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6-妇科秘书-第17页

,予每 治此症,用生化汤倍桃仁,调失笑散,生新行瘀,频以黑沙糖冲滚汤,少滴无灰酒服之。如素不 饮,或恐发晕,即不加酒亦可,每每获效。又或因脾胃素弱,中气本虚,败血亦少,气乏血阻,
不能尽下,其症乍痛乍止,痛亦不甚,不可用大黄等药攻之,反增别病,加减八珍汤主之,或生 化汤多服数帖亦效。
\x黑神散\x(见前卷谵语门)。
<目录><篇名>脱汗亡阳及诸汗论属性:产妇分娩,既已亡血,而又多汗,极危症也。盖汗者,心之液,荣于内为血,发于外为汗。血 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脱汗亡阳。其用药与他症不同,但血块作痛, 、术未可据加;
如倦甚, 汗出,形色又脱,速灌加参生化汤,倍参以救危急,毋拘块痛矣。汗止再去参服之。《经》曰∶阳气者,
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多汗不止,必发柔痉,气血俱虚,当用十全大补汤,不应,加附子。予谓∶无块痛者当用之。此 症若服参、 重剂,而汗多不止,及头汗出,不至腰足,难治。
自汗不止,皆由劳伤心神,不能镇守其液,治当健脾胃,散水谷之精以归肺,益其荣卫而虚血归 源,灌溉四傍,不使妄行于外而为汗也。亦用加参生化汤,或麻黄根汤,并间用黄 、五味煎汤,送 六味丸。《医通》云∶因外感多汗者,黄 建中汤主之。
盗汗者,睡中汗出,醒来即止,犹盗贼之瞰人睡而盗之,谓之盗汗,非自汗可比也。此因亡血 阴虚,阳气偏盛。《内经》云∶阳加于阴则发汗。治当兼用血分药品,杂病虽用当归六黄汤,然寒 而腻膈,又不可治产后之盗汗也。宜止汗散主之。
头汗者,或因湿热,或因瘀血,当审虚实治之。
半身汗出,昔人用二陈合四物,治多不效。以血药助阴;闭滞经络也。此属气血不充,而有寒痰 留滞,非大补气血,兼行经豁痰不效,宜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加星、半、川乌。若肥人,多加豁痰 行气药;如瘦人,乃气血本枯,夭之征也。
\x麻黄根汤\x 治产后虚极,自汗不止。
人参(一钱或二钱) 当归(二钱) 黄 (一钱半蜜炙) 麻黄根 牡蛎( ) 麦冬(去心)
浮麦(各一钱) 桂枝(五分) 炙草(四分)
水煎服。如无块痛,加土炒白术一钱、熟地三钱;手足冷,加熟附子一片,炮姜四分;恶风寒,
加防风五分。
\x黄 建中汤\x 桂枝(一钱) 白芍(二钱) 炙草(七分) 黄 (一钱半蜜炙) 胶饴(三钱)
生姜(三片) 枣(二枚)
桂枝汤者,和营表药也。倍芍药,加胶饴,便能创建中气,故名小建中汤。以芍药之酸,敛护 营血;胶饴之甘,培养中土。能治风木乘脾,寒热腹痛。再更加炙黄 ,即黄 建中汤,治虚劳感寒,
发汗自汗,以黄 实卫气,使营卫脏腑俱和,而受益多矣。
\x止汗散\x 治产后盗汗。
人参(二钱) 麻黄根(一钱半) 当归(酒洗) 熟地(各三钱,如有块痛不用) 黄连(五 分,炒) 浮麦(一钱)
<目录><篇名>伤食论属性:产后形体劳倦,脾胃俱伤,是以新产之后,去膏粱,远浓味,食粥、茹、蔬以为调摄。更有本不 思食而强与之,胃虽少纳,脾难运转,易致食停痞塞,甚而伤食发热,切勿误认为阴虚。更有食滞腹 痛,又勿错疑为血凝。治斯症者体认正实,如发热而饮食调者,方可补血;若恶食嗳酸者,食滞之症,
即当扶元为主,补气、养血、健脾、助胃,审伤何物,佐以何药。消导则脾气复而转输,易滞物行 而胃思谷矣。如此补消兼治,无有不安,故善治者,治法有先后缓急,论症因块痛有无。产后有日 数新久,能重产虚之本,而兼去停积之标,攻补如法,无不应手而愈。故有生化消食汤、健脾消 食汤之分别施治。
\x生化消食汤\x 即生化汤加神曲(炒)、麦芽(炒各六分)
\x健脾消食汤\x 治产后块痛已除,停食痞塞。
人参(二钱) 当归(三钱酒洗) 川芎 神曲(炒,各一 钱白术(一钱半土炒) 山楂 砂仁(各六分) 麦芽 炙草(各五分)
<目录><篇名>忿怒气逆论属性:产后忿怒气逆,胸膈不舒,甚而作痛者,兼之血块又痛,宜用木香生化汤,则自然血块速化,
怒气易散,并治而不悖也。若轻产而重气,偏用香附、乌药、枳壳、香砂之类,以散气行块,而 元气反损,闷满疼痛益增,非善治产者也。
\x木香生化汤\x 治产后块痛未除,日受气恼至效。
川芎(二钱) 当归(六钱酒洗) 干姜(四分炙黑) 陈皮(三分) 木香(二分磨,冲服)
水煎服。若怒后伤食,与伤食同治,审伤何物,以何药消之。
<目录><篇名>头痛论属性:人身之中,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和畅,斯无病矣。夫头者,诸阳之会也,产后去血过多,阴 气已亏,而虚阳失守,上凑于头,则令头痛,但补其血,则阳气得纵,而头痛自止。间有败血停留 子宫,厥阴之位,其脉上贯巅顶,作巅顶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