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12-喉科秘诀-第2页

(各五分)
。若腹胀闷乱,发热秘结,加大黄(二钱),芒硝(一钱)同煎。利三五遍,即止。余不拘服。
一病舌下另生一舌,如莲花者,名为莲花舌,又名重舌,又名木舌。舌大长硬,俱用神药 末点之。若沉重者,频频擦舌,及教病患自己咬住舌,露舌在牙外,看真,用三棱针针去四 五路血后,点神药末擦舌为妙。又有紫筋二条,针开出血,用神药末吹之。(炳章按∶此症 皆由肝肾亏,心火旺,宜服滋营养液汤剂,效更速。)又用米醋半碗,调真喉末含之,吐出再 含,以消为度。
真人吹喉散
硼砂(一钱) 寒水石(七分) 雄黄(五分) 上冰片(六厘)
共研细末,收贮听用。若喉疳臭烂,加地鸡一分,(即水缸下地蜱子,瓦上焙枯。)麝香 (五厘),牛黄(七厘)。
一病崩砂漏齿风,亦有潮热。只用神药末加蜜蒸过,调涂含咽,津满口,吐撒。用防风、
荆芥、白芷三味,煎水,洗净用药,擦牙关即活。又将舌洗去毒。此病不妨。如有牙边红 肉生出来,去硝矾二味,加入胆矾一钱,同用神效。亦用败毒散,或食,或洗,俱用无患。如 有腹满、腹紧,亦用通利散。若不敢通,只用连翘消毒饮服之。若孕妇,用神药末,勿吞,只可 口含,吐出来。入麝香,吞无忌。
一病牙关,内生有肉,遮过牙,口又难开,却用神药末挑放牙上,开其牙窍,然后用针剔 破其肉,即用神药末敷破处即愈。再看牙关内,有红筋一条,入牙关,不能开,用瓦刀割断 其根,待血出,再用神药末吹之。
一病喉风,连年起一二次不断。其根原者,用范九思之针灸法,男左女右,在大指本 节后一寸,用艾灸三壮,即断其根。此穴不可轻用,慎之慎之。
光按∶神药末,即神字号玉华散。真喉末,即真人吹喉散。
周诗先生曰∶夫咽喉者,乃五气呼吸之门户,五味输纳之道路也。盖咽者,咽也,咽纳水 也。喉者,候也,候气之出入也。有风、积、痰、虚四字所伤,病由此生,而轻重可较焉。夫气 之出入,有顺有逆,外有六淫时气之邪,内有七情饮食之伤,其中又有虚实。故内因七情过 度,则主不能安而神劳,神劳则相火动,火动痰生则气郁。而火变痰于咽嗌,单鹅、双鹅、梅 核诸症蜂起,乘外感之邪热触动而作矣。学人可认证候,方法施治,以期得效。三十六种,名 虽不同,四字之说,甚为盒饭。若不识其症,妄施药饵,轻变为重,实难救疗。且咽喉系危急 之症,不可轻忽,可用心救人,阴 非轻。当取则取,不当取者,可以行阴 ,天必佑之。
<目录>卷上<篇名>附风热喉辨方属性:风热喉初起,牙关强闭,头面则肿,咽津则碍,憎寒壮热,属肝胆之经,生发顶鹅,双单 鹅,每日宜用真喉末吹二三次,每次三匙,内服泻肝通圣散一剂,以泻为度。如不泻,连进 几次,用消风活血汤数剂,若泻后,对时不宽,急用三棱针刺去鹅顶毒血,只三五针。随后又 点药末。若喉紧急,即以针刺毋待,次日活法行之,此乃肝胆经症。牙关闭疼,壅盛而死,或 改用皮硝散急吹用之。
泻肝通圣散
归尾(四分) 黄芩(七分) 僵蚕(五分) 赤芍(五分) 桔梗(一钱) 甘草(五分) 石膏 (二钱) 大黄(生二钱,熟二钱) 芒硝(一钱) 枳壳(七分) 黄柏(七分) 升麻(三分) 葛根 (四分) 防风(四分) 荆芥(四分) 胆草(四分) 生姜(一片)
水一碗煎七分,空心温服,令泻为度。如不泻,再进本药一剂,后方服消风凉血汤。(炳 章按∶此证去升、葛、桔、防、生姜加鲜大青、丹皮、桑叶、银翘等,则效更捷)。
消风凉血汤
白芍(七分) 黄芩(一钱五分) 鲜生地(二钱) 桔梗(一钱) 荆芥(五分) 防风(六分) 栀 子(五分) 僵蚕(四分) 黄柏(七分) 黄连(三分) 甘草(三分) 归尾(五分) 花粉(六分)
银花(五分) 山豆根(五分) 升麻(三分) 薄荷(三分) 生姜(一片)
水二碗,煎七分,空心服。(炳章按∶升、防、桔、生姜,喉症皆当慎用)
千金皮硝散
风痰盛者必用此方。
皮硝(一两,用铁挑,炙过,以干为度) 砂仁(二钱,去皮膜) 海螵蛸(二钱,去净粗壳) 硼 砂(生一钱, 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朱砂(一钱五分) 冰片(二分) 直僵蚕(八分) 麝香 (五厘) 郁金(五分) 白矾(一钱六分,生 各半。)
<目录>卷上<篇名>附积热喉辨方属性:积热喉初起,多有夜半睡觉,咽津碍气,牙关强而不开,鼻气觉有些烧,痰涎壅粘,壮 热多,憎寒少。此症属心经三焦之火,生发顶,双单鹅亦宜。每日吹真喉末二三次,每次三 匙,出痰多效。内用泻心通圣散一剂,次用清膈凉血汤数剂。若泻心通圣散服后大泻,不用 多服。若无多泻,再进本药一剂,方可吹药。一日不宽,急用三棱针刺去鹅顶毒血,三五针。
吹喉药,点之毋得迟延。日久自溃烂变成牙疳,虽不至死,臭恶半年不愈。故当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