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也。夫六根無壅,故徹聰明不蕩於外,故為德。
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
〔注〕當通而塞,則理有不泄而相騰踐也。
砂則眾害生。
〔注〕生,起也。
物之有知者恃息,
〔注〕凡根生者無知,亦不恃息也。
〔疏〕天生六根,廢一不可。耳聞眼見,鼻嗅心知,為於分內,雖用無咎。若乃目帶桑中之色,耳淫濮上之聲,鼻滋蘭麝之香,心用無窮之境,則天理滅矣,豈謂徹哉。故六根窮徹,則氣息通而生理全。
其不殷,非天之罪。
〔注〕殷,當也。夫息不由知,由知然後失當,失當而後不通,故知恃息,息不恃知也。然知欲之用,制之由人,非不得已之符也。
〔疏〕殷,當也。或縱恣六根,馳逐前境;或竅穴哽塞,以害生崖;通蹍二徒,皆不當理。斯並人情之罪也,非天然之辜。
天之穿之,日夜無#26降,
〔注〕通理有常運。
〔疏〕降,止也。自然之理,穿通萬物,自晝及夜,未嘗止息。
人則顧塞其竇。
〔注〕無情任天,竇乃開。
〔疏〕竇,孔也。流俗之人,反於天理,壅塞根竅,滯溺不通。
胞有重閬,
〔注〕閬,空壙也。
〔疏〕閬,空也。言人腹內空虛,故容藏胃,藏胃空虛,故通氣液。
心有天遊。
〔注〕遊,不係也。
〔疏〕虛空,故自然之道遊其中。
室无空虛,則婦姑勃豀;
〔注〕爭處也。
〔疏〕勃豀,爭鬥也。屋室不空,則不容受,故婦姑爭處,無復尊卑。
心无天遊,則六鑿相攘。
〔注〕攘,逆。
〔疏〕鑿,孔#27也。攘,則逆也。自然之道,不遊其心,則六根逆,不順於理。
大林#28丘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不勝#29。
〔注〕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也。
〔疏〕自然之理有寄物而通者也
德溢乎名,
〔注〕夫名高則利深,故修德者過其當。
〔疏〕溢,深也。仁義五德,所以行之過多者,為尚名好勝故也。
名溢乎暴,
〔注〕夫禁暴則名美於德。
〔疏〕暴,殘害也。夫名者士之器,名既過者,必更相賊害。《內篇》云:名者相軋者也。
謀稽乎誸,
〔注〕誸,急也,急而後考其謀。
〔疏〕稽,考也。誰,急也。急難之事,然後校謀計。
知出乎事?
〔注〕平往則無用知。
〔疏〕夫運心知以出境,則爭鬥斯至。
柴生乎守,
〔注〕柴,塞也。
〔疏〕柴,塞也。守,執也。域情執固而所造不通。
官事果乎眾宜。
〔注〕眾之所宜者不一,故官事立也。
〔疏〕夫置官府,設事條者,須順於眾人之宜便,若求逆之,則禍亂生。
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修,
〔注〕夫事物之生皆有由。
〔疏〕銚,耜之類也。鎒,鋤也。青春時節,時雨之日,凡百草木,萌動而生,於是農具方始修理。此明順時而動,不逆物情也。
草木之到植者過半而不知其然。
〔注〕夫事由理發,故不覺#30。
〔疏〕植,生也。銚鎒既修,芸除苑葦,幸逢春日,鉏罷到生,良由時節使然,不可以人情度。是知制法立教,必須順時。
靜然可以補病,
〔注〕非不病也。
〔疏〕適有煩躁之病者,簡靜可以療之。
眥可以休#31老,
〔注〕非不老也。
〔疏〕剪齊髮鬢,狀貌也。衰老之容,以此而沐浴。
寧可以止遽。
〔注〕非不遽也。
〔疏〕遽,疾速也。夫心性忽迫者,安靜可以止之。
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
〔注〕若是猶有勞,故佚者超然不顧。
〔疏〕夫止遽以寧,療躁以靜者,以對治之衍,斯乃小學之人,勞役神智之事務也;豈是體道之士,閑逸之人,不勞不病之心乎。風彩情高,故未嘗暫過而顧問焉。
聖人之所以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
〔注〕神人即聖人也,聖言其外,神言其內。
〔疏〕,驚也。神者,不測之號;聖者,顯迹之名;為其垂教動人,故不過問。
賢人所以世,聖人未嘗過而問焉;
〔疏〕證空為賢,並照為聖,從深望淺,故不問之。
君子所以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
〔疏〕何以人物君子故駭動諸侯之國,賢人拾有,故不問。
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
〔注〕趨步各有分,高下各有等。
〔疏〕夫趨世小人,苟合一時,如田怛之徒,無足可貴,故淑人君子鄙而不顧也。
演門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