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3-外科大成-第60页

交感丹\x 治耳疳。气不宣通。遂成聋 者。
香附(童便浸炒三钱) 黄连(二钱) 茯神(二钱) 甘菊(一钱) 桂心(一钱)
共为末。每服钱半。灯心汤下。
\x红绵散\x 治耳内流脓。肿痛已消。脓尚不止者。
枯白矾(三钱) 干胭脂(二钱) 麝香(二分)
共为末。罐收。先捻绵球。绞尽耳内湿脓。随用绵球蘸药送入耳底。自愈。
一用腊日枯矾。入猪胆内。阴干。吹用。一用杏仁炒黑为末。绵裹塞于耳内。日三四易。
一用鸡肫皮焙或文蛤末。吹之。 一用人牙 存性。去火毒为末。用少许。吹耳内。
一用陈年酱茄蒂。拧汁滴于耳内。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耳衄者。耳出鲜血也。由上焦血热所致。若肝脉弦洪者。柴胡清肝汤。虚火妄动。肾脉数而弱者。六味地 黄丸。生地麦冬散。总以凉血清心为主。外以神塞丸塞之。
\x生地麦冬饮\x 治耳出血。及鼻衄。
生地(一两) 麦冬(一两)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x神塞丸\x 治耳内出血。及鼻衄。
麝香(一分) 沉香(三分) 白矾(一钱) 糯米(五十粒)
共为末。糊丸梧子大。薄绵裹之。如左耳出血塞右鼻。右耳出血塞左鼻。如左鼻出血塞右耳。右鼻出 血塞左耳。两耳出血塞两鼻。两鼻出血塞两耳。
\x六味地黄丸\x(见溃疡门) \x柴胡清肝汤\x(见本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耳痔及耳挺耳蕈。俱结于耳之窍内。不肿不 不痛。塞久令人重听。宜栀子清肝汤。兼外插药线于缝 内。化尽自愈。
\x栀子清肝汤\x 牛蒡子 柴胡 川芎 白芍 石膏 当归 栀子 丹皮(各一钱) 黄芩 黄连 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耳 者生耳后缝间。延及上下。如刀裂之状。随月之盈虚。故名月蚀疮。宜川粉散搽之。如初生如黍。次 烂如鸦 之状。名鸦 疮。用鸦 散敷之。
\x川粉散\x 治耳 及黄水等疮。
穿山甲(炒) 铅粉(炒) 轻粉(隔纸微炒等分)
为末。掺干。用麻油调敷。
一用地骨皮煎汤洗净。仍用地骨皮为末掺之。干用香油调敷。
\x鸦 散\x 治耳 等疮。
老鸦毛( 灰存性一钱) 大红 (烧灰存性一钱) 白矾(枯五分) 珍珠(五分) 冰片(二分)
轻粉(五分) 黄丹(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掺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耳痒搔之。虽至血出。而痒不止者。肾风也。宜服三因四生散。三二服即瘥。
\x四生散\x(见肾脏风疮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x蜡弹丸\x 治耳聋由肺气虚者。
山药(炒三两) 白茯苓(二两) 杏仁(去皮尖炒二两五钱)
为末。用黄蜡一两。溶化为丸。弹子大。盐汤嚼下。少气嗌干者。用生脉散。煎汤嚼下。
\x东垣王提督方\x 治暴聋。熏一二次。三五年者。熏五七次。全愈。多年者不治。
灵磁石(七钱 ) 珍珠(七粒微焙) 当门子麝(三粒)
为细末。蕲艾一钱为粗末。次用白绵纸一张。镇热铜器上。用黄蜡五钱。遍擦纸上。裁为五寸大框。
将前艾均分铺纸上。艾上掺药。卷成筒。仍以火烘蜡纸。粘牢听用。再用浓纸卷筒如喇叭样。以小口 对耳次。将药筒点着吹灭。侧耳熏之。力能隔耳透咽。其功甚捷。熏毕。用艾 塞耳。以避风入。
\x凤珠丹\x 耳聋。
鸡蛋一个。开一孔。入巴豆一粒。去心膜。用双层纸封之。与鸡抱之。以雏出为度。取蛋清滴耳内。日二 次。
一用鼠胆汁灌入耳内。少时。令人于耳内视之。俟耳窍内有虫见。即以捻子捻虫头。缓缓扯出。其虫 之大小。随年分之新久。其虫一出。患人发晕。少时即苏。苏即聪矣。此法不问新久。双聋单聋悉验。如 两耳。则用二胆治之。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虫入耳者。以姜擦猫鼻。猫尿自出。取尿滴耳内。其虫自出而愈。诸方皆不及此。若用麻油滴之。则虫死 而难出矣。虫入耳久之。食脑而脑痛者。用桃叶为枕。虫自鼻孔内出。虫入耳。用雄鸡冠血滴之。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耳部属性:冻耳。用生姜取汁熬膏涂之。忌用火烘汤泡。犯之则肉死。宜与冻疮门参考。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x经络\x 鼻者。肺之窍也。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x鼻渊者\x 鼻流浊涕。黄水腥秽是也。又名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