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 枳实(七八分,麸炒 )茯苓(一钱)
水煎服。此方参、术、姜、草四味,方名理中汤,治胸痹,心胸痞气,霍乱吐泻不渴,一切脾胃虚寒,
呕吐清水,饮食不入,完谷不化。理中汤内加熟附子,名附子理中汤,如方中人参用一钱,附子则宜用三分。
\x承气汤\x 治少阳、阳明腑证。
大黄(四钱,生) 浓朴(六钱,制) 枳实(三枚)
此二方胎产忌用,录之以备参考。
\x黄连解毒汤\x 治热邪内外俱盛。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 等分煎服。
\x桂枝白虎汤\x(附白虎汤,人参白虎汤。) 治温病感冒客邪而渴,及温疟先热后寒。
石膏(四钱,生用,碎) 知母(一钱五分,生) 炙草(五分) 粳米(一撮) 桂枝(七分半)
水煎服。此方去桂枝,即白虎汤正方也。去桂枝,加人参一钱,名人参白虎汤,治热病大渴,发热背寒。
\x散邪饮\x 治疟初起。
羌活 柴胡 紫苏 陈皮(各六分) 苍术(米泔水制) 浓朴(姜汁制) 制半夏 青皮(各七分)
水煎服。不愈者,服后截疟汤截之。
\x截疟汤\x 白术(土炒) 山楂(并子) 槟榔 常山(白酒煮干,炒紫色,再用白术煎水煮透更妙。各八分) 草 果神曲(各四分)
水煎,遇发日五更服。
\x柴胡知母汤\x 治孕妇病疟,不可轻用截药,恐致损胎,此汤主之。
柴胡(一钱五分) 知母 人参 黄芩 白术(土炒) 归身(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引,水煎多服,以平为期。
\x七圣截疟散\x 如疟久不退转甚者,宜用此散截之。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 知母(各一钱) 常山(八分,白酒煮干,炒紫色,再用白术煎水煮透更 妙) 草果仁(五分) 乌梅(二枚)
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忌生冷、鸡、鱼、面食。原方有炙草,予恐常山合之而 作吐,故去之。
\x明砂止疟丹\x 夜明砂(三钱)
为末,茶清调,空心服。予谓此药能行血,且下死胎甚速,非瘀血积聚成疟及久成疟母者,不可轻用也。
\x加减丹溪安胎饮\x 治孕妇疟疾。
白术(土炒) 当归 熟地(各二钱) 川芎 条芩(各八分) 制半夏(七分) 人参(一钱)
藿香(五分) 草果 青皮(各三分) 紫苏 广皮 炙草(各四分) 乌梅(二枚)
姜一片,煎服。
\x二陈汤\x(见本卷子烦门。) \x小柴胡汤 建中汤\x \x凉膈散\x \x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x (俱见本卷诸痛门。) \x人参白虎汤\x(见本门,附桂枝白虎汤下。) \x逍遥散\x(见本卷胎逆上逼 门。) \x六味丸\x(见本卷诸痛门,附六味地黄汤下。)
<目录>卷之上<篇名>伤寒温热时疫论属性:妊娠伤寒,时值冬令,为寒所伤,其轻者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微嗽鼻塞,数日即愈,不药亦可。或 用葱白连须三五茎,生姜三片,煎服即解。如所感者重,以至头疼,先寒后热,久必伤胎,药多避忌,
务宜谨慎,不可与常妇概治,竟用发表以致损胎,误其母子性命,但服葱白香豉汤自愈。故《千金》治妊 妇伤寒,用葱白、生姜水煎热服,取汗即安。是以葱白香豉汤、香苏散,可解表邪,又可安胎。况葱 白不惟性能解表,且善安生胎,下死胎。若感寒孕妇胎伤未死,但用葱一把水煮食 之,汗出即安。如胎已死,须臾自出。不应,加生姜、苏叶,不可轻用表药招尤。若妊娠邪在半表半里,
择《纲目》内黄龙汤,即小柴胡汤变体用法,其加减亦可采择而用。如表证已愈,但发热大渴,用香苏 散加金花汤。便结者,加入大黄,或用三黄解毒汤。所以,凡胎前疫证,与伤寒阳明腑证,内实便秘,须 急通大便,方不损胎。若大便自利,乃正气下泄,胎必难保。惟大小便如常,知里无热,则不伤胎气。
故又有涂脐护胎之法。其或汗或下,各随表里脉证主治。至妊娠热证,亦须急治,恐致落胎。《千金》用 葱白香豉汤,取汗即愈。又有用柴葛安胎饮者。如呕吐烦躁,用生津葛根汤者。甚则斑出黑色,用栀子 葱豉汤者,密斋用加味化斑汤。此皆热入于里,阳明证之方药也。《医通》治孕妇温热时行,及伤寒邪气 内犯,热毒逼胎,并宜千金石膏大青汤急救,庶可保全,迟则不救。又有石膏六合汤、升麻六合汤,立 方甚稳,录后以备采用。凡胎孕药内,不得已而用大黄转药,须用酒制。姜、桂、附子,用黄连甘草制之,则无害矣。
\x葱白香豉汤\x 《千金》治时疫伤寒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寒热。
葱白(连须一握) 香豉(三合)
上二味水煎,入童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两。此方药味虽轻,功效最着。凡虚人风热、
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与产后、痢后用伏龙肝汤、丸不殊,既可探决死生,且免招 尤取谤,正危证解围良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