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33页

谓随之,安之。制,谓止制。平,谓平谓。夺,
谓夺其胜气也。治此者,不以数之多少,但以气平和为准度耳。此言复之,所以反病而有治之之法也。)高者 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折之,不足者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 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高者抑之,制其胜也。下者举之,济其弱也。有余者折之,屈其锐也。
不足者补之,全其气也。虽制胜扶弱,而客主须安。一气失所,内淫外并,而危败之由作矣。同,谓寒热温清,
气相比和者。异,谓水火木金土,不比和者,气相得者,则逆所胜之气以治之。不相得者,则顺所不胜气以治之。
此其治主客之大体也。)
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脏位有高下,腑气有 远近,病证有表里,药用有轻重,调其多少,和其紧慢,令药气至病所为故,勿太过不及也。)《大要》曰∶君 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 也。(奇,谓古之单方。偶,谓古之复方。单复一制皆有大小,故奇方云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偶方云君二臣四君 三臣六也。病有大小,气有远近,治有轻重所宜,故云制者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 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浓,缓则气味薄,
适其至所,此之谓也。(汗药不以偶方,气不可以外发泄。下药不以奇制,药毒攻而致过。治上补上,方 迅急则止不住而迫下。治下补下,方缓慢则湿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气味薄,则力与缓等。制缓方而气味浓,
则势与急同。如是为缓不能缓,急不能急,浓而不浓,薄而不薄。大小非制,轻重无度。则虚实寒热,脏腑纷挠,
无由致理,岂神灵而可望安哉!)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
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汤丸多少,凡如此也。近远,谓腑脏之位也。心肺为近,肝肾为远,
脾胃居中。三阳胞 胆亦有远近,身三分之上为近,下为远也。或识见高远,权以合宜,方奇而分两偶,方偶 而分两奇,如是者近而偶制,多数服之,远而奇制,少数服之。故曰小则数多,大则数少也。)奇之不去则 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方与其重也 宁轻,与其毒也宁善,与其大也宁小。是以奇方不去,偶方主之,偶方病在,则反其一佐,以同病之气而取之也。
夫热与寒背,寒与热违。微小之热,为寒所折,微小之冷,为热所消。甚大寒热,则必能与违性者争雄,能与 异气者相格,声不同不相应,气不同不相合,如是则且惮而不敢攻之,攻之则病气与药气抗衡,而自为寒热以 开闭固守矣。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令声气应合,复令寒热参合,使其终异始同,凌润而败坚,刚强必折,柔 脆同消耳。此言约方之法不越奇偶,而必当曲尽其制也。)
李东垣七方图 (大)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少则二之。肾肝位远,服汤散 不厌频而多。
(小)君一臣二,制之小也。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心肺位近,服汤散不厌 频而少。
(缓)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薄。治主以缓,缓则治其本。
(急)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浓。治客以急,急则治其标。
(奇)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阳数奇。
(偶)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阴数偶。
(复)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 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反 佐取之,是为逆取。奇偶取之,是为从取。寒病治以寒,热病治以热,是为逆取。从,顺也。)逆,正顺也。若 顺,逆也。(寒盛格阳,治热以热,热盛拒阴,治寒以寒之类,皆时谓之逆,外虽用逆,中乃顺也。此逆乃正 顺也。若寒格阳而治以寒,热拒寒而治以热,外则虽顺,中气乃逆,故方若顺,是逆也。)故曰∶知标与本,
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粗工嘻嘻,以 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殆,同气异形,迷诊乱经。(六气之用,粗之与工,得其半也。厥阴之 化,粗以为寒,其乃是温。太阳之化,粗以为热,其乃是寒。由此参互,用失其道,故其学问识用,不达工之 道半矣。夫一经之标本,寒热既殊,言本当究其标,论标合寻其本。言气不穷其标本,论病未辨其阴阳,心既 迷正理,治益乱其经,呼曰粗工。)夫标本之道,要而 ,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 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此言六气各有所从之标本,
而百病皆当知标本也。)
愿闻病机何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性动。木气同之。)诸寒收引,皆属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