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一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桔梗,以发舒肺金之气,用半夏以去痰,黄芩以去火。盖外感寒邪火未又方论∶凡人有喘不〔能〕卧,吐痰如涌泉者,舌不燥而喘不止,一卧即喘──此非外感加
又气喘治法
如气喘而上者,人以为气有余也,殊不知气盛当作气虚〔看〕,有余当作不足看。若认作肺人参(一两)牛膝(三钱)熟地(五钱)山萸(四钱)北五味(一钱)枸杞(一此方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参乃健脾之药,既宜补肾,〔则〕不宜多用人参;不多同气但喘,有初起之喘,多实邪;〔有〕久病之喘,多气虚。实邪喘者,必抬肩;气虚喘者,微不独
又方
肾火之逆,扶肝气而上冲之喘也,病甚有吐红粉痰者,此肾火炎上以烧肺金,肺热不能克肝地骨皮(一两)沙参(一两)麦冬(五钱)白芍(五钱)桔梗(五分)白芥子(二此方妙在地骨皮清骨髓中之火,沙参、丹皮以养阴,白芍平肝,麦冬清肺,甘草、桔梗引入肺经,则痰喘除,而气喘可定矣。
贞元饮
治喘而脉微涩者。
熟地(三两)当归(七钱)甘草(一钱)水煎服妇人多有此症。
喘嗽方
如病喘嗽,人以为肺虚而有风痰,不知非然,乃气不能归源于肾,而肝木挟之作祟耳。
法当人参(一两)熟地(二两)麦冬(五钱)五味子(一钱)枸杞(一钱)牛膝(一连服几剂,必有奇功。倘以四磨、四七汤治之,必不效矣。
更有假热气喘吐痰之症,人以为热,而非热也,乃下元寒极,逼其火而上喘也。此最危急之症,苟不急补其肾与命门之火,则一线之微,必然断绝。方〔用〕∶熟地(四两)山药(三两)麦冬(三两)五味子(一两)牛膝(一两)附子(一钱)肉桂(一钱)水煎冷服,一剂而愈。
久嗽方
人参(一钱)白芍(三钱)枣仁(三钱)北五味(一钱)益智(五分)苏子(一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二剂后,服六味地黄丸。
治久嗽,不论老少,神效。
乌梅(五钱)薄荷(五分)杏仁(一钱)硼砂(一钱)人参(一钱童便浸)五味子(五钱,桃仁(三钱,去皮)甘草(五分)。
共为末,蜜丸,樱桃大,净绵包之,口中噙化。虚劳嗽未曾失血,脉未数者,皆可用之,不
又方
秋伤于湿,若用乌梅、米壳,断乎不效,〔方用〕∶陈皮当归白术枳壳桔梗甘草(等分)水煎服三剂帖然矣。冬嗽皆秋伤于湿也,岂可拘于受寒乎?
肺嗽兼补肾方
肺嗽之症,本是肺虚,其补肺也明矣,奈何兼补肾也?不知肺经之气,夜卧必归于肾中。
若肺经为心火所伤,必求救于子,子若力量不加(足),将何以救其(报其)母哉?方用∶熟地(一两)山萸(四钱)麦冬(一两)元参(五钱)苏子(一钱)甘草(一钱)牛膝(一
又治久嗽方
人参当归细茶(各一钱)三味共三钱,水煎数沸,连渣嚼尽,一二服立效,不必三剂也。
治〔滞〕痰方
夫痰之滞,乃气之滞〔也〕,苟不补气而惟去痰,未见痰去而病消也。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白芥子(一钱)花粉(一钱)苏子(
治〔湿〕痰方
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湿,必以补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方用∶人参(二钱)茯苓(三钱)薏苡仁(五钱)半夏(三钱)陈皮(一钱)神曲(一此方之中用神曲,人多不识其意,谓神曲乃消食之圣药,非化痰之神品也。殊不知,痰之积然虽能
〔寒痰〕
更有气虚痰寒者,即用前方,加肉桂三钱、干姜五分足矣。
〔热痰〕
更有气虚痰热者,不可用此方,当用∶麦冬(二钱)白芍(二钱)花粉(一钱)陈皮(一钱)白芥子(一钱)当归(三
肾水成痰引火下降方
肾中之水,有火则安,无火则泛。倘人过于入房,则水去而火亦去,久之则水虚而火亦虚;于补上泛熟地(三两)山萸(一两)肉桂(二钱)北五味(一钱五分)牛膝(三钱)水煎服。
一剂而痰下行,二剂而痰无不消矣。
凡人久有痰病不愈,用猪肺一个,萝卜子五钱,研碎,白芥子一两,五味调和,饭锅蒸熟。
治痰之法
古人所立治痰之方,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痰之本也。如二陈汤,上、中、下久暂之痰通治之,而无实效也。今立三方,痰病总不出其范围也∶
初病之痰
伤风咳嗽吐痰是也。方用∶半夏(一钱)陈皮(一钱)花粉(一钱)茯苓(一钱)苏子(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二剂而痰可消矣。此方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原在胃中,而不在肺;去其胃中之痰,而肺
已病之痰
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黄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炽也。正炽者用寒凉之品,将退者用祛白术(三钱)白芥子(三钱)茯苓(五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枳壳(五有火加栀子,无火不必加。此方健脾去湿,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治已病之痰。〔方用〕白术(五钱)茯苓(五钱)薏仁(五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二钱)益智仁(三分)人参有火加黄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