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邯郸遗稿书名:邯郸遗稿作者:赵献可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目录><篇名>叙属性:《史记》扁鹊传中称其过邯郸,闻赵贵妇人,遂为带下医,此女人科之所 乎?先生之《邯郸遗 稿》,此物此志也。妇女之病难治于男子,禀性阴柔,气血最多凝滞,且见症又诡变百出,往往误投一 剂即酿成沉 ,而世所称女科善本,如《济阴纲目》诸书,议病裁方不无畸重畸轻之弊。《邯郸遗稿》他 书引用颇多,其论胎产别开生面,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惜无刻本行世,辛丑岁得抄本一帙,屡于临症时 师其大意,辄获奇效。藏诸家塾,借抄者踵相接也,恐转辗沿写,或滋亥豕鲁鱼之误,亟付梓人,以公同 好,庶先生一片苦心,其启牖靡涯欤!先生《医贯》一书,久经行世,以未化拘墟之见,故洄溪砭之,而 此书则简赅详明,能令读者耳目一新,较诸《医贯》,奚翅霄壤哉!想《医贯》着在学养未深之候,或根据草 附木者流捉刀所为,亦未可定。乌容执一以薄古人耶。先生赵氏,名献可,养葵其字也。
着述家每出一书,辄称翻刻必究,余甚惑焉,倘艺林中有同余好者,或嫌镌板未工,务期陆续刊发,
则先生之立言,尚其不朽乎千古。
\x嘉庆元年岁次丙辰春王月吴趋生吴升谨叙\x <目录>卷之一<篇名>调经总论属性:凡妇女经事,谓之月水,又谓之潮水。曰月者一月一至也,曰潮者取其信也。上蓄为乳汁,下行为月 水。夫阴必从阳,故禀火色而红。血为气配,气寒则寒,气热则热,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 行则行。平和之气,三旬一见,应月盈焉,其行有常,故名曰月经。贵调其气以行其血,血盛气聚是谓 之从,从则孕而无损,若将理失宜,变证百出,为病不浅。有枯闭不通者,有淋漓不止者,有不及期与过 期者,有先通而后止者,有错经而妄行者,有紫黑块而行痛者,有全白色而似鱼脑者,有黄绿色而似牛髓 者,有肥人痰多血海弥满而经闭者,有瘦人精气不聚子宫无血者,有因久患潮热消血者,有因久发盗汗耗 血者,有因脾弱不生血者,有因七情气结而经闭者,有泻痢失血者,有年久经不绝者,有一生经不至者,
有来时发谵语如见鬼状者,有临行遍身痛而浮肿者,或赤白淋浊,或崩中带下,或七疝八瘕,或聚或散,
乍有乍无,其余病证未能悉举。其将来而痛者血之滞也,块而下者气之凉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色淡 者亦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乱也,色紫者气热也,黑者热甚也,参前者气热而速也,迟后者气滞而涩也,一 月两至者血热、故多也,两月一至者血冷、故少也,血得热则行,得冷则凝也,热用冷药,冷用热药,不 可一途而取明矣。
<目录>卷之一<篇名>经候属性:《素问》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 有子。”
《灵枢》曰∶“冲脉起于胞中,出于气街,前行于胸,伏行于背,上出颃颡,渗灌诸阳,下入于足,
注诸经,为十二经脉之海,其出入偕少阴经以行,故为血海。”
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面色如故,饮食如常,名为石女,不在经闭成劳内论,不须服药。亦有年大 自通而受孕者。
凡室女诸病,以调经为先,理气为要,每遇经至,切戒气恼,否则有症瘕之患。
室女经闭成劳,不可投通血桃仁之类,当用生血四物之剂。若骨蒸、潮热、咳嗽,脉七八至,视其 肌肉消瘦之甚,药之无益。
室女经水先通后闭有二∶饮食如故,面色不黄,名曰歇,非病也,不须服药;如面黄身热,不 食,此因积想沉思,气郁不遂,致血枯竭而月水先闭,多成劳损,名曰童劳,非药可治,此症阴阳不和,急 于配合,夫妇成欢即愈,否则十死八九,宜服补中益气汤加知、柏、生地,如咳嗽,加五味、门冬之类。
\x【补中益气汤】\x人参 黄 白术 陈皮 升麻 柴胡 当归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室女经闭不通,五心烦热,宜四圣散。
\x【四圣散】\x桃仁 当归 红花 牛膝 室女经水淋漓不断者,宜琥珀黑龙丹。
\x【琥珀黑龙丹】\x五灵脂 当归 地黄 川芎 良姜 入砂锅内,用赤石脂、纸筋、盐泥封固,火 红,去火候冷,取去黑色,研细入后药∶ 百草霜 乳香 生硫黄 琥珀 花蕊石 上五味研细入前药,和匀,用醋煮糊为丸。每服时用炭火 红,投入姜汁内浸淬,以酒、童便调服。
寡妇尼姑经闭,乃独阴无阳,志欲不遂,是以阴阳交争,乍寒乍热,全类温疟,久则成劳,肝脉弦 出寸口,比男十倍难治。当开郁为先,后乃调经生血,然亦生死参半,盖由男子精盛则思室,女子血盛 则欲动也。
娼妇经闭由劳郁所致,但娼妇本无经闭之理,间或有之,乃为元气未足即被男子所伤,宜服补血养气之药。
经水过期而来,有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血虚者,腹不痛,微微身热,宜生血调气,用八物汤 加香附,或四物汤加黄 、升麻、陈皮。
\x【八物汤】\x人参 茯苓 当归 白芍 白术 甘草 地黄 川芎 \x【四物汤】\x地黄 当归 芍药 川芎 血寒者,宜四物汤加木香、香附、陈皮、甘草、红花,或用归附丸、艾煎丸。
\x【归附丸】\x香附 童便 醋 煎至四分之一,下艾叶,煮干取出,捣烂入后药∶ 当归(酒浸) 地黄(酒浸) 川芎 醋、酒糊为丸。
\x【艾煎丸】\x吴茱萸(泡淡) 当归 熟地 白芍 石菖蒲 川芎 人参 艾叶 橘红 如恶心呕吐,加丁香、半夏、生姜。
血滞者腰腹疼痛,胸膈饱满,宜四物汤加醋炒香附、延胡索。
腹不痛者为血热,宜四物汤加黄连、香附。
过期而来,并色淡者,此痰多血少也,宜补血豁痰,治以川芎、当归、生地合二陈,或加参、 、阿胶。
\x【二陈汤】\x橘红 半夏 茯苓 甘草 肥人过期是气虚挟痰也,以二四汤去熟地,加香附、参、 ,或二陈加芎、归、苍、附、南星。
\x【二四汤】\x橘红 半夏 茯苓 甘草 熟地 当归 川芎 芍药 瘦人过期是热多血少也,宜四物加归、地、甘、 ,少佐桃仁、红花。
经水过期不调,或一二月不至,或三四月不行,用艾煎丸、醋附丸主之。
\x【醋附丸】\x香附(醋浸透)
醋糊丸淡盐汤下。
加艾、当归,如前法,治症同,名艾附丸。
若经水过期,骨蒸发热更兼白带者,宜四物加杜仲、续断、巴戟、丹皮、柴胡、香附、白术、地骨皮。
经水先期而来者,有血热、有气伤血海,血热者腹多不痛,乃是火也,宜服凉血地黄汤,或四物汤 加芩、连、柴胡、香附,或加黄柏、知母、陈皮为丸。
\x【凉血地黄汤】\x生地 黄连 升麻 细辛 当归 黄芩 柴胡 本 红花 黄柏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知母 羌活 荆芥 甘草 肥人亦兼痰治之。
虚热者,宜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加知母、黄柏。
\x【逍遥散】\x白术 当归 柴胡 甘草 茯苓 白芍 薄荷 加煨姜一片,水煎服。
气伤血海者,宜大用芎归之剂,盖此证以肚腹痛为别∶若泻、腹中冷痛,用五个散;干嗽者,逍遥散治之。
\x【五个散】\x陈皮 甘草 枳壳 川芎 大腹皮 浓朴 桔梗 白芍 半夏 香附 紫苏 白芷 茯苓 藿香 麻黄 干姜 肉桂 经水如不及期而来者,有火也,宜以六味地黄丸滋水,则火自平矣;如不及期而来多者,本方加海螵 蛸、柴胡、白芍;如半月或十日而来,且绵延不止,此属气虚,用补中汤;如过期而来者,火衰也,本方 加艾叶;如迟而色淡者,本方加桂。此其大略也。其间亦有不及期而无火者,有过期而有火者,多寡不 同,不可拘于一定,当察脉之迟数,视禀之虚实、强弱,但以滋水为主,随证加减。凡紫与黑色者多属火 旺之甚,亦有虚寒而紫黑者,不可不察脉审证,若淡白则无火明矣。
\x【六味地黄丸】\x熟地 山药 茯苓 山萸肉 泽泻 丹皮 经水来脐腹绞痛,时作时止,乃气郁血滞,宜四乌汤。
\x【四乌汤】\x当归 香附 陈皮 甘草 川芎 乌药 白芍 经水欲行脐腹绞痛,乃血涩故也,以四物汤加延胡索、槟榔、川楝子、木香治之。
经水临行误食冷物,血气阻遏,脐腹刺痛,宜服当归须散。
\x【当归须散】\x当归须 桃仁 香附 赤芍 乌药 红花 苏木 肉桂 甘草 酒、水煎服。
临经腹痛,以四物汤加延胡索、丹皮、陈皮。如痛甚者,豆淋酒;痛缓者,童便淋酒。
\x【豆淋酒法】\x以黑豆炒焦投入酒中 经水行后,腹痛绵绵不止,虽曰虚寒宜补,然气亦能作痛,若一概补之,不益痛乎!须视受补与 否?如不受补者,以四物加陈皮;如受补者,以八物加香附,血虚者倍参、 ,挟寒者加干姜,血行气滞 者加艾。若经净后腰腹疼痛者,此血虚也,宜服八珍散,以白芍易赤芍,白术易砂仁;如觉腹冷,加肉 桂。
\x【八珍散】\x与前八物汤同 经水过期紫黑有二∶有气血混并而成紫黑者,有块痛是也;有血热而成紫黑色者,腹不痛是也,统 以四物加连、附治之。
经水过期而似鱼脑者,痰多血少也。有绿黄如泥土者,血寒气虚也。其黄绿者宜暖经和血,忌用凉 剂;其淡白者,宜补血导痰,以二陈加芎、归、参、 、胶、地。
经水涩少不快,宜四物加红花、葵花,如经水行微少、或胀或疼,宜四物加延胡索、白芷,醋煎。
经水过多,以六合汤或胶艾汤治之。
\x【六合汤】\x生地 白芍 归身 川芎 黄芩 白芷 \x【胶艾汤】\x阿胶 熟地 川芎 艾叶 当归 白芍 如去血过多,神气倦怠者,宜增减四物汤。
\x【增减四物汤】\x人参 当归 白芍 干姜 川芎 甘草 如去血过多,心神不安,言语不常,宜宁心膏、胶艾汤。
\x【宁心膏】\x辰砂 枣仁 琥珀 人参 茯神 乳香 上为末,每服一钱,浓煎枣子、灯心汤。或作丸,薄荷汤下。
因气不和,致血不能流转而经不调、脐腹疼痛者,是血凝气结,其脉沉紧,宜温经汤。
\x【温经汤】\x人参 当归 白芍 延胡索 肉桂 川芎 牛膝 蓬术 丹皮 甘草 气滞血凝者,腰腹刺痛,宜桂枝桃仁汤、通经六合汤。
\x【桂枝桃仁汤】\x桂枝 桃仁 生地 芍药 人参 甘草 加枣子煎。
\x【通经六合汤】\x生地黄 当归 赤芍 川芎 蓬术 肉桂 经水凝滞,心腹疼痛者,宜琥珀散、佛手散治之。
\x【琥珀散】\x熟地 赤芍 肉桂 三棱 当归 丹皮 延胡索 蓬术 乌药 蒲黄 刘寄奴 琥珀 为末,酒调服。
\x【佛手散】\x川芎 当归 水、酒各半煎服。
经闭腹满疼痛,发热恶寒者,宜凌霄花散、牡丹皮散。
\x【凌霄花散】\x凌霄花 当归 桂枝 红花 刘寄奴 赤芍 延胡索 丹皮 白芷 酒半盏,再入红花煎。
\x【牡丹皮散】\x当归 红花 肉桂 蓬术 赤芍 丹皮 苏木 延胡索 鬼箭羽 干漆 没药(另研)
陈皮 乌药 甘草 室女经闭成劳,脐腹瘕痛,宜牛膝散或通经丸。
\x【牛膝散】\x当归 丹皮 肉桂 桃仁 川芎 赤石 延胡索 牛膝 木香 水、酒煎。
\x【通经丸】\x肉桂 大黄(煨) 干漆(研碎炒令烟尽为度) 青皮 川乌(泡去皮) 川椒 蓬术 干姜 桃仁 红花 当归 上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淡醋汤下。
经水涩少,渐渐不通,潮热瘦弱者,宜四物汤倍加泽兰治之。
淤血凝积,经候不调,时时作痛,腰膝重疼,小腹坚硬者,宜红花当归散。
\x【红花当归散】\x红花 牛膝 刘寄奴 肉桂 当归 紫葳 苏木 白芍 白芷 甘草 酒煎服。
妇人胃气不调,亦能使经经岁不通,体壮实,但饮食减少者是也,宜服逍遥散以消食理脾,使饮食 进而元气足,后以和其血气,则经水自行矣。
经沉滞不调,脐腹刺痛,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一月不至,或一月两至,宜服佛手散,或三神丸。
\x【三神丸】\x当归 橘红 延胡索(酒炒)
为末,酒糊丸,空腹艾醋汤下。
妇人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淋漓不断,断后复来,状若泻水,腹中坚痛,或闭塞不来,宜服桃仁散。
\x【桃仁散】\x人参 川芎 赤芍 丹皮 牛膝 肉桂 当归 生地 泽兰 蒲黄 桃仁 半夏 生姜 甘草 经水不调,或来多不节,或过月不行,或崩血不止,宜大温经汤。
\x【大温经汤】\x人参 肉桂 川芎 白芍 天冬 阿胶 吴茱萸 当归 丹皮 甘草 半夏 生姜 经水适来适断,日晡往来寒热如疟状,或痰嗽,宜先服小柴胡汤,后服四物汤。若泄泻,去黄 芩,加白术、茯苓;如自汗,减柴胡,加黄 ;如寒热皮肤冷,加桂枝;如腹冷,加肉桂,如咳嗽,加五味。
\x【小柴胡汤】\x柴胡 人参 黄芩 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阴虚潮热,渐成骨蒸,宜逍遥散,或牡丹皮散。
月水或前或后,崩漏,赤白带下,每遇经行,小腹急痛,头眩,饮食少进,气闷者,宜加减吴茱萸汤。
\x【加减吴茱萸汤】\x吴茱萸 干姜 当归 防风 茯苓 肉桂 细辛 丹皮 桔梗 木香 门冬 半夏 甘草 加姜、枣煎服。
经水不调,脐腹冷痛,恶心,胀满,至晚则剧者,宜四乌汤、姜黄散,或艾煎丸。
\x【姜黄散】\x姜黄 川芎 肉桂 蓬术 丹皮 红花 当归 赤芍 延胡索 水煎,入酒少许。
形体黑瘦,经水不调者,子宫无血故也,养其阴则自然经至矣。
肥人经水不调,乃湿痰也,去其痰,则经自调矣,宜二四汤,或导痰汤入芎、归、连、地(必用姜 汁炒,恐泥膈也)。
\x【导痰汤】\x半夏 茯苓 枳壳 南星 甘草 陈皮 姜 经水不调,脐腹冷痛,宜牛膝散;若经水不利,时觉冷痛,寒热往来者,宜异攻散。
\x【异攻散】\x丹皮 肉桂 川芎 乌药 白芷 芍药 干姜 当归 延胡索 桔梗 生姜 水、酒煎服。
妇人血枯经闭,有因胃气虚,水谷难化,津液不生,而血虚不来者;有因少时吐衄,崩漏大脱血,
气亦不足者;有因潮热骨蒸,不生津液,而经水闭绝者;有因房劳多产,枯竭于内,而经不通者。以上四 者,总名血枯。
若脾虚胃消善食,黄瘦而不生血,月水全闭者,宜补中益气汤加川芎、生地、天花粉。
气血俱虚,潮热骨蒸,宜十全大补汤,加酒黄柏、牛膝。
\x【十全大补汤】\x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肉桂 生姜 大枣 心肾俱虚,咳嗽一、二声无痰,夜热盗汗,肌体瘦弱,饮食减少,卧则恍惚,异梦不常,微咳,痰 中有红丝者,名曰脉痿,宜劫劳散。
\x【劫劳散】\x人参 黄 茯苓 半夏 甘草 熟地 当归 白芍 阿胶 五味子 每服二钱,水盏半,加姜三片,枣子三枚,煎八分,日进三服。
经水断后,身热谵语,日哺尤甚,宜小柴胡汤。
经水先断,后小便不通,四肢浮肿,名曰血分,此症难治,宜小调经汤。
\x【小调经汤】\x当归 白术 肉桂 赤芍 没药 细辛 麝香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汁调或酒下。
若先小便闭,后致经水不通,四肢浮肿,名曰水分,此病易愈,宜葶苈丸。
\x【葶苈丸】\x葶苈子 续随子 干姜 上为末,枣肉为丸,桐子大,煎竹叶汤送下七丸。
如大便去,减续、葶,加白术为丸。
或问∶论调经以滋水为主,不须补血,何也?曰∶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 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者天一之真,癸者壬癸之水,月者水之精,以一月而 盈,盈则昃。女人经水一月以时而下,能有子;不以时下,或过期,或不及,皆为病,病则不能有子。所 以必须调经,调经必须滋水为主。又问曰∶同一红色,非血而何?曰∶女人系胞之所而养经之处,养之 一月而行,行则虚矣;以时交感,以虚而受,人若有孕,此水即化为乳而不月。乳之色白也,何谓血乎?
至四十九而天癸绝,其所绝者天癸水也,其流行之血不见其亏,故不须四物汤补血,补血兼不得滋水,滋 水必兼补血,故必以六味丸滋水。何也?盖血乃后天饮食入胃,游溢精气而成,以为流行之用。若经水乃 冲任所主,人身中有奇经八脉,俱属肾经无形之脉,其冲任者,奇经之二,其脉起于胞中,为经脉之海,
与手太阳、手少阴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女人独禀此水以为生生之原,与男子二八之精同气,从 天一之源而来,精则一月而满,满则溢,似血实非血也。
冲任起于胞中,男于藏精,女子系胞,其间又恃一点命门之火为之主宰。火旺则红,火衰则淡,火 太旺则紫,火太衰则白。所以,滋水更当养火,甚有干涸不通者,虽曰火盛之极,亦不宜以苦寒之药降 火,只宜大补其水──天一之原。以养之使满,满则溢,万无有毒药可通之理!此调经之法类如此。
<目录>卷之二<篇名>血崩属性:凡血崩之疾当分阴阳而治,气血人身之阴阳也。阳主升,阴主降,阳根阴,阴根阳,一升一降,
循经而行,无崩漏也。若阳有余则升者胜,血出上窍;阳不足则降者胜,血出下窍。总之血随阳气而升降,阳 气者风也,风能上升,然必须东方之温风始能升,故用助风益气。凡气虚不能摄血而崩者,其人必面白、
尺脉虚大、食饮无味,久病者有之。
崩漏,有血虚,有惊忧,有怒气,有热搏,有劳伤。经血忽下者,名曰崩漏。其为病,须审腹痛、
腹不痛。如腹痛,当分虚实之异,缓急之殊,若淤血者,体必作寒;空痛者,少腹喜按也。淤血则当去,
空痛则当补。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经曰∶崩中日久为白带,漏若多时骨髓枯。脉小虚滑可治,急疾 紧数难痊。凡治崩漏,宜大补气血与养脾胃,微加镇逐心火之药以治之,补阴泻阳其患自愈矣。
经水妄行及血崩不止,宜黄柏散,或凉血地黄丸。
\x【黄柏散】\x地黄 柏叶 黄芩 蒲黄 当归 艾叶 伏龙肝 干姜 因热崩下者,宜胶艾四物汤加黄芩,或黄连解毒汤加艾叶。
\x【黄连解毒汤】\x黄连 栀子 黄芩 黄柏 崩漏纯血,乃脾弱气逆也。如身热,宜当归芍药汤。
\x【当归芍药汤】\x当归 白芍 陈皮 甘草 黄 白术 柴胡 苍术 若崩而脉紧无力,脐下如冰,白滑间有如屋漏水者,宜胶艾汤加青皮、炮姜炭、蒲黄、黄 ,或丁香胶艾汤。
\x【丁香胶艾汤】\x丁香 阿胶 艾叶 四物汤 若气血俱虚,以四物汤加人参、黄 ,或平补散,或大温经汤,治之即愈。
\x【平补散】\x阿胶 椿树花 熟地 川芎 艾叶 蒲黄 白芍 当归 地榆 若因气虚而下,宜四物加参、 、白术、升麻、蒲黄、香附。
若崩中过极,心神恍惚,宜茯苓补心汤。
\x【茯苓补心汤】\x人参 熟地 当归 白芍 茯苓 紫苏 川芎 用米饮汤煎服。
若崩漏连日不止,宜荆芥散、如圣散、黄柏 散、立效散,或四物汤加黄芩、荆芥,或胶艾四物汤加黄芩、槐花。若少腹刺痛,艾煎丸主之。
\x【荆芥散】\x荆芥 用麻油少许以灯草燃灯,烧荆芥焦色为末,童便调服。
\x【如圣散】\x棕榈 干姜 乌梅 并烧炭存性,用乌梅酒调下。
\x【立效散】\x当归 莲蓬壳 红花 茅花 白棉花 用白棉纸包好,以火 之存性为末,开水送下。
若崩漏昼夜不止,或经年不愈,诸药不效,急则治其标,宜白芷、香附、百草霜;缓则治其本,宜 四物汤加芩、连、参、 、姜、附,又四物汤加荆芥、黄芩止血尤效,或香附、莲房灰、米饮汤送下,
或以十灰丸,或以五灵脂烧存性为末,乌梅汤下。
\x【十灰丸】\x黄绢 艾叶 莲房 棕榈 马尾 蒲黄 油发 绵 藕节 赤松皮 上十味各烧存性为末,醋糊为丸,米饮汤下。
肾虚不能镇守相火,如暴崩、下血不止腹不痛者,宜服凉血地黄汤,或八物汤内加芩、连。
因内伤所致,腹不痛者,宜凉血地黄汤;如腹痛者,宜大剂四物汤治之,后用补宫汤。
\x【补宫汤】\x当归 熟地 阿胶 艾叶 川芎 白芍 地榆 白术 甘草 老年血崩腹不痛者,宜八物汤加芩、连、柏叶,此乃急则救标之意,必当先理脾胃为主。
若少年血崩腹痛,实者多,虚者少,虽崩,当服四乌汤。
若年高血崩腹痛,有余者少,不足者多,虽痛,宜眼十全大补汤。
<目录>卷之二<篇名>带下属性:白带,如带不断者是也。其所以然之故,带者奇经八脉之一也,腰脐间回身一周,如束带然。八脉 俱属肾,人身带脉统摄一身无形之水。下焦肾气虚损,带脉漏下,白为气虚,赤为有火,治法俱补肾为 主。白者多,赤者少。有脾虚者,六君子汤加升麻;有气虚者,补中汤;肝虚者,逍遥散兼六味地黄丸。
\x【六君子汤】\x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橘红 带下有气虚、痰郁、血虚,种种不一,伤于脏腑,流经而发。伤肝经者,色青如泥;伤心经者,色 赤如红精;伤脾经者,色黄如烂瓜;伤肺经者,色白如涕;伤肾经者,色黑如衄。然虽分五色之伤,大约 赤、白色居多。白者热入大肠,赤者热入小肠。白者属气,赤者属血。气虚者用参、术,血虚者用芎、归 也。然此症腰痛者多,不痛者少。大凡白带甚则腰痛,轻则不痛也。今人受气甚时,则就腰痛、头晕、
眼眩,然则白带系气虚可见矣,宜服养荣汤。
\x【养荣汤】\x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姜黄 乌梅 白芷 生姜 五加皮 海桐皮 肥人白带,多是湿痰,宜用星、夏、海石、芎、柏、苍、附之类。
瘦人白带,多是湿热,宜用滑石、芎、柏、海石、蛤粉、青黛之类。
治赤白带与痢同法,宜胃风汤、五苓散、四物汤。
\x【胃风汤】\x白术 牡蛎 当归 白芍 肉桂 茯苓 粟米 川芎 \x【五苓散】\x桂枝 白术 茯苓 泽泻 猪苓 痰流下注,渗入膀胱,上宜用吐以提其气,下用二术二陈丸、瓦楞子以燥其湿。
\x【二术二陈丸】\x即二陈汤加苍术、白术。
白带、心腹痛,面黄虚弱者,宜当归煎丸。如腰痛,宜萆 厘清饮。
\x【萆 厘清饮】\x川萆 石菖蒲 益智仁 乌药 甘草梢 茯苓 盐 \x【当归煎丸】\x当归 赤芍 牡蛎 陈皮 熟地 白芍 地榆 川断 上为末,醋糊丸。酒、米汤下。
白带漏久,尺脉微弱,肾水枯者,宜用补经固真汤。
\x【补经固真汤】\x白葵花 郁李 甘草 陈皮 干姜 柴胡 人参 上药先煎,再入川芎煎服。
治白带用白芷、黄柏,须炒成炭;苍术,盐水炒焦。
东垣先生用葵花法∶白者治白带,红者治赤带;芍药须炒黑,用之良验。
治妇人赤自带下,宜用七制香附丸。
\x【七制香附丸】\x香附、三棱、蓬术,童便同浸;又以香附、红花、乌梅、盐水同浸;又以香附、川 芎、生水同浸;又以香附、当归、酒同浸;又以香附、延胡索、生水同浸;又以香附、熟地、酒同浸;
又以香附、丹皮、艾叶、醋同浸。
用净香附为末,酒、醋糊为丸,淡醋汤送下。
<目录>卷之二<篇名>淋浊属性:妇人年七七,数尽而经不断,此乃气血有余也,不可止之。若既绝而复来者,或伤损,或淤血,皆以 两胁、少腹急痛为辨,宜四乌汤,用赤芍;其势不可 止,宜八物汤加芩、连,然不可遽投,恐伤脾胃。
老年淋漓不断,因幼时气多,积久而成。经水每月二、三至者,多成崩淋,宜大剂八物汤主之。
淋漓白滑,间有如屋漏水状,下而不止,止而复来,脐下如冰者,宜香胶艾叶汤。若劳伤血气虚 弱,淋漓日久者,宜胶艾汤加炒蒲黄、黄芩。如有汗,加黄 ;如虚者,加人参。
\x【香胶艾叶汤】\x丁香 阿胶 艾叶 川芎 熟地 当归 白芍 血淋不断,三、五日一至,积久不愈,或因经来入房致劳,或因受气郁结所致。须视小腹痛与不 痛、脾胃实与不实。若房劳所伤,宜先活血,后理其经。如小腹痛者,以归附丸治之;如小腹不痛者,以 内补汤治之。如气伤,胸满迷闷,腹痛,与脾胃不实者,恐上有淤血,未可止也。宜四乌汤、归附丸、大 个散、四物汤加陈、甘、桂、附,后以补宫汤、安胎饮。
\x【内补汤】\x地黄 当归 川芎 白芍 橘红 茯苓 白术 甘草 \x【大个散】\x半夏 陈皮 甘草 桔梗 浓朴 苏梗 香附 藿香 白芷 茯苓 菟丝子 \x【安胎饮】\x白术 黄芩 地榆 甘草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阿胶 艾叶 半夏 腹不痛,胃实而淋日久者,宜八物汤加芩、连,若食少者,略加陈、楂少许,或内补汤、补宫汤 治之。若泻,腹不痛者,宜胃苓汤治之;若泻,腹冷痛者,宜五积散治之。若嗽而不泻者,宜二四汤治 之;嗽而兼泻者,宜胃苓汤治之。大凡治血淋症,必以胃气为本,故先理胃健脾为要。如嗽急淋缓,先止 其淋,勿可忽也。
\x【胃苓汤】\x(又名五苓平胃散) 肉桂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x【五积散】\x肉桂 干姜 白芷 茯苓 麻黄 藿香 甘草 桔梗 半夏 生姜 浓朴 陈皮 川芎 枳壳 当归 白芍 淋虽有赤白之分,不过虚寒郁结为多。如淋漓不断,养胃汤加香附;红色者,用八物汤;白色者,
用艾煎、归附二丸;如淋而带沙者,尤当分气血轻重,不可渺也。若白淋变为黄水,则将变血为淋矣,
宜艾煎丸加白芍。
\x【养胃汤】\x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丹皮 青皮 姜黄 白芷 生姜 海桐皮 五加皮 白浊者,膀胱经热也,失治当生痈疽,宜服清心莲子饮。若白淫者,或一时放白水,寡妇尼姑多有 是疾,此乃郁火也,宜降火为主。或有劳伤肾虚,或 有心虚而得,或因思虑过度。若过虑伤脾,宜四七汤、锁精丸,重则加益智、盐煎。
\x【清心莲子饮】\x人参 黄 茯苓 甘草 黄芩 车前子 石莲子 地骨皮 麦冬 水煎候冷,空腹服。
\x【四七汤】\x半夏 浓朴 茯苓 苏叶 生姜 大枣 \x【锁精丸】\x青盐 茯苓 五味子 破故纸 上四味,等份为末,蜜丸,淡盐汤下。
<目录>卷之三<篇名>妊娠属性:《素问》∶“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 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
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则齿发去……五藏皆衰,
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人身气血,各有虚实寒热之异,惟察脉可知。舍脉而独言药者,妄也。脉不宜太过而数,数则为 热;不宜不及而迟,迟则为寒;不宜太有力而实,实者正气虚,火邪乘之而实也,治法当散郁以伐其邪,
邪去而后正可补;不宜太无力而虚,虚者气血虚也,冶法当补其气血。又有女子,气多血少,寒热不调,
月水违期,皆当诊脉,而以活法治之。务使夫妇之脉,和平有力,交合有期,不妄用药,乃能生子也。
或问曰∶“黄芩、白术,安胎之圣药,此二味恐胎前必不可缺乎?”曰∶“未必然也。胎茎之系于 脾,犹钟之系于梁也。若栋柱不固,栋梁必挠。所以安胎先固两肾,使肾中和暖,始脾有生气,何必定以 白术、黄芩为安胎耶!凡腹中有热胎不安,固用凉药;腹中有寒胎亦不安,必用温药,此常法也。殊不 知两肾中具水火之原、冲任之根,胎元之所系,甚要,非白术、黄芩之所能安也。如肾中无水胎不安,
用六味地黄丸壮水;肾中无火,用八味地黄益火。故调经当用杜仲、续断、阿胶、艾叶、当归、五味子,出 入于六味、八味汤中为快捷方式。总之,一以贯之也。此诸书之所不及,余特表而出之”。
\x【八味汤】\x地黄 山萸肉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妇人怀胎二、三个月,两寸脉浮大,两关脉滑,两尺脉微带数者是也。左乳先有核者男,右乳先 有核者女。左尺滑大而疾者男,右尺滑大而疾者女,若两尺俱洪者双胎。六脉洪大而身不热者,胎也。又 两尺脉或大或小,或沉或动或止,今明不同,早暮殊别,此鬼胎也;又脉来如风雨乱点,忽然而去,久而 复还者,亦鬼胎也。必连视三四日方见。
妇人经脉不行,欲验胎否,服探胎丸,腹内微动者,是胎也。
\x【探胎丸】\x川芎 为末,浓煎艾汤调下。
孕妇脉沉细而腹痛,胎伏不动,此为邪气蓄积,水停故也。以小腹冷暖为别,宜顺气活血药治之。
妇人经水二、三月不行,身如病状,六脉洪大,此孕脉也。精神如故,好食咸酸,恶闻食气,或 但嗜一物,或呕吐痰水,或饱闷,寒热,名曰“恶阻”。俗谓“病儿”,恶心嫌食是也。切不可以寒热 病治之,须顺气豁痰,服保生汤,倍加丁香、生姜治之。
\x【保生汤】\x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浓朴 生姜 丁香 恶阻多在三个月之时,相火化胎之候。壮火食气,上冲胃口,食入即呕吐。少阴肾水既养胎,少阳 之火益炽。先用逍遥散止呕,再用清肝滋肾汤加杜仲、续断,甚者加川连、吴茱萸。
\x【清肝滋肾汤】\x地黄 山萸肉 山药 柴胡 丹皮 泽泻 茯苓 白芍 恶阻呕吐,以紫苏饮加茯苓、半夏、枳实、草果。盖此是气上停痰与食所致。若心闷头眩,呕吐,
恶寒,汗出,宜四七汤,或半夏茯苓汤;若吐逆不食,心虚烦闷,宜参橘散;如胃寒呕逆,心腹胀满,
加丁香、藿香。
\x【紫苏饮】\x紫苏 橘红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人参 大腹皮 \x【半夏茯苓汤】\x半夏 茯苓 紫苏 藿香 川芎 橘红 甘草 \x【参橘散】\x人参 橘红 白术 炙甘草 麦冬 赤苓 竹茹 浓朴 生姜 若痰逆呕吐酸水,恶闻食气,头眩,眼花,多卧,宜用旋覆半夏汤;若伤食呕吐者,宜用枳缩二陈汤。
\x【旋覆半夏汤】\x旋覆花 半夏 茯苓 甘草 人参 当归 川芎 细辛 干姜 \x【枳缩二陈汤】\x枳壳 砂仁 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凡呕吐择食,因中脘停痰气滞,宜二陈汤加白术、藿香、砂仁;若脉弱呕吐,服药不效,当理血归 源,古云“带阴则呕”也,以二四汤去地黄,加丁香、枳壳、桔梗;若闷饱,恶食,呕逆及胎不安,腰 腹痛,宜安胎饮。
若伤寒,烦热,头疼,胎气不安,吐逆不食,宜人参白术散。
若胃虚气逆,呕吐清水,数日不食,宜参术散加砂仁、竹茹;恶心,加干姜;如胸膈不宽,加枳实。
若呕吐头眩,左脉弦甚,此怒气所激,忌参、术等剂,须气顺为上,以顺气安胎为主。
若胃虚呕吐不食,以砂仁槌碎,用姜汁浸少顷,炒紫色,滚汤,再入姜汁少许点服,或紫苏汤亦可。
\x【人参白术散】\x人参 白术 橘红 甘草 麦冬 赤苓 竹茹 半夏 川芎 前胡 \x【参术散】\x人参 白术 甘草 苏梗 藿香 橘红 丁香 乌梅 生姜 妊娠漏胎诀曰∶血下如同月水来,漏极胎干主杀胎。亦损妊母须忧虑,争遣神丹救得回。
盖胎漏者,或误食动胎之物所致,或误食热毒之物侵损胞胎所致,或因房劳伤损惊触,或服热药太过 干损。轻则漏轻,重则漏重。若不急治,血尽则死。然安之之法有二∶若因母病而动胎者,单治其母,其胎自 安;若因胎不安以致母病者,单安其胎,则母病自愈。
怀妊之后,经水虽不多,虚热而下者,以紫苏汤加黄芩、白术、阿胶、砂仁。
\x【紫苏汤】\x紫苏 桑皮 桔梗 甘草 茯苓 陈皮 五味子 大腹皮 草果 生姜 盐 妊娠卒然腰痛,而血下不止者,宜安胎饮主之。
胎漏淋漓不已,宜胶艾四物汤加黄芩、续断;如下血不止者,加乌梅、石菖蒲、地榆、小蓟、赤石脂。
妊娠误食毒物、毒药,伤动胎气,下血不止 者,随其所伤之物治之。
妊娠偶因跌仆,胎动不安,冲心,腰腹痛,下血,随死,宜佛手散治之。
孕妇遗尿,用白薇、白芍为末,一日服三服愈。
胎从心腹凑上者,名曰子悬。此命门火衰,胎在腹中寒冷,不得已上就心火之温暖,须理中汤,不 应,八味丸作汤。
\x【理中汤】\x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胎气不和上凑,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宜紫苏饮。此药有安生坠死之功,兼治临产累日不下。
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腹痛,或下血不痛,以安胎和气饮或芎 补中汤。
\x【安胎和气饮】\x白术 橘红 良姜 陈米 诃子 甘草 木香 \x【芎 补中汤】\x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阿胶 干姜 甘草 白芍 川芎 木香 五味子 杜仲 胎气不和,腰腹疼痛,以安胎饮加紫苏、黄芩、砂仁、陈皮;如胎不时动而腰腹痛者,单服安胎 饮;如胎动不安,以佛手散加胶、艾、葱白治之。
孕妇内伤,当辨其胎之死生。若腹迸痛,发寒,舌青者,子死也,以香桂散下之;如症未明,以 佛手散探之,胎损者立便送下,未损者其痛自止,然 痛止后,须视其轻重,即治其伤,罔顾其胎,血下胎安,母命全矣,或单服紫苏饮加枳壳、童便、酒及砂仁亦可。
\x【香桂散】\x肉桂 麝香 艾叶 杏仁 为末,酒调服。
胎前腰痛甚者,肾虚极也,其胎必堕。急服安胎饮以固其胎,如腰不疼,加黄芩服之。
妊娠腹痛者,名曰痛胎,俗名胎气,至产则愈。若二、三月间忽然心腹疼痛,宜用芎、归、阿 胶、葱白,或紫苏饮加砂仁,或四七汤加川芎、当归,或四磨饮治之。
\x【四磨饮】\x人参 乌药 槟榔 沉香 各磨浓汁,开水冲服。
胎痛与胎动不同,有因母病而动者,因胎不坚而引动者,痛亦如之,切宜详辨。或有动而不痛者。
阿胶治胎动,川芎、当归身治胎痛。
胎前心痛欲死,以沉香降气汤、茯苓补心汤、四七汤、紫苏饮择而用之。
\x【沉香降气汤】\x沉香 香附 缩砂 甘草 为末,入盐少许,盐汤下。
胎前胃痛口噤,宜服养胃汤。
妊娠心腹急痛歌∶“心腹急痛面目青,冷汗气绝命将倾。血下不止胎冲上,心腹痛闷定伤身。”此 症多因,难治。
胎前小腹冷痛攻刺, 癖疼痛,宜服葱白散,须量其轻重而用之。
\x【葱白散】\x葱白 肉桂 三棱 蓬术 人参 熟地 当归 白芍 浓朴 神曲 青皮 木香 麦芽 干姜 茯苓 川芎 川楝子 小茴香 胎前脐下小腹冷痛,小便数,大便滑。此因食生冷不时物所致,宜安胎和气饮治之。
胎前小腹痛者,须视其如果不安,宜紫苏饮,不可多服活血行气药;若内伤甚者,下之;亦有生孕 痈而痛者,在乎谨细详辨,不可忽也。
胎前胁痛者,其因有三∶有因恸哭,有因内伤,有因恼怒。有胎不宜与伤药,误则堕胎。宜服童 便、酒,或用紫苏饮加当归尾、砂仁、童便,去参服之。虽曰内伤,犹宜安胎为上。若胁痛甚,紫苏饮中 加白芥子、柴胡、枳壳升达之。
孕妇背痛者,气所滞也,宜紫苏饮;若腰背痛不可忍者,虚则杜仲丸;腰痛如折者,以黑豆炒熟,
酒饮之,或破故纸、紫胡桃酒服。
孕妇遍身拘急不仁、作痛,眼黑花,不寐,胎气亦有然者,宜用紫苏饮。
妊娠面及四肢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有胎气,有水肿,有湿,有热,有因疟过饮伤脾,有因泻 利虚滑损胃,皆能令肿也。若胎气肿者,以紫个散加白术;若虚浮水肿者,以五皮饮加白术、丁香、莱菔 子;若浮肿小便不利者,乃胎水证也,宜紫个散加泽泻、木通、白术;如三焦热病,加栀子、黄芩,利小 便、退肿尤捷;若浮肿腹大者,气也,必利小便为上,宜服紫个散。若脾气虚,遍身浮肿,心腹胀满,
喘急气促,小便不利者,名曰胎水,又名子满,以紫个散加桑皮、赤茯苓、木香、泽泻、木通,甚者加防 己;若湿,以五苓散去桂加车前子、大腹皮、人参、木通治之。
\x【紫个散】\x紫苏 浓朴 陈皮 桔梗 甘草 半夏 香附 藿香 白芷 茯苓 菟丝子 人参 白芍 当归 川芎 大腹皮 \x【五皮饮】\x桑皮 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五加皮 胎前水肿危殆歌∶水肿伤肝唇定黑,背平伤肺脾脐凸。缺盆平也已伤心,足底平伤肾藏格。
妊娠遍身脱皮,因肿服药,肿退去皮也。
妊娠两足面肿至腿膝,行步艰难,喘闷妨食,似水肿,甚至指间水出者,名曰子肿,宜服天仙散。
如脚浮肿因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宜生料平胃散加苏叶、生姜、大枣。
\x【天仙散】\x香附 木瓜 甘草 陈皮 乌药 苏 叶木香 天仙藤 \x【生料平胃散】\x生白术 浓朴 甘草 陈皮 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口干,不得卧,名曰子烦。或肺虚热乘心肝,或心肺停痰积饮,或气郁 烦躁,或呕吐痰涎,俱谓之子烦,宜安胎竹叶汤。如不效,以紫苏饮或麦门冬散之类治之。或胎气未安,
似虚烦不得卧者,宜知母丸。
\x【安胎竹叶汤】\x人参 茯苓 黄芩 麦冬 淡竹叶 如有痰,加竹沥。
\x【麦门冬散】\x麦冬 防风 茯苓 生姜 人参 淡竹叶 \x【知母丸】\x知母(一两,焙)
为末,大枣肉捣和为丸如弹子大,人参汤送下。
妊娠子痫,气有绝少,盖气调和则能安胎,万一有此,名曰子痫,又名子冒,俗名儿风。此证虽不致 于死,亦能堕胎,速服紫苏饮,或消风散,或乌药顺气散,并用香苏散以理之。若忽然发搐,不省人事,
后复发如角弓反张,状若中风者,宜羚羊角散,或用当归独活汤入竹沥,或用砂仁汤服之。
\x【消风散】\x荆芥 川芎 甘草 陈皮 浓朴 防风 藿香 蝉壳 僵蚕 人参 茯苓 羌活 \x【乌药顺气散】\x乌药 桔梗 橘红 白芷 干姜 麻黄 枳壳 甘草 僵蚕 生姜 川芎 大枣 \x【香苏散】\x香附 紫苏 陈皮 甘草 生姜 青葱 \x【羚羊角散】\x羚羊角 防风 当归 艾叶 川芎 米仁 茯神 杏仁 木香 甘草 独活 五加皮 枣仁 生姜 \x【当归独活汤】\x当归 川芎 甘草 桂枝 贝母 葛根 杜仲 防风 陈皮 人参 茯苓 藿香 独活 咳嗽多痰者,宜旋覆花汤加芩、连,或二陈汤加贝母、姜汁服之。
\x【旋覆花汤】\x旋覆花 赤芍 荆芥 半夏曲 前胡 炙甘草 茯苓 杏仁(炒) 麻黄(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二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有汗者,不宜服。
感风头痛壮热,宜芎苏散。若恶风发热有汗,宜杏子汤。
\x【芎苏散】\x川芎 紫苏 枳壳 桔梗 葛根 前胡 甘草 橘红 木香 茯苓 生姜 \x【杏子汤】\x人参 茯苓 半夏 甘草 肉桂 细辛 白芍 五味子 杏仁 若感寒头痛,咳嗽痰多,宜服华盖散。
\x【华盖散】\x麻黄(去节) 桑皮 茯苓 杏仁 苏叶 陈皮 甘草 若咳嗽而兼泄泻者,以养胃汤治之。
若干咳者,以紫个散倍加归、苓治之。
妊娠伤寒者,仲景云治法用药其避忌与常人不同。若头痛,身热,无汗,脉浮紧者,以四物汤加麻 黄、细辛;若过经不愈,温毒发斑如锦纹者,以四物加升麻、防风、连翘、黄芩、柴胡。
如发斑而满,非人参白虎汤不能治;若见斑而隐没者,元气不足也,宜加倍人参服之,则斑出矣。
\x【人参白虎汤】\x人参 石膏 粳米 甘草 知母 如外感重者,宜服十神汤,或五积散,轻者用养胃汤。
\x【十神汤】\x香附 紫苏 川芎 干姜 赤芍 升麻 甘草 橘红 麻黄 白芷 孕妇伤寒,但浓煎葱白汤,或加醋或加姜汁一滴,服之即愈。切不可轻与之表,盖有胎者如服表 药,不惟堕胎,抑且母命难存,慎之慎之。
胎前瘟疫与伤寒同,如前用葱白汤服之,盖葱白可以解邪,又可以安胎也。
胎前谵语,宜二四汤去熟地,加山楂、薄荷,水煎和姜汁灌之。
胎前中寒,与伤寒治法同。
胎前中暑,治法与无胎同。
妊娠或梳头、沐浴当风取凉,风寒客于皮肤,致头晕、目昏、头痛、憎寒发热、心胸烦闷者,此胎 前之证,二命所系,不可妄投药饵,盖伤风、伤寒不同。若初感,宜用参苏饮、芎术散、理中汤。
\x【参苏饮】\x人参 紫苏 枳壳 桔梗 葛根 前胡 胎前嗽有血者,宜服上清丸,或二陈汤作丸加黄柏、知母、山楂、白术;如气血俱虚者,用八物加 黄柏、知母,或用鸡苏散。
\x【上清丸】\x薄荷(一两六钱) 百药(煎八钱) 砂仁 桔梗 甘草 玄明粉 诃子 冰片 月石(各一钱)
蜜丸如黄豆大,含化一丸。
\x【鸡苏散】\x生地 黄 贝母 阿胶 茅根 桔梗 麦冬 蒲黄 鸡苏(即薄荷)
胎前气喘,乃胎不安也,或冒风,以连须葱头煎汤服之,自然愈矣。此物能通百窍,能发散,且安 胎也。若伤触而喘者,宜紫苏饮加童便、砂仁。
胎前泄泻,忌服理中、五个二方,因有干姜、肉桂故也;宜服香连术苓散,此为胎前泄泻之圣药。
\x【香连术苓散】\x木香 黄连 苍术 茯苓 浓朴 猪苓 泽泻 陈皮 肉桂 艾叶 甘草 凡胎前食泻,宜服养胃汤、五苓散,加消食药如山楂、神曲、麦芽、枳壳之类。
胎前寒泻,用胃苓汤加木香治之。
若胎前食生冷作泻,宜服养胃汤。
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汁冷服。
若胎前血泻,宜胃苓汤加砂仁、木香、黄连;或紫苏饮加泽泻、神曲、砂仁;如饮食少进,胸膈饱闷,
痰多者,去人参,加茯苓、制半夏、蓬莪术。
若胎前肠胃虚冷,水谷不化,泄泻日夜无度,状如豆汁,或下淤者,宜胃苓汤。
脐下冷痛,滑泻肠鸣,宜理中汤加肉果、砂仁,或用治中汤。
\x【治中汤】\x人参 白术 干姜 青皮 陈皮 甘草 因暑烦渴,恣意引饮,下如泻水,宜胃苓汤去桂。
伤湿腰脚冷痹,泄下黄黑,宜服金不换正气散。如赤白相杂者,加黄连;若白痢,加乌梅煎服,
不然,胃苓汤亦可。
\x【金不换正气散】\x藿香 浓朴 甘草 半夏 苍术 陈皮 若胎前气血虚陷泻痢,宜补中益气汤。
胎前痢疾,切不可用芍药等汤,宜用胃苓汤。此药多服,虽有食积,亦能自消,宜倍加白术、半夏、山楂。
若胎前红痢,以紫苏饮加神曲、茯苓、白术、泽泻治之。身不热者,加木香。此药治红白痢皆妙,然腹不痛者则可。
胎前痢疾,无分赤白,以养胃汤主之。始终以此方为主,胃苓汤亦可。如五个散服一、二剂亦无妨,
盖食生冷而痢者,非姜、桂不能除。
胎前赤白痢疾,宜服香连术苓汤。若赤多于白者,伤于血分,重也,宜连多于香;若白多于赤者,
伤气分,轻也,宜香多于连治之。此药水火相济,随其虚实用之。
妊娠下利赤白,谷道肿痛,宜香连丸治之,无他剂也。
\x【香连丸】\x木香(八钱) 黄连(一两) 肉果(五钱) 苍术(一两) 麦芽(五钱) 榴皮(四钱)
白芍 香附(各八钱) 浓朴 泽泻 茯苓 陈皮 猪苓 青皮 莱菔子(各一两) 神曲(一两二钱) 山楂(二两 三钱) 甘草(五钱) 粟壳(七钱) 乌药(八钱) 诃子(三钱) 白术(二两)
炼熟白蜜为丸。
妊娠临产下痢,以栀子烧炭存性为末,温汤送下即止。
妊娠挟热,下痢纯血,以黄连解毒汤治之。若下脓血不止,腹痛者,宜黄连阿胶丸治之;若纯血如 鱼脑者,以正气散加乌梅、陈皮;若赤白相杂者,亦以正气散加黄连;若噤口者,以败毒散加陈皮、砂仁治之。
\x【黄连阿胶丸】\x黄连 黄芩 阿胶 鸡子黄 白芍 \x【败毒散】\x人参 茯苓 枳壳 川芎 独活 前胡 羌活 柴胡 桔梗 薄荷 生姜 甘草 经曰∶胎前痢疾,产后不治,谓因利下胎故也。脉必沉细则生,洪大则死。
凡胎前霍乱,治法与平人同。
若四时霍乱吐泻,宜服藿香散。
\x【藿香散】\x藿香 浓朴 山楂 橘红 白芷 甘草 紫苏 半夏 茯苓 桔梗 大腹皮 生姜 大枣 转筋入腹,闷绝,宜服木瓜汤加苏叶、藿香治之。然而有夏月之别,若夏月转筋入腹,闷绝者,以 黄连香薷饮,或竹茹饮,或五苓散,或缩脾饮,或人参白术散,选而用之。
\x【木瓜汤】\x木瓜 吴茱萸 紫苏 茴香 盐 生姜 \x【黄连香薷饮】\x黄连 香薷 浓朴(姜汁炒)
\x【竹茹饮】\x竹茹 人参 麦冬 茯苓 半夏 小麦 甘草 生姜 大枣 \x【缩脾饮】\x草果 乌梅 甘草 生姜 水煎冷服。
若霍乱腰痛,吐逆不止,宜白术散。
\x【白术散】\x白术 枳壳 益智仁 橘红 良姜 生姜 胎前疟疾,宜养胃汤、草果饮、青皮饮。若停食感冷而发疟者,宜驱邪散治之。
\x【草果饮】\x草果 紫苏 川芎 良姜 青皮 甘草 \x【青皮饮】\x青皮 浓朴 白术 草果 柴胡 茯苓 黄芩 半夏 生姜 大枣 \x【驱邪散】\x白术 草果 良姜 陈皮 藿香 茯苓 甘草 凡胎前呕吐不定,有寒,有食,有痰,有血∶虚寒用理中汤,食用五积散,痰用旋覆花汤,血虚用八物汤。
胎前呃逆不已,此乃气不顺也,以紫苏饮加苏子、茯苓、半夏、姜汁治之。然亦有胎死腹中,冷气 侵蒸而作呃者,宜下其胎,则呃自愈矣。
胎前吞酸者,此乃火也,以四物加黄柏、知母之类,或旋覆花汤治之。
胎前停食感气,安胎饮治之,虚则加炒砂仁,或紫苏饮加神曲、山楂、木香治之;实则养胃汤加砂 仁、姜倍用之,或加味二陈汤,或平胃散、治中汤、
正气散,俱加苏叶、木香。
\x【加味二陈汤】\x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山楂 砂仁 香附 木香 紫苏 川芎 妊娠小便涩少,遂成淋症,谓之子淋,宜服安荣散去滑石治之,临月加栀子。然尤恐损胎,不可轻 投。或用地肤子汤。若胎前小便频数,亦曰子淋,宜服内补汤。
\x【安荣散】\x人参 麦冬 通草 甘草 当归 川芎 细辛 灯心 滑石 \x【地肤子汤】\x地肤子 知母 黄芩 枳壳 赤茯苓 车前子 通草 升麻 甘草 胎前大便闭者,宜用枳壳归灵散。或大小便俱闭结,以四物汤加黄芩、枳壳、木通、赤茯苓治之,
或用大腹皮饮,或八正散。
\x【枳壳归灵散】\x枳壳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x【大腹皮饮】\x大腹皮 陈皮 甘草 桔梗 浓朴 紫苏 半夏 香附 藿香 白芷 茯苓 \x【八正散】\x车前子 滑石 栀子 蓄 瞿麦 木通 甘草梢 灯心 或小便闭者,以四物汤加木通、赤茯苓治之。
亦有伤者,血不能去,令尿梗痛,服童便木香酒,亦可治之,但过后即发,不若紫苏饮加木通,略 用栀子、童便。若非内伤发热,加黄芩治之。
胎前尿血者,热症也,以四物汤加凉药治之,或五苓散去桂,加阿胶、车前、茅根,或酒蒸黄连丸,
或导赤散,或八正散。
\x【导赤散】\x生地 茯苓 甘草梢 木通 黄芩 胎前大便去血者,宜四物汤加金墨汁服之,极妙。
若肠风脏毒者,用枳壳散、乌梅丸、败毒散治之。
\x【枳壳散】\x枳壳 甘草 \x【乌梅丸】\x乌梅 诃子 干姜 黄芩 黄连 白芍 神曲 香附 青皮 枳壳 浓朴 茯苓 阿胶 滑石 地榆 当归 胎前漏尿不知出者,亦属子淋,曰遗尿不禁,宜以桑螵蛸散治之。
\x【桑螵蛸散】\x桑螵蛸(炙) 益智仁 鸡毛灰 为末,酒调下,或米饮调服。
胎前不语者,谓哑胎。若痰气闭其心窍者,用二四汤倍加砂仁、苏子、姜汁治之。亦有哑胎,不须 服药,产后自愈。盖络贯肾系,舌本包络,怯故不能言。经曰九月喑,十月复矣。
胎前耳忽聋,目忽昏,或气血不足,或露怒火动,皆能生此症也,以安胎饮加生血药治之,以生血 为主。或用十全大补汤,或补中益气汤加菖蒲连柏饮引治。
胎前手足麻木者,此乃血少也,宜养血安胎为上,以八物汤为主。
胎前鼻衄者,产后多不吉。盖胎以血为养,岂可漏溢乎?不惟鼻衄,诸所见血同论,宜服紫苏饮加 黄芩(炒焦)。如吐衄,以必胜散治之。
\x【必胜散】\x人参 当归 熟地 川芎 小蓟 蒲黄(炒) 乌梅肉 上等份,为细末,水煎去滓,无时服。
胎前虚汗如雨,以麦煎散、当归六黄汤主之。若中风出汗者,治法与伤寒同。
\x【麦煎散】\x茯苓 地骨皮 柴胡 牡蛎 白芍 甘草 白术 麻黄根 黄 麦冬 \x【当归六黄汤】\x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连 黄芩 黄 黄柏 胎前口中咯血者,以扁豆散治之。
\x【扁豆散】\x白扁豆 生姜 白术 半夏 人参 枇杷叶 妊娠鬼胎者,其脉乍有乍无,乍大乍小,浮沉不一也,虽有形而不动也,如抱瓮之状,按之冰冷,
此即邪气也,宜用补虚活血之药以治之。若果系是胎而不长养,以黄芩散调之。
\x【黄芩散】\x黄芩 川芎 甘草 人参 黄 白术 陈皮 麦冬 茯苓 前胡 生姜 大枣 妊娠儿在腹中叫哭,不须服药,产当愈也,或用黄连浓煎汤常服之。
凡妊娠数堕胎者,乃血气不足也。若腰腹痛甚而堕胎者,以四制香附丸与安胎饮治之。若赤白带淋 者,香附丸加艾叶四两。
\x【四制香附丸】\x香附(酒 醋 童便 姜汁四制) 当归 川芎 知母 红花 吴茱萸 木香 为末,醋和丸,每服三十丸。
妇人有胎即堕,其脉左大无力,重取则涩,乃血少也,浓煎白术汤调黄芩服之,或服固胎饮入糯米 煎服。若血虚者,加阿胶;胎气者,加砂仁,或加艾叶可也。
\x【固胎饮】\x熟地 川芎 白术 茯苓 当归 白芍 甘草 黄柏 黄连 怀胎月数未足,而腹痛胎动不安,如欲产者,宜杜仲丸、芎 补中汤加知母,酒调送下。
\x【杜仲丸】\x杜仲(姜汁炒) 川续断 为末,枣肉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
若血气虚弱,不盈月数而胎堕者,名曰半产,宜用芎 补中汤治之,乃以养新去旧、扶危补虚之剂以调治之。
半产除跌仆损伤外,前次或三、四月堕,后期 必应,此乃其乘虚也,须养其血气,固其胎元,以八物汤加胶、艾、黄芩之类治之。俗以黄芩乃为冷物寒 凉之味,不敢用,不知胎孕宜清热养血,使血循经络而不妄行,然后胎能安也。
妊娠腹痛,与之安胎饮不效,与之消食通气亦不应,但腹近下处,肿胀浮满发光者,此曰孕痈,宜 服补剂,用十补托里散,其次则千金托里散,皆可服。如未溃者,宜服十补托里散,已溃者加黄 。盖 黄排脓,泄之则愈矣,或用乌梅、牛皮胶煎亦可。
\x【十补托里散】\x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肉桂 浓朴 白芷 防风 甘草 桔梗 胎不动,下堕,腹冷如冰,以佛手散治之。
妊娠因病热熏蒸,以致儿死腹中不出,但服黑神散暖之,其胎自下。欲验胎之死生者,看其母舌,青 色者,其胎是死。或五积散去苓、麻,加木香、杏仁治之,或用香桂散加艾、杏服之,须臾则下也。
\x【黑神散】\x黑豆 当归 白芍 肉桂 干姜 蒲黄 熟地 酒煎,入童便服。
验胎死宜去症,视其母舌色指甲青黑者,腹闷,口中作尿臭,此胎死矣,宜以胃苓汤加朴硝三 钱,酒、水煎服,其胎化水而下。若生胎用此法,不惟不效,反伤母命,慎之慎之!
妊娠忽然心腹刺痛,闷绝欲死者,名曰中恶,此乃邪恶毒瓦斯冲胎伤人也,宜服当归散。
\x【当归散】\x当归 川芎 丁香 青皮 吴茱萸 怀孕,苦于难产。若气实者,宜耗其气,以瘦胎饮服之。如气弱者,以紫苏饮去苓加术治之,即达生散也。
\x【瘦胎饮】\x治难产五六日不下者,及妇人交骨不开者,服此药约行里许立效。
川芎 当归(各一两) 败龟版(一个,酥炙) 多生妇人发(一握,烧存性)
每服三钱,水煎服。
妊娠临月欲瘦胎易生,世多用枳壳散。此方本能瘦胎易生者,然胎肥实则可,否则偾事,不若救生 散之妙,且能安胎,又能益气。或以紫苏饮加枳壳、香附治之亦通。
\x【救生散】\x人参 诃子 白术 神曲 麦芽 陈皮 上等份为末,每服三钱。
妊娠未产而乳汁先下者,名曰儿泣,生子多不育。
妊娠烦躁闷乱,口干脏热,宜知母散。
\x【知母散】\x黄芩 黄 麦冬 甘草 知母 赤苓 入桑皮煎,再入竹茹煎服。
妊娠未产而胎水先下者,应以无忧散治之。
\x【无忧散】\x艾叶 当归 川芎 乳香 枳壳 乱发 白芍 水煎服。
妊娠转胞不得小便,由中气虚怯不能举胎,胎压其胞,胞系了戾,小便不通,以补中益气加升举之 药,令下窍通则愈。
妊娠转胞不得小便,症不同论,有禀受弱者,有忧闷多者,有性躁急者,有食浓味者,有过忍小便 者,皆用利药,便可解得。因思胞不自转,为胎所压,转在一边,胞系了戾不通,立则尿,下蹲则不 能;胎若举起于中,胞系自疏,水道自利,故此胎逼小便不通,名曰转胞。若尿出不止者,名曰漏胎,治 各有方。若不得溺而腹胀者,名曰转胞,宜八味丸治之,或丹溪参术饮;服过,以指探之,吐出药汁,少 顷气定,又与之亦然。立则尿,蹲则不能者,宜五苓散治之。过忍小便至久不通者,以滑石末,葱汤调 服,或紫苏叶、葱白、良姜煎汤熏洗前阴亦可。
妊娠无故悲泣不止,象若神灵,谓之脏躁悲伤,宜用竹茹汤、甘麦大枣汤,或以红枣烧炭存性,米饮下。
\x【竹茹汤】\x竹茹 人参 麦冬 半夏 茯苓 甘草 生姜 \x【甘麦大枣汤】\x甘草 小麦 大枣 安胎与固胎不同∶血虚欲堕而补之者,谓之固胎;气不和而顺之者,谓之安胎。安胎以顺气凉血为 主,固胎以生血补气为主。
妊娠经水虽不多,或一月一至者,名曰漏胎。有气虚者,有血虚者,有热者,有风者,有因血盛 者,有因多气而动血者,又有因事而下血者,非至一端。
若气血虚者,以胶艾四物汤加乌梅,或四物汤加参、术、升麻。
若虚而挟热者,以紫苏饮加黄芩、白术、阿胶、砂仁治之。
若因事而下血者,以佛手散加枳壳、黄芩、白术。
若因气而动血者,因血盛而自至者,不须服药,而胎亦无恙。
<目录>卷之三<篇名>临蓐属性:妊娠至临月,当安神定虑,时常步履,不可多睡、饱食、过饮、酒醴、杂药。欲产时,不可多人喧 闹怆惶。若见浆水,腰间痛甚,是胎已离经,方可用药催生、坐草。不可早服催生药、早坐草。
临蓐切忌饮酒。酒性多热,口鼻出血,多致不救,急与二四汤加行血药、入童便治之。
凡儿在腹,男负阳背阴,女负阴背阳,首上足下,临产侧转顺出。其有横生逆产之患者,因产母忍 痛,曲腰眠卧,不肯舒伸行动,倒运不转故也。坐草不宜太早,须再扶行运动,方免祸患。徒及气血不足,
则误矣!若产顿迟难者,此方可归罪于气血也。
临产切戒惊吓,致产妇恐怖气怯,上闭下胀,气乃不行,不候时至,妄乱用力,逼儿错路,以取前 祸。譬如登厕,时候未至,用力何益。急用紫苏饮以宽气。
临产腹痛,而不甚痛者,产未至也,切勿使稳婆探候。虽脐腹痛,犹当熟忍,扶挟而行,凭物而 立,须候腰腹痛极不已,谷道如挺并,目中火生,胞水已破,尺脉切如绳珠之状,盒饭顺产。若有横逆倒 生,皆由先期动手,风入产户,以致肿胀,门户狭小干涩故也。脐带系于命门,儿将育时,两手动荡,使 带脱落,然后得出,安得不痛乎?谚曰“瓜熟蒂落,栗熟自出”,此喻最善。若夏时之盛暑,宜深屋宇,
多贮清水,预防血晕不省之患。若值盛寒,多宜闭户,生火向暖,下部宜浓衣覆裹,庶免贻寒血结之患矣。
凡临月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三四日,或数日,胎水下而痛不急者,名曰弄胎,非产也,不必药治。
妊娠临产,胞水未破而血先下,此是伤胎。腹不痛者,八物汤与安胎饮治之。若胞水已破,此是欲 产,宜服紫苏饮,以生其气血也。
妊娠,或足月,忽然腹痛,似欲生产,却又无事,名曰试产,非产也。不问胎水来与不来,但宽心 等候时至,服紫苏饮加枳壳理之。
临蓐胎水放尽而胎不下,以无忧散加紫苏服之。或胎肥气逆,母瘦血少,亦宜用此方。
凡妇有十产之症,子母须臾者为生,收生不可不慎也。月满、腰痛、谷道挺并、浆破、血下,用药 攻催,谓之催生。
严寒天气,血凝产道,儿不能生,谓之冻产;盛暑时月,热气逼蒸,昏晕如醉,而不能生者,谓之热 产;月份不足谓之半产;有胎即堕,谓之小产;坐草太早,努力过多,儿身倒运不转,先露足者,谓之逆 产;先露手者,谓之横产;儿头或注一边者,谓之偏产;若脐带绊住儿肩,谓之凝产;倘子肠先出,名盘 肠产;或腹痛时作时止,浆水淋漓,名曰试产;临产坐着一物,抵住儿头,不能生动,谓之坐产。此皆不 明生育之理,临产仓皇,致有此等,保产者能不预为讲明乎?
偷生与村姑等妇,无难产者,有妊时运动不惜,临产又不能不忍故也。
《金匮要略》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皆因气血虚耗,内亡津液,肠 胃干涸,故有此症。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坚,头汗出。如此者,血虚而厥上,故冒;冒欲解,故大 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盛,故当汗出;阳盛阴虚,
所以大便坚,呕而不能食也。
难产者,以白芷散治之。甚者,不过再服。
\x【白芷散】\x百草霜 白芷 为末,用童便、酒煎,热服。
凡交骨不开,产门不闭,子宫不收三证,皆由元气素弱,胎前失于调理,致血气不能运耳。然交骨 不开者,阴血虚也,佛手散加龟版;产门不闭者,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收之;子宫不收者,补 中益气加醋炒白芍、五味子。
如初产,肿胀,痛而不闭者,补中汤加半夏、茯苓以健脾,使元气复而诸疾自愈,切忌寒凉之剂。
又曰,交骨不开者,阴气虚也。龟为至阴,则交错相解,故用之。
<目录>卷之四<篇名>产后属性:凡新产妇人,气血大损,诸事必须保重,切不可恃健劳碌,致内伤外感,六淫七情诸症,为患莫 测。故产后症,先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或欲去邪,必兼补剂为当,不宜专用峻厉,再 损血气也。
或问产后症,丹溪云∶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症,以末治之。又云∶产后中风,切不可作中风治,
用风药。然则产后不问诸症,悉宜大补气血乎?曰∶详主末二字,其义自明。虚而无他症者,合宜大补气 血自愈;或阴虚而感冒风寒者,补气血药带驱风之剂;或因脾虚而食伤太阴者,补气血加消导之剂;或 因淤血,恶露未尽而恶寒发热者,必先逐其淤血,然后大补。经曰∶有本而标之者,有标而本之者。又曰∶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丹溪之主末二字,即标本之意也。
新产妇脉诀歌∶新产之脉缓滑宁,实大弦急死来侵;俱要沉重小者吉,忽然坚牢命不停;寸口涩疾 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审看此疾分明记,方知医者有神灵。
大凡新产之后,血气衰弱,脉必沉细缓滑为正,实大弦牢坚急不调为反。正则吉,反则凶。
产后切勿侧卧,免致败血流经。若流至膝,轻则无妨,重则生痈,其症难愈,岂可不慎也哉!
才生产时,切戒饮酒,脏腑皆虚,不胜酒力,多致眩晕,宜用黑豆炒出烟,同羌活入酒煎饮之,避 风邪、养气血、下恶露、行乳脉也。
产妇胞衣不下,恶露不尽,攻冲心腹刺痛,或血晕神昏,眼黑,口噤,宜服黑神散。若临产难生,及 胞衣不下,血晕不省人事者,败血冲攻,心腹刺痛,语言狂妄,困顿垂死,宜用琥珀黑龙丹。若败血攻心 迷晕,或胞衣不下,胎死腹中,垂危者,但心头暖,急以童便调花蕊石散服之,不能服者灌之。若胞衣不 下,寒热腹痛,以五个散去茯苓、麻、桔主之。
\x【花蕊石散】\x花蕊石(一斤, 透,轻者为上) 硫黄(四两)
上二味拌匀,入瓦罐内,将泥固口,候干、放砖上,以炭火 经宿,候冷取出,为末,童便调服。
因堕胎,胞衣不出,及胎死腹中,宜牛膝散,或大黄醋熬成膏,为丸,醋汤下。
凡胞衣不下,稍久困倦,败血流入胞中,因血胀满,冲心喘急,疼痛危笃,先用物系住脐带,然后断 之。否则胞上掩心,危在顷刻。须令产母口衔发尾,得呕哕,实时下矣。或单将蓖麻子捣烂,涂脚底,若 胞下,随即洗去,如迟,恐伤母,肠亦下,慎之!如胞无冲掩等患,虽延数日,亦不害人,止要产妇安 心,终自下也。
产后中风、中气,口噤,汤药不能下者,用旧油篦箕,烧存性,为末,擦其牙根即开,应验,然后主意用药。
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无所养。心与包络,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 矣。火上炽,故令人昏冒,火乘肺,令人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经云∶病气不足,宜 补不宜泻。瞑目合眼,病悉属阴。暴去有形之血,则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安,心得血则能养而神不昏迷矣。
产后满急,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宜破血行血,以黑神散、四乌汤、琥珀黑龙丹、花蕊石散择而用之。
产后用心、使力过多,虚晕,宜补气血之药,加香附、姜、枣煎服即愈。
产后子肠不收,急用枳壳煎汤服,即收。若素多风疾,因产乘虚作晕,以四乌汤加羌活、防风。
产后下血过多,虚晕,神昏烦乱,当补其血,服清魂散。
\x【清魂散】\x人参 泽兰 荆芥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产后眩晕,卒然间难辨其虚实,但以勿问散治之,如饱闷,加陈皮、苏子。
\x【勿问散】\x川芎 荆芥 归尾 延胡索 丹皮 泽兰 山楂 贝母 煎好,冲入童便服。
若血晕昏迷不省,冲心闷绝,此宜行血醒血理之,以荆芥散,或鹿角散,或五灵四物汤主之。
\x【鹿角散】\x鹿角四两 烧炭存性为末,童便、酒调下。
\x【五灵四物汤】\x五灵脂(半生半炒) 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产后血晕,因气暴虚,痰火泛上作晕,以二陈汤加贝母、竹沥、姜汁、童便。凡导痰,随气血加 减,气虚加气药,血虚加血药,或以十全大补汤加橘红、黄芩、黄连。
产后血虚,上攻心腹,刺痛闷乱,宜延胡散加乌、附,或用琥珀散治之。
\x【延胡散】\x延胡索 当归 川芎 赤芍 艾叶 枳壳 桃仁 橘红 熟地 肉桂 生姜 \x【琥珀散】\x琥珀 蒲黄 赤芍 当归 延胡索 香附 丹皮 没药 木香 蓬术 肉桂 乌药 产后败血冲心,或歌舞,或骂詈,或笑怒,或逾垣咬打,神名佛号,无一不知,似有鬼祟之状,此 病五死五生,宜龙齿清魂散治之。
\x【龙齿清魂散】\x龙齿 远志 肉桂 人参 当归 茯神 麦冬 细辛 延胡索 甘草 黄金 纹银 生姜 大 枣 煎汁,调麝香服之。或将金、银、姜、枣先煎百余滚,调入在内,前药煎好,取汁一并服之。
产后败血冲心、冲胃,此是危症。冲胃则饱闷呕逆,冲心者,则癫狂错乱,速急用药,多主不效,不可不知。
产后口中暴溢血者,名曰暴血冲心,宜延胡散治之。若经恶露已尽日久,而呕嗽出血者,治法与常同。
新产禁用芍药,因酸寒能伐生发之气。若腹痛,非芍药不能止,以酒炒用则不妨。若以醋炒,犹 能治儿枕块痛,酸以收之之意也。如补虚时,黄 可代。
产后败血腹痛寒热,名曰儿枕痛也。若无块,轻,以四乌汤治之;若有块,重,则以醋个散治之,
须量人虚实而用,大抵产后禁用棱、术二味,必元气实者方可用之;若瘦弱者,只可服四乌汤;若不咳 嗽,加肉桂些须亦可,以行血。倘饮食不进,而四乌汤不济事,乃用醋个散治之,然亦不宜多服。
\x【醋个散】\x三棱 蓬术 肉桂 香附 乌药 甘草 赤芍 醋煎服。
若儿枕块凝滞,小腹刺痛,宜琥珀黑龙丹,或三圣散,或延胡散,或桃仁承气汤,三圣散加青皮、山 楂、五灵脂、蒲黄治之亦可。
\x【三圣散】\x肉桂 当归 延胡索 \x【桃仁承气汤】\x桃仁 当归 赤芍 甘草 蒲黄 川芎 肉桂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刺痛,甚至发热者,用四乌汤。因怒气相搏,刺痛者,枳壳散合五积散,加醋、童便服。
\x【枳壳散合五积散】\x枳壳 甘草 陈皮 川芎 干姜 肉桂 白芷 茯苓 麻黄 桔梗 半夏 浓朴 藿香 生 姜 腹脐间急痛不止,因淤血未尽行也,宜归须散、佛手散,加肉桂、丹皮、延胡索、蒲黄、乌药、
香附,童便煎,治之。若恶露不行,腹痛,兼冒风劳碌、寒热者,此症以三元散治之则愈矣。
\x【三元散】\x人参 熟地 半夏 川芎 当归 白芍 黄芩 柴胡 茯苓 生姜 大枣 产后月余,因怒气,恶露不止,如有块淡红色似米粒者,以九仙散治之。
\x【九仙散】\x当归 川芎 芍药 甘草 丹皮 青皮 蒲黄 黄芩 香附 将青皮、黄芩、蒲黄,炒黑为末,同煎服。
产后恶露不快,小腹急痛有块者,及发热头晕,宜用五积散,加醋(少许),童便服之。
产后二月余,恶露不止,腹痛,宜服加艾汤。
\x【加艾汤】\x熟地 艾叶 阿胶 白芍 当归 川芎 香附 青皮 地榆 蒲黄 甘草 产后小腹刺痛不止,以四乌汤加桂心、童便,酒煎。或佛手散加蒲黄、延胡索、肉桂、童便、酒煎;
若小腹攻痛,蒲黄必用;若腹痛,以平胃散去甘草治之。
\x【平胃散】\x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如胎前原有阴火证,至产后、去血过多,必大发热、烦躁、汗出等症,若以前法大补气血,其症必 甚,当用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虚血燥之故,不可泥于气血虚之论也。
产后乍寒乍热有二∶有阴阳不和,有败血不散,寒热相似,虚实不同。但小腹不痛者,是阴阳不 和也,宜用芎归散治之,不可作疟治,又当量其虚实,加减四物治之。若小腹刺痛者,是败血不散,宜 五积散去麻黄,加香附。
产后二三日,觉壮热头痛,胸膈刺痛,不可作伤寒治,此乃乳脉将行,宜服玉露散。
\x【玉露散】\x人参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芷 桔梗 川芎 白芍 产后去血过多,阴虚内热,头痛,晡时尤甚,与大病后虚烦相似,宜服人参当归散。若小腹甚痛,
手足麻木,及遍身麻、晕,为痰与血虚也,宜二四汤加香附治之。盖血虚证亦能作小腹痛,但重按之痛若 缓者,是血虚也。
\x【人参当归散】\x人参 当归 丁香 青皮 吴茱萸 果系去血过多,腰腹空痛者,宜用补剂,以止为愈,在于随证用药可也。
产后谵语者,须问其去血多少。产妇虽不能言,然旁观可知去血多少,宜用治血药清魂散、延胡 散,或用四物加易汤亦可。
\x【四物加易汤】\x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山楂肉 桃仁 薄荷 生姜 产后去血过多,发谵语者,论曰∶心主乎血,因产耗血过多,心神失守,故发谵语。虽宜大补气 血,又不可太峻,必知真正十分虚极,则可补,又必先用活血药,禁用行血药也。若出汗者,宜养荣、麦 煎散,临时酌而用之。
产后狂言谵语,如见鬼神者,其原不一。有因惊风,语言颠倒,心神恍惚不定者,宜用琥珀丸。
有因心虚惊悸,言语错乱,不知人事,目瞪不能叫呼,宜用龙齿清魂散。
有因败血攻心,狂言颠语错乱者,宜用延胡散。
有因风寒,致令恶露不行,憎寒发热,俨如疟状,昼则明,夜则昏者,此乃热入血室,宜用琥珀地 黄丸,或小柴胡汤,或四物汤加柴胡亦可。
\x【琥珀地黄丸】\x琥珀(另研) 延胡索(炒) 当归(各二两) 蒲黄(炒,四两) 生地(二两,取汁留 渣) 生姜(二两,取汁留渣)
用姜汁炒地黄渣,地黄汁炒姜渣,互炒汁干为度,共为末,蜜和丸,如弹子大,当归汤送下一丸。
若产后谵语,热盛,脉大而有力者,难治,此症不与之药为妥也。如脉沉细滑小者,尚可图治。
若产后去血过多,因虚而发谵语者,宜以二四汤去地黄,略加山楂、姜汁治之。不可专以痰断,亦不 可为血迷心窍也。
产后心虚,怔忡不定,言语错乱者,宜茯神散。
\x【茯神散】\x人参 甘草 山药 当归 茯神 肉桂 远志 麦冬 产后不语者,此乃败血迷心窍,心气不通,气塞于心,舌强不语,不必恐疑,但服七珍散,弥月愈 矣。若发狂者,加辰砂治之。
\x【七珍散】\x人参 石菖蒲 生地 川芎 防风 甘草 细辛 加辰砂,即名八珍散。
产后冒风不语者,以小续命加姜汁治之,若痰闭心窍不语者,以二四汤加竹沥、姜汁治之。若舌强 不语,眼花发狂,及胞衣不下,心腹胀满者,宜琥珀地黄丸。
\x【小续命汤】\x桂枝 人参 附子 生姜 川芎 甘草 黄芩 麻黄 杏仁 白芍 防风 大枣 产后乍见鬼神,言语颠倒,因产暴虚,败血挟邪气攻心。医者误为风邪,谬矣。以调经散加龙脑服 之,则安矣,或用琥珀地黄丸亦可。
\x【调经散】\x麝香(五分) 没药(一钱) 肉桂(一钱) 白芍(二钱五分) 琥珀(一钱)
上为末,每服五分,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
产后发热自汗,日久不止,名曰蓐劳,宜服逍遥散。
若蓐劳因虚发热自汗不止,或遇风邪复发,宜黄 汤加麻黄根、浮小麦治之。
\x【黄 汤】\x黄 白术 防风 熟地 牡蛎 茯苓 麦冬 甘草 大枣 浮小麦 竹叶 小产后蓐劳,有汗以增减柴胡汤治之,若半身出汗,又宜二四汤。
\x【增减柴胡汤】\x柴胡 人参 白芍 川芎 半夏 甘草 陈皮 生姜 大枣 产后盗汗如雨,服多煎剂,血虚生热自汗,不可太补,兼以调理为主,宜服逍遥散;若喜食而痛甚 者,非养荣汤不能治。盖补中益气汤因有升麻、柴胡,不能敛汗,不若逍遥散,又能止汗、治血虚。如 气虚、血虚兼者,必用八物汤、养荣汤并治。
产后不能轻发汗,如已有汗,不可再发汗也。若虚汗两手拭不干者,不可治也。
产后中风,医血为要,不可先治风,败血得行则止也,宜清心牛黄丸。不语者,乃风触阴户也,以 小续命汤治之。若手足瘫痪者,败血入经络也,宜五积散,或二四汤加桔梗,活血入姜汁治之。若谵语,
以二四加消食、活血之药,入薄荷、姜汁少许治之。产后中风,不过痰、气、血虚也,故二四汤不可缺,
若眼合而痰喘者,尤宜服之。
小产后,因受气忽跌,恶露未尽,迷闷不语,人事不知者,以二四汤加红花、山楂、姜汁治之。
产后恶露未尽,而中风口噤、角弓反张者,以荆芥散加豆淋酒、童便治之,口噤者吹鼻中尤妙。
产后中风口噤,角弓反张,以小续命汤或交加散治之,加竹沥。若中风口噤,四肢顽痹不仁,角弓 反张者,宜羌活酒服之,汗出则愈也。
\x【交加散】\x生地(五两,取汁留渣) 生姜(五两,取汁留渣)
互相浸一宿,次日各炒干为细末,加竹沥酒调服。
又方加当归、地黄。
\x【羌活酒】\x羌活 防风 黑豆(一升,炒黑令烟尽)
入好酒,纳于瓶中,重汤煮半日,候冷开饮。
产后刚、柔二痉,以五积加麝香煎服。盖痉者,口噤不开,背强,面如痫状,摇头马鸣,身反 折,气息如绝者是也。
产后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恍惚不定,以天麻散治之。
\x【天麻散】\x天麻 朱砂(水飞) 防风 羌活(各一两) 僵蚕(炒,七钱半) 干蝎(炒) 白附子(炮)
五灵脂(炒,各半两) 雄雀粪(炒) 牛黄(另研,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薄荷酒送下,日进二服。
产后恶露不净,半身肉战,半身出汗,用二四汤加桃仁、红花、山楂、姜汁治之。
产后麻木,血少也,宜生血补虚为主,以八物汤治之。
产后中风恶候歌(与男子同看)∶中风恶候要君知,眼合肝亡手撒脾,心绝口开肺鼻鼾,肾家将绝定尿遗。
凡初产伤寒,切不可用小柴胡,因有黄芩,容易停血,恐伤人也,宜参苏饮为佳。
\x【参苏饮】\x人参 紫苏 枳壳 桔梗 葛根 前胡 甘草 橘红 半夏 茯苓 木香 生姜 产后中寒,以理中汤治之,如恶露未尽,去参;宜用五个散,此方不论吐泄有无,皆可服也。
产后伤寒脉象论诀∶产后伤寒热病临,脉细四肢暖者生,脉大忽然肢逆冷,便是神仙医不醒。
盖热病之脉,固当洪大,但产后血气俱虚,亦所不宜,勿以阳病见阴脉论也。
产后内伤与暑病者,与常人同治,故不书汤药也。
产后恶露未尽,而兼伤风咳嗽、腹痛者,必行血理气为先,轻则以四乌汤,川芎为君,重则以二四 汤;如不解,以五个散加行血之剂治之;如兼泻者,亦以五个散治之,但姜、桂少用为上。若恶露既尽,
小腹不痛,而伤风头疼者,不拘咳嗽痰有无,无汗 者,旋覆花汤治之;不咳嗽而重感者,芎苏散治之;虚汗出者,参苏饮;内伤而泻者,但以五个散治之,
不必用行血之药也。
产后劳碌,感冒,头痛寒热者,宜服三元散。
产后重感伤风,骨节皮肤皆痛,未汗,宜服败毒散治之;若虚者,只可服五个散;若恶露净后,兼 痰饮,十分虚者,宜用参苏饮治之。若产后虚甚而着风,不可专与之发散,必须逍遥散治之,其效虽迟,
渐解无失也。
产后蓐劳,寒热头疼者,宜增减柴胡汤治之。
产后伤风,寒热者,以五积散治之。
产后伤风,寒热,咳嗽,喘急,痰涎壅盛者,以旋覆花汤,见汗则止,有汗勿服。
产后血虚寒热者,治之以逍遥散。
若寒热往来者,宜小柴胡汤主之。
若久坐、多语、劳力,头目四肢寒痛,寒热如疟,名曰蓐劳,以茯苓散治之。
\x【茯苓散】\x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人参 熟地 黄 肉桂 用猪腰子一只(去膜),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二钟,煎汤代水煎前药。
产后冒寒,头痛发热,足冷者,以芎苏散,或五积散亦可。
产后偏正头痛,宜川芎茶调散治之;又不若败毒散之尤胜,合五积散,原治败血流经之剂耳。
\x【川芎茶调散】\x川芎 荆芥 白芷 甘草 羌活 防风 薄荷 细辛 等份为细末,用茶煎浓调服。
一方加香附。
产后大发热者,必用炮姜治之,何也?此热非有余之邪,乃阴虚生热也,故干姜炮用之。其入肺则 利气,入肝则生血,其妙在此也。
产后大失血,阴血暴亡,必大发热,名曰阴虚发热。此阴字,正谓气血之阴,若以凉药正治必毙。
正所谓症象白虎,误服白虎必死。此时偏不用四物汤何也?有形之物,不能速化几希之气,急用独参汤,
或当归补血汤,无形生出有形来,阳生阴长之妙,不可不知也。
\x【当归补血汤】\x黄 (炙,一两) 当归(酒洗,二钱)
空腹服。
产后日晡发热转甚,非柴胡不能治,以八物汤加柴胡,或四物汤合小柴胡汤治之亦可。
产后咳嗽痰盛者,宜旋覆花汤治之;如血未尽,则先治血,后发散可也;或二四汤加消食药为善。
痰火怔忡嘈杂,宜茯苓半夏汤。
\x【茯苓半夏汤】\x茯苓 半夏 黄连 黄芩 熟地 当归 川芎 香附 杏仁 栝蒌 竹沥 产后食盐太早而咳嗽者,此症难治,不轻与药。
产后恶露上流肺经,咳嗽,与平人同治,以二母汤去参为妙。
\x【二母汤】\x知母 贝母 茯苓 桃仁 人参 杏仁 产后嗽喘者,此乃危急之疾,若不嗽而独喘者尤甚,不宜与药;不得已,以二四汤加姜汁、红花、
山楂、枳壳之类。
古曰∶诸喘皆凶。若败血上熏于肺而喘者,名曰孤阳绝阴,此症难治,勉用夺命丹。
\x【夺命丹】\x(佚)
若伤食感寒而喘急者,宜用五积散治之。若伤风寒痰喘者,旋覆花汤治之。
产后劳碌,发干咳嗽者,以二四汤加活血药治之。若恶露已尽,宜知母茯苓汤,或八物汤加黄柏、
知母治之,或用鸡苏散。
产后哮喘,遇产而发者,宜以宁肺汤治之。
\x【宁肺汤】\x杏仁 阿胶 半夏 细辛 乌梅 大枣 甘草 陈皮 茯苓 苏子 桑皮 枳壳 生姜 产后外感兼泻者,以五个散加行血药。
产后血泻者,以胃苓汤加山楂、神曲、半夏治之;若腹痛拒按者,加消食药;如有恶露,加活血药治之。
产后食泻者,宜养胃汤;如恶露不尽者,以五个散加桃仁、红花治之。
产后寒泻者,宜五积散;如恶露已尽,用白芍,亦不必用活血药也。若咳嗽者,姜、桂少用,即 理中汤亦可。
产后伤食者,如恶露未尽,以四乌汤加消食药;若泻者,以五个散治之;若恶露去多者,宜五苓 散;若恶露去多而不泻者,宜养胃汤治之。
产后冷热不调,上吐下泻,名曰霍乱,渴而饮水者,宜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以理中汤治之;霍 乱吐泻,又宜藿香正气散。
产后呕吐,如恶露未尽者,以二四汤加活血药。
产后疟疾,如恶露未尽者,以五积散加桃仁、红花、山楂、神曲治之;如已尽者,以养胃汤加消食 药治之,盖疟虽不泻,然须预防脾胃为要,故用此剂也;如兼泻者,用之尤妙;热多寒少,以生熟饮、养 胃汤治之;久而不已者,以七宝饮治之。
\x【生熟饮】\x肉豆蔻 草果 浓朴 半夏 甘草 陈皮 大枣 加生姜一半生用,一半湿纸裹煨熟用,和前药煎服。
\x【七宝饮】\x青皮 陈皮 甘草 当归 浓朴 草果 槟榔 产后恶露未尽而痢,以胃苓汤加桃仁,虽日夜去百次,服之可验。如饱闷,加红花、当归,而滑肠 者禁用,可服神曲、五个散亦可。
产后恶露尽而痢者,以胃苓汤加半夏、神曲治之。
产后不拘赤白痢者,以胃苓汤一方而可治也;虽有食积,多服几剂自愈。
产后冷热痢者,宜黄连阿胶丸。
\x【黄连阿胶丸】\x黄连(去须,三两) 阿胶(碎炒,一两) 茯苓(去皮,二两)
上以黄连、茯苓为细末,水熬阿胶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
产后痢疾,渴饮无度,宜用麦门冬、乌梅煎汤,或用冬瓜汁亦可。
产后赤白痢者,宜服香连术苓散,又以四君子汤加黄 、粟壳治之。
\x【四君子汤】\x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产后气虚下痢,宜用当归芍药汤。
产后血痢,宜三黄熟艾汤。
\x【三黄熟艾汤】\x黄连 黄柏 黄芩 艾叶 大枣 产后痢疾脉诀∶产后痢疾,脉息须知∶细小者生,洪大不取;欲绝附骨,无事断之;产后须细,痢 疾尤宜;浮钩洪大,必死无疑。
产后下痢,宜用参粟散。
\x【参粟散】\x人参 粟壳 白术 甘草 肉桂 当归 乌梅 苍术 枳壳 诃子 产后感寒而腹痛者,以理中汤去人参以治之。
产后因受气而小腹胀痛者,以分气紫苏饮;如停食,加消食药治之。
产后败血攻心,而胃口痛甚者,宜延胡散。单胃口痛者,以养胃汤治之。
产后腰痛而下注两腹,痛如锥刺入骨者,败血未尽而停住经络也,肾虚者,以四物汤加黄柏,或五 个散治之;盖此药能除败血、去风湿也;如净后作痛者,以四物汤治之则愈矣。
若产后去血过多而腰痛者,至月外者,以补中益气汤及内补汤治之。
产后半边腰痛者,多因侧卧,以致败血流于一边故也,以四乌汤,或二四汤加红花、桃仁治之。若 非血而痛者,只因受气而痛,以二四汤并补中益气去参,加活血药治之,如不嗽者,加香附治之。
产后皮肉痛者,此外感也,若恶露未尽,先服行血药,后服芎苏散;若血已尽,服芎苏散,然此药 乃发汗之剂,不可多服。
产后骨痛者,若恶露未尽,宜五个散治之;如故,以四乌汤、二四汤治之;如小腹痛者,加活血 药;若恶露已尽,宜用增减柴胡汤治之。
产后遍身骨节疼痛,或因气滞,或因血凝,或感风寒,或初产血气未和,或蓐劳、血少,皆能作痛 也,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运动,身热头痛,俨如伤寒色样。若作伤寒治之,其变症不浅,宜五积加 羌活,入醋煎,效,或韭白亦可。若蓐劳而筋骨不利者,用逍遥散以治之。
产后血气刺痛,小腹宿冷 癖者,宜葱白散。
\x【葱白散】\x葱白 肉桂 三棱 蓬术 人参 熟地 当归 白芍 浓朴 神曲 青皮 木香 麦芽 干姜 茯苓 川芎 川楝子 小茴香 产后发呃,败血未尽而不行也,宜用行血药;如已净而呃者,多是受冻,宜顺气调胃为上,如紫苏饮之类。
产后呃逆不已,乃胃寒而气不顺也,宜丁香散治之,或单橘皮汤,或用肉桂、姜汁,以火炙热,用 手承擦摩背上。
\x【丁香散】\x丁香 白蔻仁 伏龙肝 为细末,用吴茱萸汤调下(或桃仁汤亦可)。
产后呕逆不已,以君陈丸治之。若腹痛胀满,呕逆不定,多因是食,宜丁香消食之剂;是痰者,宜 旋覆花汤;是寒者,以理中汤加木香、青皮、半夏、陈皮治之。
\x【君陈丸】\x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藿香 砂仁 产后腹胀满不定,此由败血散于脾胃也。若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而成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 纳五谷而生呕吐也,明矣,平胃散、安胃汤主之。
\x【安胃汤】\x半夏 橘红 生姜 甘草 神曲 藿香 产后吞酸水者,宜七气汤。
\x【七气汤】\x人参 肉桂 半夏 甘草 生姜 产后腹胀,必利小水为主,若遍身胀者,宜木香流气饮治之。
\x【木香流气饮】\x木香 甘草 陈皮 青皮 草果 丁香 浓朴 藿香 木通 人参 槟榔 白芷 香附 肉桂 蓬术 大腹皮 苏叶 麦冬 木瓜 白术 半夏 茯苓 菖蒲 生姜 产后沐浴太早,或感风湿而筋脉拘急,骨节疼痛者,以五积散加木瓜、吴茱萸煎服。
产后四肢浮肿而腹大者,此乃气食也,宜紫苏 饮加消食药。若身热者,当防其有血也。盖产后浮肿多端∶或胎前肿至产后者,或产后着风寒而肿者,或 内伤生冷而肿满者,或因败血化水而肿满肠鸣者,或因血虚气滞而浮肿者,切不可专用导药,宜辨其虚实 而治之。虽见虚,又不可便用重补,须治其气,气顺理其血,血活则气血和而病得效矣。然顺气之药,当 以黑龙丹、黑神丸、五积散、紫苏饮调经之剂。
\x【黑龙丹】\x(佚)
\x【黑神丸】\x(佚)
产后两足忽肿疼者,肿是湿而疼是热,恐成香港脚而有患也,以当归定痛散治之。若红肿者,恐生毒 疮,以皮之热与不热为辨也。
\x【当归定痛散】\x人参 当归 葛根 黄芩 羌活 茵陈 知母 茯苓 猪苓 泽泻 苍术 甘草 防风 升麻 产后肚大筋青,小水多不利者,或食生冷,或淤血停滞而带伤者,治以胃苓汤,起剂加桃仁、红 花、杏仁、苏叶、赤芍、归尾,或五个散加桃仁、红花、赤芍消食之剂,或紫苏饮加行血消食药尤妙,内加 木香愈佳,总身有热者不忌也,盖木香亦能清热也。
产后因气,或得寒物,恶露凝住,腹胀如鼓而疼痛者,以四乌汤治之。凡胎前以分气饮,产后则服五个散。
产后耳忽聋、目忽昏者,血气不足也,宜十全大补汤。
产后目肿赤而痛者,以四物加生地、黄连治之。
产后吐血、嗽血、咯血,恐血气冲心,急用延胡汤治之。
产后鼻衄,宜紫苏饮入童便治之,或荆芥散入童便。
产后尿血者,以四物汤加凉血药治之,或八正散。
产后小便闭者,以四物汤去地黄,加入赤茯苓、木通、竹叶之类,或用五苓散去桂枝,加入木香、滑 石冶之;若甚者,以八正散治之。
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者,用炒盐加麝香少许,填平脐中,再以葱白一束,切片如指浓,安盐 上,又以艾柱满葱饼,以火灸之,觉腹内有热时,小便即通。
产后大小便俱不通者,如恶露已净,以四物汤加黄芩、生地、木通、枳壳、栀子(炒);如未尽 者,以五个散加桃仁、赤芍、归尾、红花治之。
产后大便闭者,宜玉烛散,或麻仁丸,或五仁丸,或四物汤加枳壳、青皮,或苏子、麻仁煮粥食之,并妙。
\x【玉烛散】\x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大黄 枳实 浓朴 \x【麻仁丸】\x人参 大黄 麻仁 枳壳 蜜丸,酒服。
\x【五仁丸】\x杏仁 麻仁 郁李仁 桃仁 松子仁 产后大便闭结而小便自利者,宜用无违散。
\x【无违散】\x当归 白芍 麻仁 山楂 神曲 枳壳 青皮 产后内伤,大便利而小便闭者,宜用五苓加当归、赤芍、桃仁、茯苓,入少许童便服之,不可用胃 苓汤,以其苓、术、浓朴,止血故也,血止、气亦止也。
产后乳汁不通者有四∶有气血盛壅闭者,有气血虚而不至者,有初产风热相搏而无乳者,有累产无 津而无乳者。若虚者补之,宜润乳散;气血壅闭者,疏通之,宜服漏芦汤;血气少而无乳者,以天花散治 之,玉露散亦可,或用油木梳梳乳上,令下。
\x【润乳散】\x猪蹄 鲫鱼 钟乳粉 煎服。
\x【漏芦汤】\x漏芦 栝蒌( 存性) 木通 为末,酒服。
\x【天花散】\x天花粉 木通 陈皮 糯米 猪蹄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产后乳肿硬痛者,因儿呼吸不通,壅闭乳道,蓄积在内,遂成肿硬而疼也,名曰吹奶,宜栝蒌散、皂 角散治之。
\x【栝蒌散】\x栝蒌根(二两) 乳香(一钱)
研为末,温酒下。
\x【皂角散】\x皂角(烧存性) 蛤粉(生研)
为细末,热酒送下。
产后微发热恶寒,此气血俱虚也,宜用大补气血之剂,忌散表之药。左脉不足,补血之药,倍于补 气之药;右脉不足,则补气之药,多于补血之药;若兼痰者,各以其类治之。
产后阴脱,名曰产颓,宜用当归黄 散治之。
\x【当归黄 散】\x黄 当归 白芍(各二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三钱)
产后子肠不收者,宜补气血,以八物汤去熟地、茯苓,加升麻、防风,然必以酒黄 为主。
产后阴肿烦疼,宜桃仁膏,或用四物加 本、防风。
\x【桃仁膏】\x枯矾末 桃仁 共研膏拌擦。
产后阴肿、阴痒者,此乃湿也,宜小治方。
\x【小治方】\x荆芥 白芷 花椒 细辛 枯矾 煎汤熏洗,甚者不过三、四次。
产后劳力太过,至产则突出肿疼,名曰疝颓,用鳖头烧存性为末,搽上,忌登高举重;或将蓖麻子 肉涂头顶心,如收时即刻去药;或以五倍子、白矾、枳壳、荆芥、蛇床子,煎汤熏洗,亦妙。
产后玉门不闭,此乃气虚不足也,以补中益气汤倍加升麻治之,或八物汤,或硫黄汤。
\x【硫黄汤】\x硫黄(四两) 吴茱萸 菟丝子(各二两半)
煎汤洗,自收。
产后淤血流入腰膝走注,或右或左,痛如锥刺入骨中,不能举动,此败血流注经络。若大痛不已,
必成痈疽。宜服荆防交泰散。
\x【荆防交泰散】\x即五积、败毒同剂 产后虚烦,渴饮不止,短气眩晕,饮食无味者,宜竹叶汤加乌梅、干姜,或四物汤加门冬、五 味子、乌梅、花粉治之。
\x【竹叶汤】\x生地 麦冬 五味子 人参 竹叶 茯苓 黄芩 甘草 栝蒌 浮小麦 大枣 产后昏迷闷乱,口噤眼花,不省人事者,谓之血晕。此症不一∶或去血过多而虚晕者,或下血少而 冲上晕者,或痰火因虚泛上而晕者,或用力过多而作晕者,正是晕同而治法各异也。苟不谙练而误治之,
夭人天年,于心何安?宜速将产妇扶起,用醋炭等法,或烧漆气,或醋洒口鼻、 面,或韭汁盛瓶,以 滚醋沃之,将瓶口冲产妇鼻,令醋气入内冲醒,然后审虚实而用药治之。盖韭能去心中滞血,又加醋气,
运用无不效。倘或觅药不及,即烧秤锤,投入醋中熏之,切戒冷水喷灌,激住败血,多致不救。倘夏月,
宜用烧砖如醋炭之法治之。
临产因收生妇误损尿脬,致成淋漓不禁,宜用参术膏治之。
\x【参术膏】\x人参 白术 黄 茯苓 陈皮 甘草 川芎 当归 桃仁 先将猪、羊脬各一件,煎五六沸后,入前药,再煎,极饥时服之。
产后,前窍相连后窍,大小便易位而出者,名曰交肠,此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杂,宜五苓散合调 气饮,加黄连、阿胶、木香、槟榔、桃仁、木通治之。若止小便出于大便者,以五苓散分利小水。
\x【调气饮】\x木香 丁香 檀香 白蔻仁 砂仁 藿香 甘草 产后血崩不止者,以芎 汤加百草霜、侧柏汁、乌梅炭、盐等份,煎服。
产后阴颓脱下,玉门不闭,以锻石少许,烧熟,次煎防风、荆芥滚汤,置桶内,沃炭,急坐上,
使气熏入阴户;待汤温,浸洗,候平复为度。
产后觉热、头疼者,不可便作伤风、伤寒治 之。或蒸乳,或淤血,或血虚,或伤食,或蓐劳,或风寒。若先乳旁胀痛,此乳汁将行也,宜玉露散治 之;若腹中刺痛,此淤血不尽也,以五积散治之;若去血过多者,以增减四物汤治之;若早起劳碌,名曰蓐 劳,以增减柴胡汤,或茯苓汤、补中益气汤治之;若饱闷嗳气者,此乃饮食所伤也,以枳缩二陈汤治之。
产后小便频数,宜菟丝子丸。或猪腰子一只(去膜),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x【菟丝子丸】\x吴茱萸 白芨 白蔹 茯苓 陈皮(各一两) 细辛(五钱) 肉桂 五味子 牛膝 浓朴 白 附人参 当归 乳香 没药 菟丝子(各四两)
壬子日合为丸。每服十五丸,经净后连二服。此方无不可者,男女皆可服。昔承相室三十九岁无子,
服此丸后生九子。
产后气血虽虚,不可太补,宜当归散治之,即四物汤去地黄,加白术、黄芩也。
产后下血不止,以四物汤加生地、荆芥、粟壳炭治之。凡妇人有子饮乳,而经水三四年至者,不须 服药,乳汁尽即下之为经事也。
凡妇人元藏受气虚弱,致令乏嗣,及生百病者,宜服济阴丹。凡一切 瘕冷疼、白浊白淫、崩中 带下,若不治则无子;然服此剂,宿血则去,新血则生,能令血和而受孕也。
\x【济阴丹】\x木香 赤茯苓 京墨 秦艽 熟地 甘草 陈皮 石斛 肉桂 干姜 细辛 丹皮 当归 牛膝 杜仲 白术 浓朴 苍术 大豆 蜜丸,每两作六丸,每服一丸,酒磨送下,将糯米粥补之。
凡妇人生理不顺,怕产者,宜服九龙丹则不娠,其故何也?此药能令脂膜生满子室,不受孕矣。
如后要嗣而受孕者,以车前子为末,温酒服一钱,数服仍可以受孕,极善之法也。
\x【九龙丹】\x枸杞子(二两) 金樱子(五两,煎膏) 山楂(一两五钱) 佛座须(二两) 芡实(三两 莲肉(四两) 茯苓(二两) 川芎(五钱) 当归(二两)
为末,酒和丸,每服三五十丸,或酒、或盐汤送下。男子服之精涩体健,女子服之则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