不二,故能進同方內,心遊物表。居母氏之喪,禮數不闕,威儀詳雅,甚有孝容;而淚不滂沱#24,心不悲槭,聲不哀慟。三者既無,不名孝子,而鄉邦之內,悉皆善之,云其處喪深得禮法。
  蓋魯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壹#25怪之。
  〔注〕魯國觀其禮,而顏回察其心。
  〔疏〕蓋者,發語之辭也。哭泣績絰,同域中之俗禮;心無哀槭,契方外之忘懷。魯人睹其外迸,故有善喪之名;顏子察其內心,知無至孝之實。所以一見孫才,遂生疑怪。
  仲尼曰:夫孟孫氏盡之矣,進於知矣。
  〔注〕盡死生之理,應內外之宜者,動而以天行,非知之匹也。
  〔疏〕進,過也。夫孟孫氏窮哀樂之本,所以無樂無哀;盡生死之源,所以忘生忘死。既而本述難,測故能合內外之宜;應物無心,豈是運知之正者邪。
  唯簡之而不得,
  〔注〕簡擇死生而不得其異,若春秋冬夏四時行耳。
  〔疏〕夫生來死去,譬彼四時,故孟孫簡擇,不得其異。
  夫已有所簡矣。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
  〔注〕已簡而不得,故無不安,無不安,故不以生死巢意而付之自化也。
  〔疏〕雖復有所簡擇,竟不知死生之異,故能安於變化而不以哀樂栗懷也。
  不知就先,不知就後;
  〔注〕所遇而安。
  若化為物,
  〔注〕不違化也。
  〔疏〕先,生也。後,死也。若,順也。既一於死生,故無去無就;冥於變化,故順化為物也。
  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
  〔注〕死生宛轉,與化為一,猶乃忘其所知於當今,豈待所未知而豫憂者哉。
  〔疏〕不知之化,謂當來未化之事也。已,止也。見在之生,猶自忘遣;況未來之化,豈復逆憂。若用心預待,不如止而勿為也。
  且方將化,惡知不化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
  〔注〕已化而生,焉知未生之時哉。方化而死,焉知已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