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

内容:夫含灵受气,禀之于五行。摄生乖理,降之以六疾。若《歧黄广记》,《蔚有旧经》。攻
灸兼行,显著斯术。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 ,亦称复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癖气为
根,妇人以血气为本。无问长少,多染此病。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发干而耸,
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小结,多者乃至五六。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虽目
视分明,而四肢无力,且上气食少,渐就沉羸。纵延日时,终于 尽。余昔忝洛州司马,尝
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后瘥者数逾二百。至于狸骨獭肝,徒闻曩说,金牙铜鼻,罕见其能,
未若此方。扶危拯急,非止单攻骨蒸。又别疗气疗风,或瘴或劳,或邪或癖,或患状既广。
灸活者不可具述,略陈梗概。又恐传受讹谬,以误将来。今故具图形状,庶令览者易悉,使
所在流布。颇用家藏,未暇外请名医,傍求上药,还魂返魄,何难之有?遇斯疾可不务乎。



<目录>卷第一

<篇名>取穴法

内容:先定穴,令患人平身立正,取一细绳KT 之,勿令展缩,顺脚底贴肉坚踏之。男左女
右,其绳前头与大拇指端齐,后头令当脚根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肚贴肉直上,至曲 中大
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两边,令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
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
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
至吻,却拘起绳子中心,至鼻柱根下止。如此便齐两吻截断,将此绳展令直,于前来脊骨上
墨点处。横量取平,勿令高下,绳子先中折,当中以墨记之,却展开绳子横量,以绳子上墨
点,正压脊骨上墨点为正。两头取中,勿令高下,于绳子两头,以白圈记,白圈是灸穴也。
以上是第一次点二穴。
次二穴,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缩臂膊。取一绳绕项,向前双垂,与鸠尾齐。鸠尾是心岐
骨,人有无心岐骨者。至从胸前两岐头下量取一寸,即是鸠尾也。即双截断,却背翻绳头向
项后,以绳子中停取心正,令当喉咙结骨上。其绳两头夹项双垂,循脊骨以墨点记之。(墨
点不是灸处)又取一绳子,令其人合口。横量齐两吻截断,还于脊骨上墨点横量如法。绳子
两头,以白圈记之,白圈是灸穴处。
以上是第二次点穴。通前共四穴。同时灸,日别各七壮。至第二穴,壮累灸至一百,或
一百五十壮为妙。候灸疮欲瘥,又依后法灸二穴。
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绳子。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墨点上。当脊骨,直上下竖点,

以上是第三次点两穴,谓之四花穴。灸两穴各百壮,三次共六穴。各取离日量度,度讫,
即下火。唯须三月三日艾最佳。病瘥百日内,忌饮食房室,安心静处将息。若一月后觉未瘥,
复初穴上再灸。
一胞蒸(小便赤黄) 二玉房蒸(男遗尿失精,女月漏不调) 三脑蒸(头眩热闷) 四
髓蒸(觉髓沸热) 五骨蒸(齿黑) 六筋蒸(甲焦) 七血蒸(发焦) 八脉蒸(急缓不
调) 九肝蒸(或时眼前昏暗) 十心蒸(舌焦或疮或时胸满) 十一脾蒸(唇焦坼或口
疮) 十二肺蒸(口干生疮) 十三肾蒸(耳干焦) 十四膀胱蒸(右耳焦) 十五胆蒸(眼
目失光) 十六胃蒸(舌下痛) 十七小肠蒸(下沥不禁) 十八大肠蒸(右鼻孔痛) 十
九二焦蒸(乍寒乍热) 二十肉蒸(别人觉热自觉冷寒) 二十一皮蒸(皮生粟起) 二十
二气蒸(遍身壮热不自安息)



<目录>卷第一

<篇名>用尺寸取穴法

内容:凡孔穴尺寸,皆随人身形大小,须男左女右。量手指中一节,两横纹中心,为一寸中。



<目录>卷第一

<篇名>艾炷大小法

内容:凡艾炷,须令脚跟足三分。若不足三分,恐覆孔穴。不备穴中经脉,火气不行,即不能
抽邪



<目录>卷第一

<篇名>取艾法

内容:端午日,日未出,于艾中以意求其似人者。辄拮之以灸,殊有效。幼时见一书云尔,忘
其为何书也。艾未有真似人者,于明暗间。苟以意命之而已,万法皆妄。无一真者,此何疑
耶?



<目录>卷第一

<篇名>用火法

内容:黄帝曰∶松柏柿桑枣榆柳竹等依火用灸,必害肌血,慎不可用。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
或水晶镜子于日得者,太阳火为妙。天阴,则以槐木取火亦良,灸后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