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68页

两半)
上五味末之,以蜜和为丸,食后服十五丸,又含之,以瘥为度。此方甚验。
治口肥疮方。
熬灶上饭令焦,末,敷之。
治燕吻疮方。
白杨枯枝铁上烧,取 及热敷之。
又方 以木履尾,纳 灰中,令热,取柱两吻各二七遍。
治口旁恶疮方。
乱发灰 故絮灰 黄连末 干姜末 上四味等分,合和为散,以粉疮上,不过三遍。
治口中疮,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猪膏 白蜜(各一斤) 黄连(一两)
上三味合煎去滓,搅令相得,含如半枣,日四、五,夜二。
治热病口烂咽喉生疮,水浆不得入膏方。
当归 射干 升麻(各一两) 附子(半两) 白蜜(四两)
上五味 咀,以猪脂四两先煎之,令成膏,下着地,勿令大热,纳诸药,微火煎令附子 色黄,药成绞去滓,纳蜜,复上火一两沸,令相得,置器中,令凝,取如杏仁大,含之,日 四五遍,辄咽之。
治失欠、颊车蹉开张不合方。
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矣。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
治失欠颊车蹉方。
消蜡和水敷之。
失欠颊车蹉,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壮,满三日未瘥,灸气冲二百壮,胸前喉下甲骨中 ,是亦名气堂。
又灸足内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壮三报。此三阴交穴也。
治卒口噤不开方。
以附子捣末,纳管中,强开口,吹口中。
治口中热干,甘草丸方。
甘草 人参 半夏 生姜 乌梅肉(各二两半) 枣膏(二两半)
上六味末之,蜜丸如弹子大,旋含咽汁,日三。
治口干方。
羊脂若猪脂鸡子大,擘之纳半升醋中,渍一宿,绞取汁含之。
治口干除热下气方。
石膏(五合碎) 蜜(二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纳蜜,煮取二升,去滓,含如枣核大,咽汁尽,更含 之。
治虚劳口干方。
麦门冬(二两末) 大枣(三十枚肉)
上二味,以蜜一升和,令熟五升米下,蒸之,任性服。
又方 羊脂如鸡子大,淳酒半升,枣七枚擘,合渍七日,取枣食之,愈。
又方 酸枣(一升) 酸石榴子(五合) 葛根(三两) 麦门冬(四两) 覆盆子(三 合) 乌 梅(五合) 甘草 栝蒌实(各三两)
上八味末之,以蜜丸含如枣大,以润为度。
<目录>卷六上七窍病上\口病第三<篇名>五香丸属性:治口及身臭,令香止烦散气方。
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一两) 香附子(二两) 甘松 香 当归(各半两) 槟榔(二枚)
上十一味末之,蜜和丸,常含一丸,如大豆,咽汁,日三夜一。亦可常含,咽汁,五日 口香,十日体香,二七日衣被香,三七日下风人闻香,四七日洗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手 亦香。慎五辛,下气去臭。
治口气臭秽,常服含香丸方。
丁香(半两) 甘草(三两) 细辛 桂心(各一两半) 川芎(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和,临卧时,服二丸如弹子大。
又方 常以月旦日未出时,从东壁取步,七步回,面垣立,含水 壁七遍,口即美香。
又方 桂心 甘草 细辛 橘皮 上四味等分,治下筛,以酒服一钱匕,瘥止。
又方 川芎 白芷 橘皮 桂心(各四两) 枣肉(八两)
上五味末之,次纳枣肉,干则加蜜,和丸如大豆,服十丸,食前食后常含之,或吞之,
七日大香。
治口中臭方。
桂心(《古今录验》用细辛) 甘草(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临卧以三指撮酒服,二十日香。
又方 细辛、豆蔻。含之甚良。
又方 蜀椒 桂心(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酒服三指撮。
主口香去臭方。
甘草(三十铢) 川芎(二十四铢) 白芷(十八铢)
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口香。
又方 松根白皮 瓜子仁 大枣 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一百日衣被香。
又方 瓜子仁 川芎 本 当归 杜蘅(各六铢) 细辛(半两) 防风(二两)
上七味治下筛,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服,五日口香,十日身香,二十日肉香,三十日 衣被香,五十日远闻香,(一方加白芷十八铢。
又方 橘皮(二十铢) 桂心(十八铢) 木兰皮(一两) 大枣(二十枚)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身香。亦可以枣肉丸之,服二十丸,如梧子 大,稍加至三十丸。(一方有川芎十八铢。)
又方 浓煮细辛汁,含之久,乃吐之。又方 井花水三升漱口,吐厕中,良。
又方 香薷一把,水一斗,煎取三升,稍稍含之。
又方 甜瓜子作末,蜜和,每日空心洗漱讫,含一丸如枣核大,亦敷齿。
又方 熬大豆,令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