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35-济阴纲目-第18页

以润心而 生津,火位之下,水气承之,故用熟地黄以滋水,其四种皆通血脉,而续绝有也)
\x泽兰汤\x 治证同前。
泽兰叶(三两) 当归(酒洗) 芍药(炒,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x加味补中益气汤\x 治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弱体倦,发热作渴,饮食减少而不生血者 。
黄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当归 陈皮(各一钱)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生地黄 天花 粉(各八分)
上锉。加生姜,作一服,水煎服。(若胃寒,而色不华者,去生地、花粉,有虚火者宜加)
\x十全大补汤\x 治堕胎,及多产育伤血,或误服汗下克伐之药,以致血衰气乏,而经不行 者。(此方温补气血为主,所谓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是也)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黄 肉桂(各二钱)
上锉。作一服,水煎服。
\x养真汤\x 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块,已经三载,百药无效,服此数剂经行。又投数剂 ,而块消矣。(以上十一方,重在血枯二字)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酒炒) 熟地黄(姜汁炒) 白茯苓 陈皮 栀子(炒) 山茱 萸(去核) 益母草 小茴香(酒炒) 香附子(醋浸炒,各等分)
上锉。每服一两,水煎服,五六剂后,经通,作丸服。(凡通经消块,俱用破气削坚、大热大毒之类,而此方俱以 行气调气血,散结气,暖下元之药等分,而又以山栀凉药佐之,何也?但闻山栀能治块中之火,未闻能治三年之块而 通经也,在善用之)
<目录>卷之二\经闭门<篇名>治血涩经闭属性:\x温经汤\x 治经道不行,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为气 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作痛,宜此汤与桂枝桃仁汤。
当归 川芎 芍药 官桂 牡丹皮 蓬术(各一钱) 人参 牛膝(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 咀。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此温行之剂也,以四物去地黄,恐凝滞耳,人参得官桂则能温行 ,故加之。然诸痛忌参、术,亦有不必用者,在去取之有法焉)
\x桂枝桃仁汤\x 治证同前。
方见调经门。(疼痛条)
\x红花当归散\x 治妇人经候不行,或积瘀血,腰腹疼痛,及室女月经不通。
红花 当归尾 紫葳 牛膝 苏木(细锉) 甘草(各二两) 赤芍药(九两) 刘寄奴(五两) 桂 心白芷(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空心热酒调下三钱,食前临卧再服(此皆破血之药,然不用川芎以行血海之血,而用白 芷以行阳明之经者,以血海隶乎阳明也)。若久血不行,浓煎红花酒下,孕妇勿服 。一名凌霄花,即紫葳。
\x行经红花汤\x 治妇人室女经候不行,时作胀痛。
当归尾 赤芍药 紫葳 刘寄奴 牛膝 玄胡索 红花 苏木 桃仁(炒,各一钱) 青皮 香附(各八分) 桂心(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服。(此与前方不相连,而青皮、桃仁,乃厥阴肝经药,要分别此义)
\x凌霄花散\x 治妇人月水不行,发热腹痛。
当归 赤芍药 凌霄花 刘寄奴 牡丹皮(酒洗) 玄胡索 官桂 白芷 红花(酒浸,各 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煎服。(总是破血行经药,而发热二字实略之,即丹皮凉血,而官桂、
白芷非温热之味乎?盖重在不行,而不重在热也,窃观酒洗、酒浸、酒煎之法,然乎,否乎)
\x瑞金散\x 治妇人血气撮痛,月经不行。
片姜黄(四两) 当归 赤芍药 川芎 牡丹皮 蓬莪术 玄胡索 官桂 红花(各二两)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盏,酒三分,煎八分,食前服。(姜黄、莪术,又兼在气、在肝之理)
\x土牛膝散\x 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专主血闭,曾借此以治妇人血块作痛有效)
土牛膝 当归尾(各一两) 桃仁(去皮,麸炒) 红花(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
\x当归散\x 治血脉不通。(专主在脉络)
当归 穿山甲(微炒) 蒲黄(炒,各半两) 辰砂(另研,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
\x琥珀散\x 治心膈迷闷,腹脏撮痛,气急气闷(此专在气),月信不通等疾。
天台乌药(二两) 当归 蓬术(煨,切,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后以食压之。忌生冷油腻。产后诸疾,炒姜酒调下。
\x桃奴饮子\x 治妇人室女月经不通,渐成胀满,及治男子坠马跌扑损伤,以致瘀血停积,
欲成血蛊病者,悉皆治之。
桃奴(桃树上嫩桃干朽不落者,冬月及正月收) 鼠粪(即雄鼠粪也,两头尖者是) 玄 胡索 五灵脂 肉桂 香附子 砂仁 桃仁(去皮尖,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