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三分) 黄连(五分) 矾石(四分) 大枣(四枚,炙令黑)
上五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夜二服,不知稍加至十丸。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藜芦丸属性:治少小泄清痢方。
藜芦(二分) 黄连(二分) 附子(一分)
上三味为末,蜜丸,如麻子,以粥饮服,二丸立验。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四物粱米汤属性:治少小泄注方。
粱米 黍米 稻米(各三升) 蜡(如弹子大)
上四味,以水五升东向灶煮粱米三沸,去滓。复以汁煮稻米三沸,去滓。复以汁煮黍米 三沸,去滓。以蜡纳汁中和之,蜡消取饮之,数试有验。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龙骨汤属性:治少小壮热渴引饮下痢方。
龙骨 甘草 大黄 赤石脂 栝蒌根 石膏 寒水石 桂心(各二两)
上八味治,下筛,以酒、水各五合,煮散二合二沸,去滓,量儿大小服之。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大黄汤属性:治少小下痢苦热不食伤饱不乳方。
大黄 麦门冬 甘草(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三岁儿分三四服。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生金牛黄汤属性:治小儿积下不止因发痫方。
生金(三铢,一方用六铢,无生金熟金亦得) 牛黄(三铢) 麻黄(三分) 黄连 干 姜人 参甘草(各一分) 细辛(半分)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六合煮取八合,去滓,临服研牛黄以煮汤中,嫌儿热者用生姜 代干姜。今世乏生金,但用成器金亦善,二三两皆得用之。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泽漆茱萸汤属性:治小儿夏月暴寒,寒入胃则暴下如水,四肢被寒所折则壮热,经日不除,经月许变,
通身虚,满腹痛,其脉微细,服此汤一剂得效后渐安方。
泽漆 青木香 海藻(各二分) 吴茱萸 茯苓 白术 桔梗 芍药 当归(各五分) 大 黄(
上十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二百日至一岁儿,一服二合半,一岁以上至二岁 一服四合 <目录>卷十五脾脏方\小儿痢第十<篇名>枳实散属性:治少小久痢淋沥,水谷不调,形羸不堪大汤药者宜此方。
枳实二两,治下筛,三岁以上服方寸匕。若儿小,以意斟酌,日三服。
治少小洞注下痢方∶ 蒺藜子二升,捣汁,温服,以瘥为度。
又方 取木瓜汁饮之。
又方 酸石榴烧灰为末,服半钱匕,日三。
又方 捣榴汁服之。
又方 炒仓米为末饮服。
又方 狗头骨烧灰,水和服之。
又方 羊骨灰 鹿骨灰 上二味并水和服之,随得一事即用之。
又方 炒豉令焦,水淋汁服之、神验。冷则酒淋服。
又方 五月五日百草末吹下部。
治小儿赤白滞下方∶ 薤白(一把) 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柏叶 麻子末(各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三沸,百日儿每服三合。
又方 牛角 灰,水和服三方寸匕,佳。
又方 烧蜂房灰水和服。
又方 乱发灰 鹿角灰 上二味等分,三岁儿以水和服三钱匕,日三。
治小儿赤白痢方∶ 白 荷根汁 生地黄汁(各五合 上二味微火煎一沸,服之。
又方 五月五日虾蟆灰饮服半钱匕。
治小儿热痢方∶ 煮木瓜叶饮之。
治小儿冷痢方∶ 蓼菜捣汁,量儿大小与之。(一方作芥菜。
又方 捣蒜敷两足下。
治小儿暴痢方∶ 小鲫鱼一头烧灰服之,亦治大人。
又方 烧鲤鱼骨末服之。(一方作龙骨。
又方 赤小豆末酒和涂足下,日三度。油和亦得。
治小儿蛊毒痢方∶ 蓝青汁一升二合,分为四服。
治小儿渴痢方∶捣冬瓜汁饮之。
<目录><篇名>卷十六胃腑方属性:(凡十类)
<目录>卷十六胃腑方<篇名>胃腑脉论第一属性:(论一首)
论曰∶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脾合气于胃,胃者水谷之腑也。号仓库守 内啬吏,重二斤十四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受水谷三斗五升。其 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广 大颈张胸,五谷乃容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剽悍滑疾 下焦下溉泄诸小肠。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满 更虚。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精气也。五脏不足调于胃,
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一升,故人一日再至后(《甲乙》作圊),后二升半,
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故平人不饮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 皆尽,故七日而死矣。
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若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阴治阴,在足大趾本节后一 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