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市隐庐医学杂着书名:市隐庐医学杂着作者:王严士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篇名>赵叙属性:岁寒居士,夙好儒书,素研医术。不因人热,靡顾世非,随证处方,惟求其是,往往奏 效甚 奇。一日,出示所撰《医学杂着》一卷。荡涤肤辞,独标精义,针砭痛下,药石交投。虽全 豹未窥,而一斑已见。余因怂恿登梨,出以问世。所谓医行仁术,亦恻隐之心所不能已耳。
岂以求名哉?
\x癸丑初夏扬子赵永年谨叙\x <目录><篇名>题词属性:叔和家学传三世,彦伯奇方聚一龛。垂老着书耽市隐,不将鸿宝例淮南。保赤应在养老 先,
人心慈孝本同然。请将彭氏延年术,并入庄家福幼编。非关人世亦炎凉,心气元来自感伤。
省识性情中有药,医和医缓具真方。多君一片活人心,三绝韦编字字金。对客不妨弹古调,
天涯到处有知音。
\x癸丑俗佛日拳石山人谢逢源题\x <目录><篇名>弁言属性:不 父兄师友,莫不知医。自幼见闻,略识门径,中年以往,糊口四方。稍稍涉猎方 书,窥 测《素》、《灵》微旨。家人有恙,借以自治。亲故见招,不能固却。世方多故,遂弃青毡 。二十年来,渐深阅历。爰抒心得,用告病家。不能阿传时流,安敢背违先哲?亦聊资考镜 云尔! \x玉峰岁居士书于吴门市隐庐时在癸丑清和月\x <目录><篇名>苦口婆心语属性:古语云;对病发药。然则,药之当中乎病也,明矣。夫病有寒热虚实,即药有温凉攻补 ,汗 吐和下。苟中乎病,病自去矣。从未有不究病因,不问病状,而概以不着痛痒,无甚寒温之 笼统十数药,一例投之,可望去病者。乃病家习闻其说,以为此稳当之方也。医者乐藏其拙 ,以售其欺,亦以此为稳当之方也。于是乎桑、丹、栀、豉等味,不待摇笔,而已毕集于腕 下矣。不知此数味者,(病轻者可服,而亦可不服。)即不病者服之,亦无害也。倘病必以药 愈者,而仅以此投之,迁延日久,使病益深,愈治愈坏,至不可起,谁执其咎。无如积习既 深,牢不可破,即有对病之药,怯者惊焉,愚者惑焉,妄者议焉,忌者谤焉。此病之所以不 可治也。
炳按∶桑叶辛凉泄表,去风泻火。丹皮辛苦微寒,入手足厥阴,泻血中伏热,治中风惊 痫,
除烦热,退无汗骨蒸,为吐衄必用之药。山栀炒黑苦寒,泻心肺之邪热,治心烦懊 不眠。
考∶桑叶轻清,治上焦气分,主治风热,即风温也。(古方少用。)至于丹皮、山栀两药,仲 景方用者非一,何可泥定三物必不可用?执哉! 最可怪者,不问何病,皆称发疹,皆用豆豉、豆卷以表散之。至十数剂不止,必使病 者汗 出如浆,舌黑劫津,神昏热陷。不得已,乃用紫雪、至宝等丹以开泄之,而不可救矣。夫偶 感发热,膈间烦闷,清其热可愈。何至必出疹子?其所以必曰出疹者,盖以此哄吓病家,欲 用豆豉等味耳!岂知豆豉、豆卷,近皆用麻黄汤制,与古人之桑叶,井华水制者,温凉迥别 。如果出疹,而以麻黄温之,可乎不可,此温证之所以转展必重也。且其所指为疹,皆痱子 (俗名 子)耳、蚊迹耳,水晶虚 耳。故不曰斑而独曰疹者,取其易于混淆也。不然,疹由 热而发,必当清里热,必不当温散以助热。古方俱在,本草可稽,奈何以豆豉、豆卷奉为治 疹无上之妙品哉?
炳按;豆卷用麻黄浸渍,《吴医汇讲》中亦有此说,然亦是耳食也。邵步青《四时病机 》载 ∶一味豆卷汤,治湿病一身尽痛,服之得汗,热解痛去,用之有效。淡豆豉咸寒解热,与葱 白头、苏叶同用则发表;与人中黄、银花同用解疫毒;与薤白同用治痢;与鲜生地同打名黑 膏,治热入营分,液干不能作汗,以养阴济汗。以上皆凿凿可验之法,莫轻视豆为无用之物 。如产后之豆淋酒,能治产后虚邪身热,得汗热解。菜中黄豆芽,生外症人误食,其发如鸡 鱼。此格致变化之不可思议者。
今有以伤寒名家者,见人两三日发热,必指曰∶此伤寒也。及视所处之方,则仍豆豉耳 、豆 卷耳;不然,则牛蒡耳、蝉衣耳;又不然,则浮萍耳、桑叶耳、枇杷叶耳,佐之以陈、夏、
藿、朴,进之以石斛、沙参,而其技毕矣,其术穷矣。其病亦将不可为矣。然尚有背水之一 战,曰紫雪丸、濂珠粉、至宝丹、牛黄丸也。
炳按∶此言温证,何等温病也,亦不指明。至疹子乃时气温病,热入营分则发疹,疹与 肤平 ,周身密密。痧子则幼稚为多,形如疹子,而肤扪之头粒微尖,乃风热由肺胃气分,传入营 络而发。
白 形如濂珠,晶莹光亮。初病即见,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日 久热 不解而发白 ,邪虽欲从外达,气液已伤,必得甘濡养中。疹色不可紫萎,白 不可白如枯 骨。疹子、痧子发透,热减神清,胸闷松,咳嗽畅,神安有寐为吉。若烦扰不寐,气粗(为 喘之兆)。胸闷热焦灼,皆属危险难治。透疹方分寒暖,痧子亦然。未见必用豆豉、豆卷。
且二药各自为主,断无连类而用者。
不知伤寒之论,倡自仲景。伤寒之方,亦传自仲景。治伤寒者,宜必宗仲景矣。伤寒解 表之 剂,则有桂枝、麻黄、葛根、柴胡等汤。伤寒清里之剂,则有芩连、白虎、承气等汤。伤寒 利湿之剂,则有五苓、猪苓、茯苓、甘草等汤。伤寒温中之剂,则有四逆、理中、真武、附 子等汤。今伤寒家皆不用也。
炳按∶罗谦甫治冬温,谓秋燥余气,上刑肺金,阴气先伤。故邪得入少阴之经。盖温则 气泄 ,寒则气收,二气本相反也。用葱豉汤加枇杷叶、杏仁、象贝、花粉、甘桔。若先冬温,严 寒外束,身热喘嗽,面目浮肿,喉仲介介如梗。惟仲景麻杏石甘汤一方,散表寒,清里热。
因先生大恶轻清之药,故引此比例。
仲景《伤寒论》入手说∶伤寒营无汗,发表用麻黄汤;风伤卫有汗,用桂枝汤解肌;风 寒两 伤营卫,烦燥汗不出,用大青龙,风寒双解。此言太阳经病证方药。葛根,阳明表药。柴胡 ,少阳和解药。清里,芩、连清心胃之热。白虎,清阳明经热。承气,下阳明府滞以下邪热 。五苓、猪苓、茯苓、甘草等汤,是利水之剂。理中、温中。四逆、真武、附子等三方,救 逆法。今病非正伤寒,不当用此法,故不用也。
而独用一栀子豉汤。不知伤寒方中之栀子用生,用以探吐,非用以发汗。后世改用焦栀 ,已 非古法。然以之清肺泄热,亦属治温良品。近世复易以麻黄水制之豆豉,则药性大变,利害 迥殊。而伤寒家偏视为不祧之俎豆。如果伤寒在太阳经,用以代麻黄,虽非正法,尚为无害 ;至传入阳明,即不可用矣。况用以治温热乎?乃何以不论有汗、无汗与汗多、汗少,又不 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喜、忧、怒、思、悲、惊、恐之七情,并不论劳伤、疮 疡之杂证,而谓栀豉一汤,豆卷、桑叶数味,可以治百病。而四时皆宜,有是理乎?此非余 诬人之言也。请观于药铺中购药之方,其不曰发疹子者有几,不用此数味者有几,亦可以哑 然失笑矣。
炳按∶炒黑栀用以除烦解热,使心肺之邪,从小便解。亦无医以栀豉作表剂观者,豆豉 不用 麻黄汤浸渍,不必哓哓不休。亦未见吴医不论温病六气七情,有汗无汗,汗多汗少,三因内 外,而皆用栀豉汤。豆卷、桑叶,可治四时百病者,真诬人矣,无其实事,先生亦当哑然自 笑也。
或曰∶诚如君言,病必无发疹乎?曰∶否。夫轻者为疹,发于肺;重者为斑,发于胃。
此皆 肺胃热毒所蕴。不然,则为温燥之药所逼而出也。然而此症亦不多见,治宜用石膏、犀角、
生地、元参、升麻、大青等味,以清火透斑化疹。仲景之白虎化斑汤,《活人》之元参升麻汤 ,节庵之青黛消斑饮,皆治斑疹之祖方也。何一不用清凉化毒之品,何一方用温散发汗之药 。今人一言斑疹,皆曰凉药不可服,服则遏住斑疹不能出。病家熟闻其言,深信不疑。医者 遂大书特书其豆豉、豆卷,病者亦大吃特吃其豆豉、豆卷。至轻者重,重者死,至死犹曰汗 未畅出也,斑疹未透也。呜呼!本不当汗,而必欲劫其汗;本无斑疹,而必欲发其斑疹。以 胶柱鼓瑟之人,行刻舟求剑之术,虽欲不死于其药,其可得耶?当其未死,或有以石膏等味 进者,病家必大诧而不服其药,群医必圜视而起,以为嫁祸之地。至万无可为,而始稍稍与服 之,则药误已深,药力不及,卒不可救。遂交相诟病,引以为戒。众口一辞,莫能与辨。人 谁肯坏一己之声名,为不甚关切之人,力战群疑,以救其垂死之性命哉?则亦惟立而视其死 而已矣。
然则,病家何以不悟耶?曰∶有故。病家所闻者,无非发疹也,表散也,多出汗也。而 此外 则从未闻也。此医曰然,彼医亦曰然。此方是药,彼方亦是药。即亲友之涉猎方书者,亦与 时医之所见略同。聚蚊成雷,积非为是。安望其能听之聪哉?是故居今之世,而欲医道之行 ,非曲意徇人不能。然而稍有学问志气者,必不肯为。人且嫌其固执矣。而巧言令色,阿意 曲从者,于是乎名节日隆,而声价日高。不任其责,坐收其利。中人以下,谁不乐为?彼贿 通奴婢,交结师巫者无论已。举世皆然,焉得不受其欺哉?徐洄溪曰∶人之误药而死,半由 于天命,半由于病家。医者不过根据违顺命以成其死,并非造谋之人。故杀人之罪,医者不受 也,岂不然乎?
夫人精神充足,气血和平,是谓无病。焉用服药?至于服药,必有偏胜不举之处。医者 盒饭 视其所偏之处而补救之,使之适得其平。温凉攻补,随病而施,无所成见,期于中病而已。
岂容狐疑首鼠哉?譬如剧盗,当剿不剿,盗将不可制矣;譬如饥民,当抚不抚,民且亦从乱 矣。今之治病者,无乃类是。更有一种医中之乡愿,专使药中之奴婢,不温不凉,不攻不补 ,以为趋避逢迎之术,病家每乐与之周旋。岂知药不能杀人者,必不能起人于死而生之。迁 延贻误,何独非杀人哉?且夫世所谓能杀人者,石膏、大黄、麻黄、肉桂、附子、人参之属 也。今皆屏不敢用,即有引用古方者,但取其一二不关紧要之味,谓师某法,用某方,其实 未尝师其法,用其方也。并有不知其全方者。如旋复代赭、竹叶石膏、小柴胡等汤之不知其 人参。黑膏汤之但知有生地、豆豉二味,不知又有猪肤、雄黄、麝香三味也。(载在《外台 秘要》以治阳毒发斑。)他若温而兼补,则如理中汤之以姜附合人参也。清而兼补,则如白 虎汤之以石膏加人参也。散而兼补,则如清 暑益气汤之以升、葛合参、 也。寒温并用,则如泻心汤之芩、连姜、附,左金丸之黄连、
吴 萸是也。表里两解,则如大青龙汤之麻、桂、石膏,白虎汤之加桂枝、柴胡是也。汗下并行 ,则如大胡柴汤之柴胡、大黄,又如柴胡加芒硝汤、桂枝加大黄汤是也。更有如清热燥湿之 用苍术白 虎汤,攻下和中之用调胃承气汤之类,不胜枚举。要在方中乎病耳。何一不可用之药,而故 为疑忌乎?今之医者,论药不论病,用方不用药。但云某药太补,某药太泻,某药太温,某 药太凉,某药太热,某药太表,某药太散,某药太燥,某药太腻,某药太攻,某药太消。去 其偏胜,得其中和,诚无愈于粥饭矣!何必服药哉?此皆不知药为病设,专为补偏救弊之用故 也。
于是乎有当用不用以致误者,不当用而用以致误者,有当用而轻用以致误者,有不当用 反重用 以致误者。误之浅深不同,其为不识病情则一也。今夫病名不同,则治病之方与药,自不得 而同 。倘谓病寒者不可温。病热者不可凉,病虚者不可补,病实者不可攻,通乎不通。倘谓病寒 者反宜凉,病热者反宜温,病虚者反宜攻,病实者反宜补,通乎不能。倘谓病无论寒热虚实 ,我将以不温、不凉、不攻,不补之药,约略治之,而可尽去其攻补温凉之味,通乎不通。
乃不通之论,在不通者闻而信之,原不足为奇。最奇者,号为通人,而亦信不通之语。则无 怪乎不通之论充塞乎宇宙,而日杀不辜,无人顾问也。
今设有病热者于此,不问其虚热实热,表热里热,而惟以药汗之,未有不以为宜然者。
岂知表有寒可汗。表无寒不可汗,不可汗而汗之,是愈虚其表,而热愈炽也。
本欲清其热,反使增其热,病家亦可以悟矣,然而不悟也。况乎虚热之宜用甘温以退者 ,更 无人能解者乎?有如妇人产后,恶露畅行,血虚发热,不可汗也。汗之则表虚而热陷;不可 清也,清之则热不解而变症杂出矣。芎归、独参、四君、四物、八珍、十全大补汤之所以为 产后良剂也。又如小儿病后,脏腑空虚,阴寒发热,日轻夜重,不可以汗,不可以清,与产 后同。轻则逐寒荡惊汤,重则加味理中、附桂八味、十全大补等汤,以退虚热。方中且重用 姜、桂、丁、附之热品矣。彼但见其外之热,不察其内之虚,孤阳无传,寒极似火,不且诧 为怪事哉。虽然,温补之剂,苟不中病,为祸甚烈,不可以不细审焉。当视其色,听其声,
察其气,观其饮食,问其二便,验其舌苔,核其脉症,而虚实之热判矣。若在产后,须通其 瘀,瘀既畅行,腹不作痛,盒饭进补。体虚而瘀未畅行者,尤当兼补气血以行之,气行血行 而瘀亦行也。此理甚明,人所易晓,而医者往往不知,是可怪也!是非病家之多疑忌,故为 此畏首畏尾之状乎?不然,则是不识病之虚实也。
伤寒初起一二日,邪在太阳,无汗以麻黄汤以汗之。有汗者名中风,不用麻黄以发汗,
而用 桂枝以解肌,芍药之酸收,甘草之甘平以和之,仲景法也。今之治风温、湿温有自汗者皆汗 之,此何法也?且不用凉散而用温散,或加生地、石斛之滋腻,与病相反,此又何法也?汗之 不已,湿与热郁蒸于内,舌必变灰,灰而干燥,固宜存津以救阴。在经宜白虎,在腑宜承气 ,非独沙参、生地、石斛足以塞其责也。灰而湿润,正宜香燥以化湿,苦寒以泄热。于此而 误认为干灰,而以干灰之法治之,谓为防其劫津,岂知湿盛于内,行将内闭,香燥之不暇,
焉有湿邪未化,津液先劫之理!若妄以沙参、麦冬、生地、石斛等味,与豆豉、豆卷同剂而 投,必至湿蒙热盛,神昏不省,复以犀角、牛黄、紫雪、至宝等品,以引邪入心,而内闭死 矣。呜呼!寒也,温也,风也,湿也,病名既异,治岂得而同哉?自夫人以发汗为治百病良法 ,而风温、湿温,遂成不治之症。苟初起有不用发汗之药者,病家先已疑之矣。夫湿病无速 愈之理,稍淹时日,必更他医,必曰此失表也。急表之,已恐弗及,表之而病益重益危,至 不可救,仍旧咎于前医之未表,疹不能速发,病家亦深信之。切齿于前医,反自恨不早延后 医发散之为误。后有病者,必不敢再延前医,而惟后医之发散是从,虽连杀数人不悟也。是 故,杀人而人不知,杀人而名日起,杀人而利愈获,即曰病家迫之使然,然岂竟无天道哉?
他 日者,以此道杀其家之人,即以此道自杀其身。因种于前,果结于后。勿真谓误人无罪,而 操刀妄割也。
余曩客娄东,见死于病者,无非此药,心窃哀之。此苦口婆心语之所以作也。今来郡城 ,名 医林立,当不似吾前之所见,而容或亦有类于此者,病家不可以不知也。苟闻吾语而默察之 ,亦可以窥破其伎俩矣。(己酉秋杪,鞠坪氏识。)
今亦有不可解者。苏城之病,无一不是阴亏,无方不用洋参、石斛。即舌苔垢腻,不思 饮食 ,湿阻中焦,而亦以此投之。至脾为湿困,神倦胃呆,则以为虚而补之以人参。及胸膈饱闷 ,不能进食,又以为虚不受补,而束手无策矣。呜呼!贫家患此,不药可愈;而富室则百无 一免,至死犹不知其误。是以医胆愈大,医心愈粗,不必视病,早已胸有成方。一若既为苏 人,即不当病阳虚,而必为阴亏者,岂不可笑!然则,苏城药肆中,一切香燥温热寒凉之品 可不备,医书中,凡治风寒暑湿燥火之方可尽删。洵如是也,何不悬一滋阴之方于药肆中,
使 凡有病者皆服之,免得延医切脉,多此纷纭扰攘之为愈乎?嗟嗟!谬种流传,遂成风气,此亦 劫运使然,非人力所易挽回。而吾所以哓哓不置者,亦欲使不在劫中者,得吾说而憬然自悟 尔。甚矣!苏城之洋参、石斛,与太仓之豆豉、豆卷,用药不同,误人无异,余故连类书之 ,以告两地之患病者。(辛亥初夏,鞠坪又识。)
<目录><篇名>论湿温证用药之误属性:人有积湿,或因脾虚不能运化,或因喜啖浓肥,恣饮茶酒之故。盖湿蕴则生热,无寒热 者,
谓之湿热病。先寒后热,有汗而热不解者,谓之湿温证。虽在伤寒门内,不得用伤寒方中治 太阳经证之桂枝、麻黄汤,此尽人皆知者也。其脉必濡大而数,其舌苔必白腻转为黄腻,或 见湿灰,口虽觉干,不能多饮;或含水而不欲下咽,此因湿盛于中,故不能饮,热胜于湿,
故口觉干也。夫湿为病之本,热乃湿所化;然则治湿温者,必芳香以燥之,苦寒以泄之,淡 渗以利之,为一定之理,毫无疑义者也。今之治湿温者反是,其方必用豆豉、生地,名曰黑 膏汤。欲以豆豉表汗,生地泄热也。不知今之豆豉,不用桑叶制,而用麻黄制,是以热助热 也。生地性粘腻,滞痰涎,是以湿助湿也。助之不已,则湿愈盛而热愈炽,时觉口渴,(热 炽故也。)舌苔垢腻,其至灰黑,(湿盛故也。黑为水色。)神志昏迷,口多呓语。(皆热炽湿 盛之见象。)医者不知其为药所误,见其昏迷呓语,以为必发疹子,而重用豆豉、豆卷(亦麻 黄制。)等以汗之,不恤竭力以助其热;见其舌灰口渴,以为防其劫津,而重用沙参、石斛 等以润之,不恤竭力以助其湿。至此而昏迷愈甚,舌色愈灰,痰涎上涌,命在顷刻,万无生 理。医乃手足无措,无以名之,名之曰肺闭,而用紫雪丹、至宝丹、牛黄丸、濂珠粉、乌 犀角,一服再服,使湿热之邪,尽引入心包,遂一厥而不复醒矣。岂知湿为阴邪,为浊邪;
暑为阳邪,为清邪。清阳之邪,有气无质,可用紫雪等丹开泄而去;阴浊之邪,有气有质,
不可用开泄,一开泄则邪陷心包,死不旋踵矣!呜呼!湿温一症,始误于豆豉,生地等之助 热助湿,继误于豆卷、石斛等之助热助湿。终误于紫雪、至宝等之引邪入心,以置之必死之 地,而岂知湿温本非死证耶。
湿温非死证,而今之患湿温者,往往致死岂非服药之误乎。今夫病名曰湿,即不当以助 湿之 药以治湿病,虽甚庸愚,必知之也。病名曰温,即不当以助温之药以治温病,虽甚庸愚,必 知之也。而病者乃不之知,医者亦不之知,医之有时名者,更不之知,岂不大可怪耶! 且夫湿为阴邪,阴盛者阳必衰,未有阳衰而可以滋阴者也。阴愈滋则(湿愈)盛,以滋阴 者治 湿,是犹灌卤于地,而望其燥也。愚孰甚哉!然则如何而可治湿温乎?曰∶始未化火,则用朴 、术、陈、夏等以香燥之;继而化火,则用连、芩、栀、翘等以苦泄;终而湿降,则用茯苓 、通草、泽泻、车前子等以淡渗之,始终不当发汗。盖湿家自有汗,不可再发其汗也。始终 不当滋阴,滋阴是以水济水,无益而有害也。无如邪说中人,深入骨髓,愚人无主,听命庸 医,忠告之言,茫然不省。吾未如之何已! 尝过一富翁之门,见其倾有药渣,中有金斛,不以为意。既而见有霍斛矣,既而见有鲜 斛矣 ,最后见有铁皮风斛矣。余乃叹曰∶当此湿令,病多湿温,投此不已,病其殆哉。未几,翁 果死。盖人参与石斛连投,惟恐其津之劫也。然而闻之者,不以为误,一若与其以燥湿生,
无宁以滋阴死者。呜呼!滋阴之说,中于人心,虽死不悔。吾安得运万千广长舌,登生公说 法坛,使顽石一齐点头哉?
<目录><篇名>麻证喉痛以喉证治之必死说属性:(麻证,俗名痧子,必兼喉痛。医家恫喝人曰∶烂喉痧者,此也。)
治麻证之喉痛,与治郁火之喉痛大异。盖麻证风热,其邪袭肺,故必鼻塞涕清,咳嗽眼 红,
声哑喉痛,面红花杂,身或作痒。一见此症,须用升、柴、前、葛、羌、独等品,提毒祛风 透发之,一剂喉痛止,二剂余邪尽矣。若早用寒凉之品,以彻去其皮毛之热,使麻不能乘汗 外达,遂至温邪内踞,欲出不出,毒火上炎,喉咙腐烂。医者不知其为麻也,外吹珠黄以遏 之,内服犀、羚、芩、连以制之,使邪无一毫之出路。始若稍安,终必不治,群相诧曰以喉 证死。(有谓,近今喉证以古方治之不效,不如以热药从治者,杀人愈速,不可不知。)而不 知麻证不早透发,以致毒邪攻喉而死。其实非喉证也,而以喉证之药治之,岂能有效乎?是 以治喉痛者,必先辨其是否麻证;如果麻也,用夏禹铸天保采薇汤方加减治之,无不透发而 愈者。即喉痛目赤,亦放胆投之,不庸疑虑,屡试屡验。《铁镜》所谓圣莫圣于天保采薇汤 ,神莫神于天保采薇汤也。大忌寒凉,如犀、羚、芩、连、柏、石、珠、黄之类。倘系喉证 由于郁火,则升、柴、羌、独等升提温燥之品,均属切忌。轻者清肺养阴,一剂即痊;重则 犀、羚、珠、黄,皆为要品。盖治病贵先辨证,犹之作文,贵先识题。不识何题而便作文,
文 必不取,所失者仅一己之名。不辨何证而便治病,病必不治,所误者乃众人之命。呜呼!医 者奈何以人 之命,试我之药,屡误而终不悟也! 炳按∶论痧痘(前辈陈飞霞有《痧痘金针篇》),论喉痧者,有(叶天士、李纯修、高锦 庭、
计寿乔、祖鸿范、王步山、屠尊彝。)陈耕道着有《烂喉疫痧草》,皆可为痧痘喉痧金针。
执一夏禹铸天保采薇,以为手到病治,他书皆可不读,我恐误人也不浅。此病之门径未窥,
难与之辨,不议。
原注云∶光绪二十八年春夏间,以喉证死者,比户皆然,几成大疫。其实真喉证十不得 一二,大半皆麻证也。余所见者,麻证为多用天保采薇汤加减治之,无不转危为安。然以此方告 人,人反不敢用。有某医者,余尝举以语之。彼笑曰∶不必用此,以生军磨汁饮之,可内消 耳。余知其不可与语也,遂置之不辨。既而,其家连死数人,皆以此症。问所用药,则惟珠 、
黄、犀、羚、芩、连、大青等味耳。想必生军汁亦用过不验矣。噫!师心自用,善言不入 ,
为人犹不宜若是,而况行医。吾愿世之讲究卫生者,慎毋一觉喉痛,便延医治,而奉珠、黄 、犀、羚贵重之乐,为无上之妙品,以自戕其性命也。(王鞠坪识。)
<目录><篇名>附录天保采薇汤方属性:羌活 前胡 制半夏 陈皮 柴胡 赤芍 茯苓 川芎 枳壳 制川朴 桔梗 苍术 升麻 葛根 藿香 独活 甘草 方内柴、前、升、葛,为必用之药。湿盛者,朴、夏、陈、术,亦不可少。骨节酸楚者 ,风 淫于内也,羌、独为主;倘已化燥,舌上少津,则朴、夏、陈、术等燥品,宜从删减。不可 执一不化也。(鞠坪又识。)
<目录><篇名>急慢惊风辨属性:急惊实热,慢惊虚寒;急惊骤发,慢惊渐成。急惊生于壮实之体,慢惊因于不足之躯。
急惊 之热,如火烧,必面赤口渴,喜冷冻饮料,声壮气粗,大便或闭结,或洞泄,小便短赤而热,甚 至四肢厥冷,面色转青,热极似寒之象也。治宜泻火为急。(莫妙于夏禹铸之《幼科铁镜》
。)慢惊之寒,是真阳告竭,譬如隆冬冰合,未易解疑,非用附、桂、姜、椒,断难挽救,
况 虚阳上浮,亦必发热,其热夜盛朝淡,温和而不烙手,面色桃红,或白或青,口鼻中无莽莽 之热气,舌必滋润,苔必淡白,或微红,口不作渴,即饮亦不多,喜热不喜冷,是谓虚热,
甚至有唇裂出血,寒极似火者,治宜引火归原,大剂扶正,庶乎有济。(莫妙于庄在田之《
福幼编》。)若误认实热为虚热,而投以温补;误认虚热为实热,而投以寒凉,皆必死之道 也。
炳按∶此虽陈言,申说有理。
<目录><篇名>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属性:产前有病,以安胎为第一义,人尽知之。不知胎之所以不安者,病为之耳。病不去,则 胎不 安,虽日用安胎之药无效也。然则欲安胎者,必先审病之所由来而攻去之,病去胎安,其效 甚捷。并非安胎之药,却是安胎之方;竟有碍胎之味,反收安胎之功者,此岂肤浅者所能识 哉?即如浓朴、枳壳、半夏,皆为孕妇所忌。然湿满气逆者,舍此不为功。甚至大黄、芒硝 、枳实、干姜、桂、附,更非孕妇所宜,然热闭寒滞者,非此不能治。昔黄帝问于岐伯曰∶ 妇人重身,毒之如何?岐伯对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 止。有故无殒者,言有病者无损乎胎也。亦无殒者,言于产母亦无损也。盖有病者病能当药 ,药虽有毒,无损乎胎,亦无损于母。然必大积大聚,乃可投之,又宜得半而止,不宜过剂 ,以伤其正气也。用药者奈何不师轩岐大法,而根据违顾忌,俟病日深,致不可救,以卒殒其 胎耶! <目录><篇名>产后以甘温退虚热说属性:产后之有寒热,因于感冒风寒者十之二三,因于气血两虚,气虚则阳衰而外生寒,血虚 则阴 竭而内生热,寒热交作,虚风自动,而痉厥不止者十之七八。果系风寒外感,则必头疼脑胀 ,项背牵强,畏风无汗,食物变味,当于四物汤中,量加荆、苏等味,以散寒祛风,不可重 剂表散。若系气血两虚,误认为风寒而表散之,未有不汗出心悸不寐,而病日益深者。盖汗 为心之液,心为血所生,汗愈出则血愈亏,心无血心养,安得不惊悸不寐乎?此百病之所以 丛生也。然则将奈何?曰∶恶露未清,腹中结痛,按之有块者,治宜去瘀生新,生化汤、佛 手散、加味芎归汤,其主方也。恶露既清,时寒时热,腹中安舒,口和知味,舌苔淡白,脉 象沉细,面白如纸,唇无血色,自汗盗汗,头晕耳鸣,心悸不寐,皆属虚象,非大补气血,
未易挽回。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加龙、蛎、枣、茯,其主方也。总之,瘀未净,则以行瘀 为主;瘀已净,则以补血为要。补血之方,必兼补气者,盖气为血之帅,古人谓治风先治血 ,补血先补气,补血汤之所以重用黄 也。气行血行而瘀亦行,故虚体之行瘀,亦必先补气 血,丹溪为产后无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知其要矣。
炳按∶吴鞠通云∶老人、产后、小儿、虚人,如兵家无粮之师,利速战。然眼明手快,
谈何容易耶?
<目录><篇名>为虚弱人及幼孩治实证遇当用克伐之药者宜早宜重说属性:世为虚弱人及幼孩治实证,往往当克伐之药而不敢用,即用亦必踌躇再四,不敢重其分 量,
药不胜病,同于未用,自以为谨慎,此大误也。不知虚弱人当初病时,其正气尚可支持,不 于此时用重药以直攻其病之所在,而一二剂荡平之,以急挽其垂尽之元气,而徐养其将耗 之精神,乃优柔不断,养痈成患,甚至借寇兵而资盗粮,坐令正气大亏,攻之不可,补之不 能,束手无策,岂非谨慎之误,更甚于鲁莽乎?至于幼孩,或寒或热,或风或痰,或积滞,
有不能不用大寒、大温、大散、大消之品者,愈宜早,愈宜重。盖小儿脏腑未充,气体柔嫩 ,病易实,亦易虚。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实病不攻,待其虚而攻之,已无及矣。况小儿不 肯服药,十有八九;即服,亦不得多,非大剂浓煎,必不胜病。姑息养奸,需为事贼,眼明 手快,是在医者,尤在病家,若孤疑不决,首鼠两端,以昏愦为老成,以观望为持重,庸臣 误国,亦正类是,岂独时医也哉?
<目录><篇名>小儿难治之症有四说属性:小儿气体结实,感受风寒,因而发热,热盛生风,风盛生痰,忽然痉厥,不省人事,此 谓急 惊,外治用针用刮,用推用拿;内治用清用泻,用消用开,即能清醒。如阵云四合,雷雨大 作,霹雳一声,云开雨止,转瞬睛明,其来也忽,其去也突。故治急惊者,似难而实易。所 难治者,厥惟四焉。一曰慢惊。或因先天肾水不充,或因后天脾土不足,脏腑空虚,腠理不 密 ,风寒易感,时寒时热,谷食少进,大便溏泄;或因断乳太早杂食伤脾,或痘后疹后痧后疟 后痢后,及一切大病久病之后,正气大亏,皆能成慢惊。而又莫速于大吐大泻之后,竟有一 日即成慢惊者,不可不知也。治法与急惊正大相反,莫善于庄在田之《福幼编》,惟温惟补 ,大剂连进,乃可挽回。稍有迟疑,必不可救。而医家、病家,皆以为奇闻,此其所以难也 。二曰痧子。痧子一症,轻者避风,不药能愈;重者辛散,亦可透发。体虚者扶正以达邪,
火盛者滋阴以助汗,幼科书在,本不难治。自夫人误认痧子之喉痛为喉证,不用辛散,专用 寒凉以治其内,珠黄以治其外,使痧毒不能外达于皮毛,则必上攻于咽喉,竟成不治之症,
而难治矣。(详见前麻证喉痛说。)
炳按∶小儿之病,亦难言也。余十五年前,治朱姓子,半夜来请,小儿五岁,面赤身热 ,脉 数大汗,舌亦红,有白虎证见象。但余在外房拟方,(连余一日内七医诊视,六用清凉。)问 药曾吃过否?曰∶拣两方已各吃一帖矣,无效也。而片刻泻七次矣。余乃定人参、附子、炒 干姜、于术、炙草、茯苓、煨木香为主药。余回家已四鼓后,是方一剂,热退汗止泻定而愈 。
三曰痘证。近年牛痘盛行,痘科专家,几同绝响。一二种痘之人,大都粗工,下苗以外 ,茫 无所知。适或痘不稳顺,及时行天花,急而求方,彼惟以犀、羚、连、芩等一派寒凉之品投 之,使血凝气滞,痘浆冰搁,塌陷而死,其变甚速。治法始终当以补气血扶阳气为要义,用 药以温补少加发散为首务。庄在田《遂生编》,实为痘科圣书,非他家所能及也。四曰脐风 。此症因产时受风,有生下即成者,有迟至百日者,七日内最易犯此,尤宜时刻留心。但见 眉心有一点黄色,便是脐风,脐上必现青筋,即速施治,不治则黄至鼻端,不治则黄至嘴唇 ,不治则鸦声撮口,哭不成声,咀乳无力。急治之,犹或十能活一。治法莫妙于《幼科铁镜 》之灯火十三 ,与《广生编》之四等 法。治之得法,顷刻可愈。余尝亲手试之,非臆度 也。以上四症治法,皆详见余所辑《保赤要言》中。今复表而出之,欲使病家知四症虽难治 ,要皆有可治之法,勿视为难而竟不治也。总之,治得其法,则难者亦易;治不得法,则易 者亦难。难易之别,亦视其治之如何耳! <目录><篇名>夹阴证邪说害人论属性:今人于年轻有室之人,一经发热,治之不应,必指为夹阴证,改用附、桂、参、地大热 大补 之品以杀之。病家亦咎病患之不慎,而不怨医者之误治,故医者乐言夹阴,为卸过之地,而 冤死者多矣。有父母者,或归咎于媳,而无可置辨,则衔恨轻生,造孽何可胜道!不知房劳 或遗精之后,感受风寒,亦必由太阳经入,仍属阳邪,其热必甚,兼以躁闷烦渴,尤宜清热 散邪,岂可反用热药! 炳按∶房室之后病发热,为夹阴证。然古来不信者甚多。考《张氏医通》、《伤寒缵绪 》,
有夹阴一条,必外症少腹痛,阳物缩,足胫冷为真。出小建中加减炒制用之。但张云∶真伤 寒可治,三时之病此者,长沙复生,不能 指也。有以上见证者,确有此病,虽少腹痛减,
足胫已暖,阳缩已伸,仍不能救也。我亲手治之。叶天士云∶病前病中夺精者,阴气先伤,
如寒时觉其寒盛,热时觉其热炽,(此初起也日浅。)及病甚化热,津液必易涸也,皆是内虚 ,阳邪传入阴经,即不死,伤寒偏死下虚人也。古语亦非数剂可愈之症。若用桂、附、参、
地,必胸闷作恶,减食烦热,但大热大补之药,阴虚之体,服之无病生病矣。徐灵胎当时与 叶氏争名。著作亦言之过甚,如先生一样耳,读书自具眼目为要,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 受古人欺。袁子才句,余甚佩之。
若果真中三阴,则断无壮热之理,必有恶寒倦卧,厥冷喜热等症,方可用温散。然亦终 无用 滋补之法。徐洄溪论之详矣。奉劝医者勿轻言夹阴以害人,病家勿轻信夹阴以自害。按证施 治。毋事张皇,庶几天下多一生人,即地下少一冤鬼,亦相得之道也。至于夹阴二字,本属 庸人杜撰,置之不辨可尔。
<目录><篇名>阴证忌用寒凉说属性:内外两证,皆分阴阳。阳证实热,阴证虚热。实热易治,虚热难疗。若以治实热者治虚 热,
未有不误者也。然而治虚热者,往往以实热之药误人而不悟。何故?盖实热者,表里皆热;
虚热者,表热而里不热。人但见其表之热,即不问其里之如何,概以寒凉投之,以为彼既 发热,治以寒凉,人必不能议我,病家亦深以为然,而岂知虚宜补而寒宜温哉?
炳按∶药之寒热温凉,即天之春夏秋冬。寒,冬气也;热,夏气也;凉,秋气也。温,
春气 也。药之大略,如石膏、寒水石、大黄、芩、连、胆草、川柏,皆大寒,冬气也。附子、姜 、桂、吴萸、胡椒等热药,夏气也。炙草、黄 、杞子,温和药品,如春气和煦也;赤芍、
丹皮、连翘、栀子等等微寒,秋气也。温热两字,要皆分尝。至于阴证阳证,外科宜分,伤 寒时气亦宜分,调理杂证,则一言难尽耳。甘温能治大热,李东垣说也。
若甘温可退虚热之说,固耳所未闻。热则如何而知其虚热,曰∶脉必浮大而数,数为热 象,
而浮大则虚象也。重按不实,中无火也。面红足冷,阳上越也。溲清便溏,神志不乱,则非 实火可决矣。奈何复以寒凉投之邪,至如外科之有阴证,其辨尤易,不红、不痛、不肿者,
谓之阴证。肿而不痛、痛而不红、不热者,谓之阴证。初起不红肿痛,三五日后渐红肿痛者 ,亦谓之阴证。瘰 、乳岩、流注、贴骨、鹤膝、横 、骨槽、恶核、失荣、马刀、石疽之 属,皆属阴虚,尽在阴疽之类。其要在三五日内,察其皮色之变与不变,热与不热,以分其 阴阳。不可因其三五日后之发阳,遂误为阳证,而以寒凉之药,逼邪内陷。治法∶宜用麻黄 以开其腠理,姜、桂以解其凝结,熟地以滋其阴虚。其说详载于《外科全生集》。本无庸赘 述,因世之治阴疽者,多用寒凉,故特揭之。又鼠 、痰 ,均属阴证,最忌咸寒。如海藻 、昆布之类。今人无不用此,名医且然,其他则又何责,可为长叹息者也。
炳按∶昆布、海藻,含有碘质,能散坚结,解凝痰、痰核、鼠 ,可与行气化痰调肝药 相互而用,不可同阴柔寒凝药同用。
<目录><篇名>血证不尽属火论属性:人有感暑伤气,忽然吐血盈碗者,有劳力受伤,逢节吐血者,有伤怒伤肝,冲口而出,
一时 昏晕欲绝者,有脾不统血,血不归经,溢入胃而吐出者,有感冒风寒,咳呛破络,由肺咯出 者,皆为可治之症。惟有房劳过度,思虑伤神,吐心肾之血者,十无一治其余诸血,皆当审 其症因而施治法,或清或温,或补或泻,或攻或散,或和或通,不胶成见,惟病是视,以调 其营卫,和其三焦,使气归血附,此引血归经之法也。
炳按∶此说蓝本好,尚无语病。惟瘀留不肯复出,必溜入肺脏,而咳嗽变痨,先生未 知也。所以吐血之后,一有咳嗽,医治甚难也。
今之治血证者,不问何因,皆称火盛血淫,骤用寒凉之品以直折之,非不暂止,而血未 归经,
往往变为劳瘵不起之症。不知血归经,则血行而不吐;血不归经,虽强遏住之,积久亦必吐 也。犹治水然,不顺水之性,而宣之使通,乃逆水之性,而防之使止,其有不横决而四溢者 哉?是故寒凉之药,用之得当,其效甚速;用不得当,为害亦深,血证其一端也。
<目录><篇名>喉证亦有阴寒论属性:治喉证者,不敢用温药,与血症同。不知喉证之因乎风热者十之七,因乎郁火者十之三 。果 系郁火喉痛,自宜用寒凉之品以折之,挟风者,即当兼散其风。自有白喉忌表之说行,并祛 风之药亦不敢用,因豆豉之为害,而误会牛蒡之不可服,于是乎一见喉痛,不问其为风为寒 ,一味以犀、羚、珠、黄、马勃、射干、板蓝、大青等极寒极凉之品为方,遂成一篇刻板文 字矣。以喉科名者,莫不皆然。并有妄指为白喉以骇人者,岂知白喉之症,因于煤毒,北方 专用煤烧,故有此症。南方不常见也。今有忽然喉中作响,响如打鼾,舌色白而不肿,顷刻 即死者,人皆不知其为何症,诸书皆称肺绝。近人名为肺闭。其实肾经中寒,阴证喉痹,误 服寒凉以致死耳。如服桂姜汤立愈。桂姜汤专治顷刻而起,前无毫恙者,此虚寒阴火之症 ,
非实火也。治法用肉桂、炮姜、炙草各五分,同研细末,共归碗内,取滚汤冲入,仍将碗顿 于滚水,掉药口许,漫以咽下,立愈。或以生川附切片,涂白蜜,(名三因蜜附子)。火炙透 黑收贮,临用取如细粟一粒,口含咽津,亦立刻痊愈。又方∶无论冬夏,用四逆汤、(附子 、干姜、炙草。)姜附理中等汤。(白术、人参、炙草、加姜附。)自愈。切忌表散、清降、
寒 下等剂。如非寒证,误用姜、桂、附,则不可救,是以辨证为尤要。姜桂汤、蜜附片治法,
见《外科全生集》;四逆汤等治法,见《良方集要》。因此症最易误治,故特表而出之。
炳按∶喉证风热为多,夹痰夹湿夹温,厉有霉毒,种种不一也。寻常有表邪咳嗽,身热 脉弦 数,头痛,均疏散中参清咽解毒,亦非一味凉剂者,故前人无不以肺胃感风热证,以先散后 清立法。《白喉论》初见浏阳张绍修着立五方。其表也,葛根、桑叶、连翘、牛蒡、制蚕、
蝉衣。其清也,黄芩、生地、银花、胆草、马勃、青果、土茯苓、石膏,只用三钱,后子午 香室忌表抉微,连桑叶、薄荷亦忌,所立养阴八柱汤,大生地、白芍、麦冬、元参等寒凉滋 腻,抑遏风热,祸害病患,所云服三因蜜附子者,名少阴肾伤寒,急者一周时,不及救也。
《外科全生集》、《良方集要》,皆简单引用之书,法脉甚小。
<目录><篇名>暑病有宜用参者论属性:盛夏酷热,烁石流金,汗出过多,未有不伤气者。内经云∶热伤气。又云∶壮火食气。
故治 之必顾气分,补气之药,孰有过于参哉?孙真人生脉散,东垣清暑益气汤,丹溪十味香薷饮 ,皆人人共见之方,未有不用参者。至人参白虎汤,乃《金匮》中 门专主之方,《金匮》
乃医圣仲景之书,是不足法,更何法也?今人见中暑之症,往往疑为时邪而不敢用,不知四 时不正之气,如春当暖反凉,夏当热反寒,秋当凉反热,冬当寒反温,感而病者,谓之时邪 。暑乃六气中之一气,本天地之正热,应时而至,人或不慎,感之而病,是直中暑而已。不 得混谓之时邪也。竟有霍然撩乱,上吐下泻,汗出如油,阳微欲绝,非重用参、附,不能挽 救者。犹记亡友刘南士云∶其兄文星,精堪舆之学,七月初,为人相地,在罗店地方,中暑 霍乱,吐泻交作,十指螺纹尽瘪,危在顷刻,医尽束手。适有友人周介儒,在其地处馆,视 之,以为气虚欲脱也。重用一味高丽参,煎汤服之,吐泻顿止,螺纹尽绽。及南士闻信赶至 ,已愈矣。皆惊以为奇,而不知非奇也,人特不细思耳。盖文星体素肥胖,外有余者,中气 必不足;又当秋暑方张之日,履地劳苦之事,气之伤也决矣。既经大吐、大泻、大汗,舍参 无别法矣。其效之神速,不亦宜乎?或曰;暑天岂无秽浊之气,何可用参以补住之? 余曰∶ 此病之所以贵乎看也,果有秽浊,原不可补。不知当大吐泻之后,即有秽浊,亦必尽去,此 时不补其气,更有何法可用?况亦有本无秽浊,而仅感暑气,体虚不克支持者乎?奈何执暑天 不可用补之说,坐令有可治之法,而听其不治也。
<目录><篇名>伤寒正名论属性:今人见发热数日不凉,即混名之曰伤寒。而不辨其为风、为寒、为湿、为热、为温,一 例以 豆豉、豆卷、牛蒡、沙参、生地、洋参、石斛投之,此大谬也。不知此数病者,虽隶于伤寒 门类,皆由伤寒传变,不得混名之曰伤寒,而以冬至以前所发之真伤寒治之。况其所用者,
并非伤寒方,且其所视者,亦并非伤寒症,特欲以伤寒两字愚病家耳。《素问》曰∶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又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寒甚则生 热也。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难经》五十八难曰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为病之总名。五者乃病之分 证。仲景《伤寒》论其始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后乃一一分别治之。
有所谓中风者,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也;有所谓伤寒者,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是也,病自伤寒来,故用桂枝、麻黄之辛温,以 祛风而散寒。有所谓湿痹者,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是也。有所谓 病者,太 阳中热,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者是也;有所谓温病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是也。
其病亦自伤寒来。其方如葛根之辛凉,石膏之辛甘寒,黄芩、黄连、大黄之诸苦寒者皆治之 。今人既不辨伤寒症中之为风、为寒、为湿、为热,为温,又不问《伤寒论》中,以何者为 主方。
炳按∶伤寒正名,剿撮《伤寒论》开场白。引用《难经》伤寒有五语,做一篇文本,实 要骂 用豆卷、豆豉、牛蒡、沙参、生地、洋参、石斛之医耳。余无自己一言半语,表张医理,
迹 近谤书。总之,药之酸甘咸辛苦之味,寒热温凉补散消夺等等之性,有是病,即用是药。古 来名手,不越规矩,如偏爱偏憎,早用寒凉,抑遏病邪,固属误人;而偏喜补燥,使邪亦 不外达,助热化火劫津,亦所不免矣。且着书,此等言语不宜说,因自遇有痧疹未透,可不 用牛蒡,温热无汗,不用豆豉,热病化火,不用生地、石斛救液乎?转觉写方时自有抵触。
而惟以豆豉、豆卷、洋参、石斛等味,为治伤寒之良剂,并治百病之妙药,岂不可笑哉 ?孔子 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余愿治病者,必先正其病之名,然后定其方所主。勿混言之曰伤寒,
而以无关于伤寒之药误人也。陆九芝先生有伤寒有五论,其说甚详且精,略举其凡,以破夫 伤寒愚人之术焉。
炳按∶伤寒一症,何人不知,伤寒一书,何医不看。汉后王叔和集勒成书,以后注述阐 扬张 氏之书,有其名而无其书者,不知凡几,即书尚存,专攻一世,不能尽读,一书莫说多,以 四十卷为则,请读三顾,能否上口背出乎?要之既为医,伤寒病理,不可不知耳。
江浙少真正伤寒,故不必泥定伤寒看病,再者,世运日变,两间气化亦变迁,前贤未尽 之理 ,亦须后人纠正。如王安道、刘河间、朱丹溪治四时发热之病,已遍用辛凉苦寒,救济前人 辛温香燥之弊。至清代古吴叶先生香岩,阐发治温,又以甘濡立法化邪,其实杭嘉湖亦从此 法。王士雄驳吴鞠通《条辨》,病名题旨未清,乃言曰冬伤于寒,至春发者曰温病;夏至后 发者曰热病。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首先犯肺,名曰风温。其病于冬者曰冬温,病于春者 曰春温,即叶氏所论者,是亦名时气温病。夏至后所发热病,在《内经》亦曰暑,以其发于 暑令也。故仲景以夏月感暑成病者名曰 。盖暑 者,皆热之类也。然尚有湿温一条未言,
但湿温即湿热也。须分两条,一者其人常伤于湿,因而感 热为之湿温,病苦妄言,治在足 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前贤主以苍术石膏汤之用苍术、石膏、知母、甘草 ,但此病不易治。其时令湿热,亦曰湿温,叶氏有论,薛生白有暑湿者,条分缕晰,亦曰湿 热病论三十八条。余是附入。伤寒有五,《难经》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 病,而不知内伤寒症有五,一停饮、二伤食、三香港脚、四虚烦、五内痈也。同伤寒十二证,
一冬温,二寒疫,三瘟疫,四温病,五热病,六风温,七温疟,八湿温,九中 ,十温毒,
十一风湿,十二痉病。见清代《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欲正名,亦当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