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为剂也,服之如后节度。药有虚实,虚药宜足数合 水也。儿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为三服;儿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为三服;生十六日至 二十日,分二合为三服;儿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为三服;儿生三十日至四十日,尽以 五合为三服。皆得下即止,勿再服也。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大黄汤属性:治少小风痫积聚腹痛夭矫二十五痫方。
大黄 人参 细辛 干姜 当归 甘皮(各三铢)
上六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四合,服之如枣许大,日三。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白羊藓汤属性:治小儿风痫,胸中有痰方。
白羊藓(三铢,即白藓皮) 蚱蝉(二枚) 大黄(四铢) 甘草 钩藤皮 细辛(各 二铢)
牛黄(如大豆四枚) 蛇蜕皮(一寸)
上八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分五服,日三。若服已尽而痫不断者,可 更加大黄、钩藤各一铢,以水渍药半日,然后煮之。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增损续命汤属性:治小儿猝中风恶毒,及久风四肢角弓反张不随,并 曳僻不能行步方。
麻黄 甘草 桂心(各一两) 川芎 葛根 升麻 当归 独活(各十八铢) 人参 黄 芩 石膏(各半两) 杏仁(二十枚)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煮麻黄,去上沫,乃纳诸药,煮取一升二合,三岁儿分为四服,
一日令尽,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石膏汤属性:治小儿中风,恶痱不能语,口眼了戾,四肢不随方。
石膏(一合) 麻黄(八铢) 甘草 射干 桂心 芍药 当归(各四铢) 细辛(二 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三升半,先煮麻黄三沸,去上沫,纳余药,煮取一升,三岁儿分四 服,日三。
治少小中风,状如欲绝汤方∶ 大黄 牡蛎 龙骨 栝蒌根 甘草 桂心(各十二铢) 赤石脂 寒水石(各六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纳药重半两煮,再沸,绞去滓,半岁儿服如鸡子大一枚,大儿 尽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药无毒可每日二服。有热加大黄,不汗加麻黄,无寒水石,
朴硝代之。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二物石膏汤属性:治少小中风,手足拘急方。
石膏(如鸡子大一枚,碎) 真珠(一两)
上以水二升煮石膏五六沸,纳真珠,煮取一升,稍稍分服。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桂枝汤属性:治少小中风,脉浮发热自汗出,项强,鼻鸣,干呕方(即伤寒篇,本方见于十一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二物驴毛散属性:治少小新生中风方。
驴毛(取背前交脊上会中拔取如手拇指大一把) 麝香(二豆大)
上以乳汁和,铜器中微火煎,令焦熟出,为末。小儿不能饮,以乳汁和之,苇筒贮泻着 咽中,然后饮乳令入腹。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茵芋丸属性:治少小有风痫疾,至长不除,或遇天阴节变便发动,食饮坚强亦发。百脉挛缩,行步 不正,言语不便者,服之永不发方。
茵芋叶 铅丹 秦艽 钩藤皮 石膏 杜蘅 防葵(各一两) 菖蒲 黄芩(各一两半)
松萝(半两) 蜣螂(十枚) 甘草(三两)
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小豆大,三岁以下服五丸,三岁以上服七丸,五岁以上服十丸,十 岁以上可至十五丸。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镇心丸属性:治小儿惊痫百病镇心气方。
银屑(十二铢) 水银(二十铢) 牛黄(六铢) 大黄(六分) 茯苓(三分) 茯 神远志 防己 白蔹 雄黄 人参 芍药(各二分) 紫石英 真珠 防葵 铁精(各四分)
上十六味,先以水银和银屑如泥,别治诸药和丸。二岁儿如麻子二丸,随儿大小增之。
一方无牛黄。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丹参赤膏属性:治少小心腹热除热方。
丹参 雷丸 芒硝 戎盐 大黄(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苦酒半升浸四钟一宿,以成炼猪肪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乃纳芒 硝,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用丹参雷丸,亦佳。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五物甘草生摩膏属性: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 甘草 防风(各一两) 白术 桔梗(各二十铢) 雷丸(二两半)
上五味 咀,以不中水猪肪一斤煎为膏,以煎药,微火上煎,消息视稠浊,膏成,去滓,
取如弹丸大一枚,炙手以摩儿百遍,寒者更热,热者更寒,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 及手足心,甚辟风寒。
<目录>卷五上少小婴孺方上\惊痫第三<篇名>灸法属性:论曰∶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