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9-疡科心得集-第40页

二厘,涂于疮顶上,不可贴膏药,少顷 ,即起一泡,挑破出水自消。
已成而内脓急胀,按之随手而起者,此脓已熟矣。用水调一二厘,点正顶上,以膏贴之 ,一伏时,大脓自泄,不假刀针。
如阴疽根脚走散,疮头平陷,即用降丹七、八厘,或分许,水调,扫于疮头坚硬处,次 日即转红活,便是吉兆。
如疮毒内脓已成,久不穿溃者,只要出一小头,怕头出过大。可用棉纸一块,量疮大小 ,中剪一孔,以水润贴疮上,然后调降药,点放纸孔内,揭去纸,以膏贴之,则所降之头不 致过大。若疮小药大,反令痛伤胃口, 及良肉,不可不知。
白降丹点在疮毒上,即追蚀毒瓦斯,有几分深,必追至病根方止,所以点后疼痛非常。若 内脓已胀,皮壳不浓,点之,便不十分痛楚,有用蟾酥化汁,调白降丹用,其疼稍减。水炼 降药法∶新炼出白降丹,研细,用元色缎五寸,将降药筛匀,缎上卷紧,以麻线捆扎极紧,
放瓦罐内,清水煮,约一伏时内,换水三次,将缎卷取起,挂风处阴干,然后打开,以鸡翎 扫下,磁瓶收贮。凡治痈疽用之,并无痛楚。
\x应用膏\x 治疔、疽、流注、腿痈,穿溃者用此。
当归 连翘 白芨 白蔹 大黄 山栀(各八钱) 官桂(二钱) 苍术 羌活 天麻 防风 黄 荆芥 川甲 甘草 芫花(各六钱)方八 蓖麻子 小生地(各一两) 用真麻油十斤,入药,文武火熬枯,滤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称每斤净油,春秋下润 净东丹五两,冬四两,夏六两,收成膏后,下乳香、没药末各一两,搅匀摊用。
\x万灵膏\x 治一切无名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并治一切寒湿之证。
生地 归身 川芎 苍耳子 大戟 尖槟 甘菊 蒲公英 生大黄 土槿皮 羌活 独活 红花 川乌 草乌 赤芍 紫草 香附 川椒 番木鳖 桂枝 狗脊 泽兰 生姜 胡椒 附子 牙皂 白附子 荆芥 金银花 黄柏 山慈菇 生首乌 全虫 玄胡 僵蚕 百部 南星 白蒺藜 山甲 白芷 白芥子 花粉 益母草 蛇床子 川牛膝 黄 大 枫子肉 细辛 苦参 龟板 桑寄生 升麻 黄芩 胡麻 杜菖蒲根 冬瓜皮 天麻 杨树 须闹羊花 茜草(以上各五钱) 土茯苓(一两)
用香油八斤,将前药入油,加嫩桑枝二、三斤,熬药至枯,滤去渣,入后药。
松香(四两) 朴硝 雄黄 桂圆核灰 皂矾 牛皮灰 樟冰(各五钱) 麝香(三钱)
冰片(三钱) 龙骨(五钱) 再入东丹三斤,收成膏。
\x内伤膏\x 治内伤,腰疼足酸,寒湿流筋、流络、流注、鹤膝疯、痹等证。
毛鹿角(切,二两) 乌药(八两) 红花(二两) 全当归(切,一两二钱) 木瓜 (一两) 上官桂(二两)
(炙,二两) 商陆(三两)
用麻油十斤,浸药二十一日,煎枯,滤去渣,离火,入淘净飞丹六斤,收成膏,再入肉 桂(去皮研末)二两、乳香、没药末各二两,麝香二钱,搅匀,用红布或青皮摊贴。
\x紫金膏\x 治痰核瘰 。
官桂(六两) 生地(十二两) 秦艽(五两) 羌活(三两) 黄芩(二两) 防风 (三两) 木通(三两) 川连(一两五钱) 当归(九两) 木瓜(六两) 白术(三两)
方八(十二两) 鳖甲(六两) 白芷(三两) 远志(三两) 大蜈蚣(十五条) 丹参 (五两) 紫草(十二两) 毛慈姑(五两) 生甲片(一两五钱) 血余(五两) 茜草 (六两) 商陆根(三斤)
上药俱囫囵,不切碎。加柳枝五两,桃枝五两,枣枝五两,桑枝五两,槐枝五两,用真 麻油二十斤,将前药浸十日,熬枯去渣,用净飞丹十五斤,炒透收膏;再下明乳香(去油,
研)五两,没药(去油研)五两。
\x肉桂膏\x 治一切寒湿痹痛、乳痰、乳癖、瘰 等证。
川乌 草乌 海藻 当归 甘草 白芨 甘遂 白芷 细辛 芫花 半夏 肉桂 红花 大戟 虎骨(各七钱五分) 麻黄(一两) 五倍子(一两)
用麻油二斤、青油一斤五两,入药煎枯,去渣;下净东丹炒一斤,收成膏;再下乳香(
去油,研)、没药(去油,研)各一两,寸香(研)五钱,百草霜一两,搅匀,用红布摊贴。
\x紫霞膏\x 治老年结毒,穿溃不敛。
嫩松香(六两) 糠青(研,二两) 乳香(去油,研) 没药(去油研,各五钱)
用麻油六两,熬至滴水成珠,下松香,再煎二、三十沸,下糠青,再熬,自有紫色,离 火,下乳香、没药。
\x白玉膏\x 治湿毒疮,白泡 疮,烫伤等。收湿生肌长肉,甚效。
鲫鱼(大者,两条) 铅粉(一斤) 轻粉(五钱) 象皮(烘研,一两) 真珠(研,
三钱)
用麻油一斤,入鲫鱼,煎至枯,沥去骨,再煎一、二十沸,离火少顷;然后下铅粉、轻 粉、象皮末、珍珠末,搅匀成膏。
\x玉红膏\x 去腐生新。此外科收敛药中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