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514页

者表阳明之经,不表阳明之腑,又安得以经为腑,以腑混经乎!
目痛鼻干 或问目痛鼻干,何以是邪在肌肉也?余谓目乃阳明胃腑所居之经络,
胃司肌肉,邪必由皮毛而入肌肉,目痛鼻干,故云邪在阳明肌肉。至于他经则各行其道,何有是证。
漱水不欲咽 或问漱水不欲咽,何谓邪在肌肉?曰∶唇者肌肉之本,今唇焦思 漱水,是邪在肌肉。然不欲咽者何故?盖热邪只在肌肉,脏腑无热,不过漱水以润 唇耳,故不欲咽,乃表病里和。又曰∶表证已除,遂属里证,或亦漱水而不咽者,治 法从表乎?从里乎?曰∶既无表证,里必有热,热则消水,漱当咽矣。若不咽者,是 内有瘀血也。何以辨之,外无表证,必见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枯黑者是也。宜 用桃仁承气汤攻之。(桃仁承气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热结膀胱小腹胀,如狂蓄血最相宜。) 以上俱 邪在肌肉,当解肌。
脉不浮不沉 或问脉不浮不沉,何以是半表半里证?曰∶浮为表,沉为里,今 不浮不沉,表邪将入腑,故脉不浮,里邪尚未入脏,故脉不沉。非表非里,知邪在中也。属半表半里无疑。
呕吐 或问呕吐何以是半表半里?曰∶盖邪将入里,里气上冲,邪正相争,虽出 于胃,原是少阳部位,胆为清净之府,毫物不能容纳。今邪气相干,故令呕吐,属 半表半里,又有胃热胃寒之分,辨之以口渴与不渴耳。
胸前胀满 或问胸前胀满,何以是半表半里也?曰∶身上半属阳,身下半属阴,
胸前乃清阳之分,正在半表半里之间,邪至此将此入里而未深入里,今胸满而腹未 满者,乃邪气非有物也,故胸满在半表半里之间,若腹满,是有物而非邪气也。但 痞气亦胀满胸前,何以别之?曰∶痞气因邪在表误下,以至胸胀,必问其人,曾经 下否,若经下过,即是痞气,未经下而胸前胀满者,即半表半里证。
耳聋 或问耳聋,何以是半表半里证?曰∶盖足少阳胆经上络于耳,故见耳聋,知属半表半里也。
胁痛 或问胁痛何以为半表半里?曰∶盖足少阳胆经布于胁,胁痛故为半表半里。
至于他经,或出于巅背,或布于面目,何 得胁痛?或云∶水气亦令人胁痛。曰∶水气必作干呕心满,咳引胁痛及头汗,出此 乃水气胁痛,非少阳胁痛也。若半表半里胁痛者,外必见胆经之证耳。
舌滑 或问舌滑何以是半表半里?曰∶舌司肠胃,寒热之变系矣。邪在表则舌和 如常,在里则舌干而各色现出,今舌滑尚有津液润泽,但不如常,其邪将入腑未入 腑,非在表非在里,故云∶属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 或问寒热往来,何以是半表半里?曰∶夫邪在阴则寒,在阳则热,少 阳胆经正阴阳交界之所,邪至此经,致阴阳相争,寒热相半,故寒热往来,属半表 半里。或问曰∶阳明亦有寒热往来者,何意?曰∶若阳明经病,邪在肌肉则身发热,
焉有寒热往来。已传阳明之腑,郁热熏蒸,结粪在内,故寒热或往或来,是阳明之腑,
非阳明之经,当用调胃承气汤攻之。(调胃承气硝黄草,甘暖微和将胃保,不用朴实伤上焦,中焦燥 实服之好。)故云∶阳明内实,故寒热往来耳。
头汗 或问头汗为半表半里者,盖以诸阳经脉络上至头则有汗,诸阴经脉络系 背至颈而还,焉得有头汗,故一见头汗即属半表半里。或问曰∶既诸阳脉上至头,今 汗出当云表证,何以为半表半里?曰∶若表证尚有寒邪闭塞,焉能有汗,今既有汗,
是寒邪将化为热。名曰里证,则头有汗,名曰表证,则头无汗;故云半表半里。又曰∶ 瘀血水气发黄,亦有头汗者何也?夫瘀血头汗,小便自利;水气头汗,胸满咳呕;发 黄头汗,小便不利。若半表半里头汗,必往来寒热也。然三证头汗,皆未离乎阳,可见头汗属半表半里也。
盗汗 或问盗汗何为半表半里?曰∶夫热邪熏灼腠理,使人有汗,寒则腠理闭密,
无汗是里,当出汗不止,今汗在睡而出,觉而收,乃邪将旺于阴分,独未深入于阴,亦 属半表半里。又问曰∶杂证盗汗亦作半表半里治乎?曰∶杂证盗汗,乃阴虚至极,血 分亏损,名劳怯之证。今伤寒盗汗,乃有 余之邪,名曰外感,非杂证一例论也。
目眩口苦 或问目眩口苦,何以是半表半里?曰∶目者肝之窍,胆汁藏于肝,病 在少阳胆经,故目眩口苦者,胆之汁也,热泄胆汁故口苦,二者是少阳胆经病。半表 半里,法宜和解,至于他经,便无此证。
以上俱邪在半表半里,当和解。
脉沉有力 或问脉沉有力,何以是传经里证?曰∶夫脉存则生,脉绝则死,太 过不及则病,内实则脉实,内虚则脉虚。今沉者病脉也,主病在里,有力者实也,主 病为热,今脉沉有力,是里实且热也。
下利清黄水 或问下利清黄水,何为里证?曰∶盖肠胃因久失下,致燥粪结实 成块,则清黄水下漏魄门,如物之聚而结实者,水液不能渗漏,物坚如磊石者,沃 之水必渗漏矣。今病者下利清黄水,粪结如磊石在内,此水从结粪旁流走而出,急 下之无疑。往往以直中下利清谷者,为漏底伤寒,若误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