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41-胎产指南-第23页

,率而口噤牙紧,手足筋脉挛缩,类中风,又类 痫。虽 虚火 泛上有痰,皆当以末治之,毋执偏门而用治风消痰之方,以重虚产也。盖经脉任血流利,自 筋骨强健,而关节清利,今产后无血濡注,致牙紧口噤,手足牵搐,症类 痫中风也。治当 先服生化汤,以生旺新血。如见危症,三帖后即用人参益气,以救血脱也。如有痰有火,少 佐橘红、炒芩之剂,竹沥、姜汁亦可加之,黄连黄柏,不可并用,慎之,附方于后。
\x滋荣活络汤\x 治产后少血,口噤项强,抽搐类中风症。(此方如有血块,不可用 地、 、术。)
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三钱) 怀熟地(二钱) 草果(四分) 黄 (一钱) 茯神(一钱)
天 麻(一钱) 人参(二钱) 麦冬(一钱) 陈皮(四分) 荆芥(四分) 防风(四分) 羌活(四分)
黄连(二分,姜炒)
有痰,加半夏曲二钱,竹沥一小酒杯,姜汁少许。有食,加山楂、砂仁以消肉物,神曲 、麦 芽以消面饭。大便秘,加肉苁蓉一钱五分。渴,加麦冬、葛根。汗,加麻黄根一钱。惊悸,
加枣仁一钱。
\x天麻丸\x 治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四肢不利。
天麻(五钱) 防风(五钱) 茯神(一两) 川芎(七钱) 枣仁(一两) 羌活(七钱) 人参 (一 两) 远志(一两) 柏子仁(一两) 山药(一两) 麦冬(一两) 细辛(四钱) 南星曲(九钱)
半夏曲(九钱) 当归(六两) 石菖蒲(八钱)
蜜丸,朱砂为衣。
<目录>卷七(上)\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篇名>十二、产后汗属性:凡分娩时出汗,由劳伤脾,惊伤心,恐伤肾也。《内经》云∶身体劳苦,汗出于脾;惊 而夺 精,汗出于心;胃所恐惧,汗出于肾。产妇多兼三者而汗出,不须即加敛汗之剂,神宁汗自 止息。其血块作痛, 、术未可遽加。宜服生化汤二三帖后块痛消,即继服加参生化汤,以 止虚汗。若分娩后倦甚, 然汗出,形色有脱,乃亡阳脱汗也,又当从权连灌加参生化汤 ,倍参以救危急,毋据块痛。夫汗乃心之液,荣于内为血,发于外为汗,产妇值亡血之后 多汗,由惊劳心伤神虚,不能镇守其液也,治当健脾胃而救水谷之精归脾,益荣卫而引血归 源,灌溉四旁,不使妄行,为外汗也。难症虽有自汗盗汗之分,其当归大黄汤,不可治产后 之盗汗也。并宜服加参生化汤及加味补中益气二方。若服参 重剂,而汗多不止,及出头汗 而不及腰足,乃危症也。
\x麻黄根汤\x 治产后虚汗不止,三日内血块未净,不可加 、术。
黄 (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麻黄根(一钱) 粉甘草(五分) 人参(二钱) 牡蛎(五 分) 桂枝(五分) 浮小麦(一撮) 白术(一钱)
血块痛不加者,以 、术补而不行也。虚脱汗多手足冷,加熟附一片,干姜四分。渴,
加麦 冬一钱,五味子十粒。血块不痛,加熟地三钱。恶风寒,加防风五分,桂枝五分。肥白人产 后多汗,加竹沥一酒杯,姜汁半匙,以清痰火。
晚服\x八味地黄丸\x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五味子 黄 怀生地 各等分为末,蜜丸。
凡产后虚汗不止,由产亡阴血,而阳气偏盛故也,《内经》云∶阳加于阴则发汗,因而 遇风变为 者有之。
<目录>卷七(上)\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篇名>十三、治产后盗汗属性:产后睡中出汗,醒来即止。犹盗瞰人睡而上盗,故谓人盗汗,非自汗所同治。当兼用血 药品,其当归大黄汤,又非产后盗汗药方也。
\x止汗散\x 治产后盗汗。
人参(二钱) 当归(三钱) 麻黄根(一钱五分) 怀熟地(三钱) 黄连(五分,酒炒) 浮 小麦(一撮)
又方 牡蛎 研细末,小麦面炒黄为末,绢袋盛扑之。
<目录>卷七(上)\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篇名>十四、产后口渴或兼小便不利属性:凡产后口燥咽干而渴,或兼小便不利,由产失血,或汗多所致,是无水谷也。夫日用水 谷,
胃纳而脾肺散之,至精清气,为津为液,其气通心,受火色而方化为血,下行膀胱而为小便 ,值产亡血,而又多汗,又劳倦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是化生之气不运,渗泄之令不 行,是以上无津液流通,而有咽干燥渴之症,下气不升而有胃肾关闭之候,治法必当助脾益 气,升补气血,则气化流行,阳升阴降,斯水入经而为血为津,谷入胃而气长脉行,自然津 液充而便利调矣。若认咽干口燥为火,而用芩连栀柏以降之;若认小便涩闭为水滞,而用五 苓等散以通之,皆非也。必因其劳损而温之益之,因其干燥而濡之行之,度量病情而治之,
庶无失也。
\x生津止渴益水饮\x 量加车前子一钱。
黄 (一钱) 人参(三钱) 怀生地(三钱) 麦冬(三钱) 五味子(十粒) 当归(三钱)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升麻(四分) 葛根(一钱)
汗多加麻黄根一钱,枣仁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