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音玄解。
生者,適然而來,如時之忽至。死者,適然而去,如時之順去。安其時則生不足樂,處其順則死不足哀。帝即天也。帝之縣解者,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人稟受以生便有喜、怒、哀、樂、吉、凶、悔、吝為其所縣係,若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則天之所縣係者解散矣。上古之人皆如此,故秦失止於三號而出也。
指窮於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又說箇譬喻,以明死生之理。如以指計薪,薪多而指有窮盡。及火相傳燒,而不知其即時罄盡。人未有不死者,哭之何為過哀。前二節言養生,後一節言死生如一。視死生如一,乃所以養生也。學道者當以此為養生之主。
南華真經循本卷之四竟
南華真經循本卷之五
廬陵竹峰羅勉道述門人彭祥點校
內篇人間世
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世間。故此篇言所以處人間世之道。
顏回見音現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術。曰:奚為焉?曰:回聞術君出公輒,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
量,猶準也。澤,如雲夢之類。蕉,草也。言死者甚衆,以其國準之,澤國人之死如澤中草焉。即陳逢滑曰:吾日敝於兵,暴骨如莽,民其無如者,動觸刑戮,無所逃也。
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
醫門正欲人之多疾,以行其術。猶亂國可以行其道。
願以所聞思其則,
願以所聞於夫子者,思其治衛之法。
庶幾其國有瘳乎!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及也於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且德厚信矼確實也,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
厚信在於氣質,故言未達人氣。不爭在於心意,故言未達人心。
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術讀作述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音災。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句。且苟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汝也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鬬其捷,而目將熒之,
目為其所眩。
而色將平之,
色與之和平。
口將營之,
營救自解。
容將形之,
為擊跽之形。
心且成之。
且遂成其非。
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不能正救更添其過。
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彼順其始之,惡無有窮極。汝若諫之,則必以汝言為不信。厚怒汝而不免於刑戮矣。
且昔者桀殺關龍逄,紂殺王子比干,是皆脩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脩以 音祭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音墟厲,
居宅無人曰虛。死而無後曰厲。
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平聲也,而況若乎!
叢、枝、胥敖、欲與堯爭名實,有扈欲與禹爭名實,堯、禹猶且不能堪而伐之,何況於汝乎!
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曰:惡。惡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釆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名之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端正而謙虛,所以盡乎已。黽勉而專一,所以入乎人。夫以陽為充孔揚,言衛君以充陽之性自為充足,甚揚揚得志也。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者,喜怒無定,人莫敢逆之也。案與,按同。感,觸也。容與,猶縱肆也。因按抑人之觸己以求縱肆其心也。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者,言逐日積漸之,德且不能成,何況大德乎!執,固執也。訾,毀也。彼將固執而不化,汝必外與之合,而心內亦不復訾毀之矣。然則汝之所謂端而虛,勉而一者,豈可乎外合而內不訾,即前所謂容將形之心且成之者也。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去聲。內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
顏回更說此三條:內直而外曲者,由內徑直而外為委曲也;成而上比者,舉其成說上合於古人也;內由徑直則順乎其天。故曰;與天為徒,天子與己皆天之所子是已。與天子皆子而已,何能相勝而獨以己言求人之從,是己乃勝於天子邪。若能知此理,而不以己救勝則全,天所以皆相子之意,故曰:若然者謂之童子。言尚如童子,時未分是非也。此之謂與天為徒。
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為人之所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