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河间伤寒心要书名:河间伤寒心要作者:镏洪 朝代:金 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 <目录><篇名>伤寒心要论属性:夫伤寒者,前三日在表,法当汗,可用双解散,连进数服必愈。若不解者,病已传变。后 三日在里,法当下。殊不知下之太早,表热乘虚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 、斑疹、发黄之 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当以平和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汗而愈,或无汗 而愈。当用小柴胡、凉膈、天水。三药,合而服之。病若半在表、半在里,法当和解,小柴胡 、凉膈主之。若里热微者,则当微下,大柴胡合解毒汤。主之。热势未退,又以大柴胡合三一 承气汤。下之,两除表里之热。病至七八日,里证已甚,表热渐微,脉 虽浮数,则以三一承气合解毒。下之。其病胸膈满闷,或喘或呕,阳脉紧甚者,可用瓜蒂散。

涌之。汗吐下三法之后,别无异证者,凉膈散。调之。大热已去,微热者,以益元散。服之,

无令再病,此伤寒治法之大要也。

或伤风自汗,脉浮缓者,双解去麻黄。以汗之。其病半表半里,白虎汤。和解之。病在 里,脉沉细者,无问风寒暑湿,或表里证俱不已,或内外诸邪所伤,有汗无汗,心腹痛满,谵 语烦躁,蓄热内盛,但是脉沉者,并用承气合解毒下之。

或中暑自汗,解以白虎汤。(《直格》云∶夏至前为热,夏至后为暑,是以至后而用白虎 ,宜乎?《局方》∶立秋后不用白虎。子和云∶若有白虎证,亦不用乎?却用,详审之耳。)白 虎解后,以五苓合天水。调之。多进数服无妨。或腹满 脉沉者,亦当承气合解毒。微下之。或发汗之后,热不解,脉尚浮者,白虎加苍术。再解之。

或里热内盛,阳厥极深,皆因失下而成此证,以致身冷脉微,昏懵将死。切不得以寒药下之,

误下即死。又,一辈庸医,妄言是阴厥,便欲易换,用真武、四逆温热之剂投之,下咽立死。

殊不知此证乃阴耗阳竭,阴气极弱谓之耗,阳厥极深谓之竭。蓄热怫郁,将欲死者。凡此之 证,寒剂热剂俱不可投,但进凉膈、解毒。以养阴退阳,宣散蓄热,脉气渐生,得大汗 而愈。(使汗气和而愈者。)未愈,却解毒合承气。下之,次以解毒、凉膈、天水。合而为一,调 合阴阳,洗涤脏腑,则其他别证,自不生矣。有大下之后,热不退,再三下之,热愈盛。若下 之不愈,脉微气虚力弱,不加以法,则无可生之理。若辍而不下,则邪热盛极,阴气极衰,脉 息断绝,必不可救,似此之证,是下之亦死,不下亦死。医者至此,活人杀人,一弹指间,其 不至手足失措者,几希矣。(《直格》云∶伤寒汗后,汗出不解,或反不汗,脉尚浮,白虎加 苍术汤再解之。又按,余论云∶伤寒下后,自汗,虚热不已,白虎加苍术、人参,一服如神,

汗止身凉,此通仙之法也。如此则汗下之后热不退,无问有汗无汗,通宜白虎加苍术解之,又 加人参亦妙。仍服凉膈、解毒调之。)经云三下而热不退者即死,后人有四五次下,以至十数 行而生者,此乃误中耳,活者未一二,死者千百,后学切不可以为法。但当根据前,用解毒合凉 膈调之,使阳热除退,阴气渐生,庶不失命。

若伤饮,不解散,或结胸之证,临时择用大小陷胸汤丸。累下之。脉浮者,不可下,是表 证未除,小柴胡合小陷胸汤。投之。脉虽浮而热太极者,大承气。徐徐疏利之。或有留 饮过度,湿热内生,小便自利,湿热未退,以解毒汤。治之。

阳证生斑,凉膈加当归。

怫郁热盛在表,燥而无汗,湿热在里,不能发于外,相搏遂成发黄,茵陈蒿汤调五苓散、

茵陈合承气下之。

心烦,不得眠,栀子豉汤。

误下太早,遂成结胸、虚痞,凉膈加枳壳、桔梗。

刚柔二 ,谵语发狂,逾垣赴井,皆阳热极盛者,承气合解毒。下之。

汗下后,烦渴饮水,则凉膈减桂、五苓、桂苓甘露饮、益元,选而用之。

小便不通,五苓泄之。大便闭结,承气下之。更有外证,加减防风通圣散方内随证用药。

妇人证治皆然,惟三四月并七八月不用硝,其余月分、用之无妨。

小儿减剂服之。

此中有古人治伤寒不传之妙,后之学人,其慎宝之。

<目录>伤寒心要论\寒<篇名>第一双解散属性:\x防风通圣散\x 防风(去芦) 川芎 当归(焙) 赤芍药 大黄 麻黄 连翘 芒硝(各半两) 石膏 黄芩(去枯) 桔梗(各一两) 甘草(二两) 滑石(三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薄荷叶(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大黄、芒硝、麻黄三味,对证旋入 。自利,去大黄、

芒硝。自汗,去麻黄。

\x天水散\x(益元散、六一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蜜调下,暑月冷水。亦可和解。伤寒、伤风,发汗,加葱白五寸 、豆豉五十粒,煎一盏,调四五钱,并三服。解利为度。加薄荷尤妙。

通圣合益元。

上七两,和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葱白五寸、豆豉五十粒、姜三片,煎至一盏,温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寒<篇名>第二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属性:\x小柴胡汤\x 北柴胡(三两) 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甘草(各一两) 大枣(四枚)

上为散,每服五钱。

\x凉膈散\x 连翘(二两) 栀子 大黄 薄荷 黄芩 甘草 芒硝(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入蜜少许,竹叶五片。

<目录>伤寒心要论\寒<篇名>第四大柴胡合黄连解毒汤属性:\x大柴胡汤\x 柴胡(去苗) 大黄(各半两) 黄芩 白芍药(各一分) 半夏(泡水饮,二钱) 枳实 (生,三钱)

上为散,分三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至半盏,温服。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各等分)

上为散,每服一两,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寒<篇名>第五大柴胡合三一承气汤属性:\x三一承气汤\x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各半两) 甘草(一两)

上锉,每服二钱半,水一大盏,姜三片,煎至六分,入硝,再煎一二沸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寒<篇名>第七瓜蒂散属性:\x瓜蒂散\x 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末,豆豉汤调下一钱。未吐,再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风<篇名>第十一白虎汤属性:\x白虎汤\x 知母(一两半) 甘草(一两) 粳米(一合) 石膏(四两)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暑<篇名>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属性:\x五苓散\x 猪苓 茯苓(去皮。各三钱) 官桂(一分) 泽泻(一两) 白术(一钱。《活人书》三 分,《宣明论》半钱)

上为末。

<目录>伤寒心要论\结胸<篇名>第二十大小陷胸汤丸属性:\x大陷胸汤\x 大黄 芒硝(各二钱) 甘遂(三字匕)

上锉,四钱,水一盏,煎大黄至六分,纳硝,再煎二沸,纳甘遂,温服。未利,再与。

\x小陷胸汤\x 半夏(四两) 生姜(切) 黄连(各二钱) 栝蒌实(半个,全锉)

上锉,水三盏,煎栝蒌至盏半,纳药,煎至一盏,分作两服。

\x大陷胸丸\x 大黄(半两) 葶苈(二钱,微炒) 芒硝(一钱) 杏仁(十二枚,去皮尖,柴炭炒变色)

上,大黄为末,研葶苈、杏仁为膏,丸如弹子大,甘草末三字、蜜半盏,水一盏,煎至半盏 ,纳硝温服一丸,一宿下。若未利,再与。

<目录>伤寒心要论\结胸<篇名>第二十二大承气汤属性:\x大承气汤\x 大黄(锦纹者) 芒硝(朴硝有芒头者) 浓朴(去丝) 枳实(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碗,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纳硝,煎一二沸,绞去滓,

热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发黄<篇名>第二十五茵陈蒿汤调五苓散属性:\x茵陈蒿汤\x 茵陈(一两) 大黄(半两) 栀子(十枚)

上锉,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利为度。

<目录>伤寒心要论\心烦不眠<篇名>第二十七栀子豉汤属性:\x栀子豉汤\x 栀子(七个,锉) 豆豉(二合)

上,水二盏,先煮栀子,至一盏半,纳豉,煮至半盏,绞汁,温服。

<目录>伤寒心要论\汗后烦渴<篇名>第三十凉膈减桂五苓桂苓甘露饮益元散属性:\x桂苓甘露饮\x 茯苓(一两,去皮) 泽泻(一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二两) 寒水石(二两)

白术(半两) 桂枝(半两,去皮)

猪苓(半两) 滑石(四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下,或新汲水、生姜汤尤妙。

上共十七方。如无大承气,系第五三一承气代之亦妙,通三十九件药味,调理伤寒,曲尽其 妙,百发百中。后之学人,详辨脉证,审而用之,起沉 于指掌,策奇功以活人,方知其妙也。

<目录>伤寒心要论\汗后烦渴<篇名>添加病后四方属性:\x小半夏汤\x 治汗下后呕吐不已。

半夏(五两) 赤茯苓(三两)

上锉,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半,纳姜汁,更煎一二沸,温服。

\x五味子汤\x 治汗下后气闭咳嗽。

五味子(半两) 麦门冬 人参 杏仁 陈皮 生姜(各一钱) 枣子(二枚)

上锉,每服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作二服。

\x大橘皮汤\x 治汗后胃虚。

陈皮 甘草(各一两) 人参(二两)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二片,煎至一盏,温服。

\x赤茯苓汤\x 治胸膈满闷,头痛,已得汗者。

陈皮 甘草 人参 半夏 川芎 白术(各等分) 赤茯苓 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一盏,温服。

<目录><篇名>伤寒心要余论属性:五脏六腑,应五运六气,凡病微则当其本化,甚则兼其鬼贼之化,亢则害,承乃制。微则 是其本经、本腑之本化,造化之化也,病甚则如金衰不能制木,木则生火,木火者,皆阳也,

故风火多,兼化则风热相搏,贼其金也。脏腑之气,应乎三阴三阳,实则行乎本化之气,泻之 衰则行其胜己之气,泻之是为杀其鬼贼也。如诸阳蓄热,以凉膈合解毒服之,解散极热。如泻 火热,解毒、调胃承气是也。如吐法,用二仙散。如调理伤寒,白虎、凉膈合服解之。

伤寒三日以里,连进双解。如无汗,必是传变,待三四日之间,以小柴胡解表里之热,仍 间服白虎、凉膈。蕴热,七八日之间,欲下,而表证犹在,以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双行并煎,

攻里发表,最为隐当。若是温热内甚,自利者,止凉膈,却进解毒、白虎服之。或恶心、干呕、

吐者,白虎作一大剂,调解毒末五钱,服之即止。大小便不通,并有腹痛不能忍者,以无灰酒 煎朴硝三两热服,即愈,亦按从治之法也。热中伏寒,下之矣,或大承气汤加木香泻之,尤妙。

伤寒失下,始病时又误服麻黄热剂太甚,必致热极,或有阳厥极深,身冷脉微,阳极似阴 之证,庸医以为阴证是也。须当急救其阴,以白虎、凉膈,日进三服。脉气渐生,身体渐温,

然后以大承气下之。夫大承气,救急之妙剂。如咽膈吐逆不利,当令热服,开其热结,利而即 愈也。

如伤寒汗下之后,自汗虚热不止,于白虎汤内加人参、苍术,一服如神,汗止身凉。此法 至妙,无庸详尽。

如赤白痢,先服黄连阿胶丸,次服解毒汤。

伤寒疮疡、破伤风,与伤寒治法一同,但以双解教与白虎、承气、临时斟酌用之。

双解、凉膈、白虎、泻心,此理伤寒之妙剂。

孕妇临月,可服益元凉胎,产后仍服。如血不尽,则以凉膈与四物合煎,调理经血。甚者 ,大承气合四物,乃泻中之有补也。凉膈同四物,名玉烛散,妇人产后之妙剂。凉膈、四物合 大承气汤,名三和汤。大承气合四物,治妇人一切血积血聚等疾,加红花尤妙。

初生儿五七日,有热证,不得已,只用益元散,时时灌之。如小儿夜啼,用凉膈调之,

肚饥。临睡服。

凡疮疡瘾疹,凉膈加当归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