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8-博济方-第4页

肉豆蔻(五个) 自然铜(一两,火 ,于醋内淬七遍) 木香(半两) 防葵(半两) 青葙子(半两) 朱砂(半两) 水银(一分)
上一十四味,先将水银朱砂 砂三味,同细研,余即一处为细末,和匀,以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薄荷茶下十丸,或薄荷酒下,亦可日二服。
劳证
夫劳者牢固也,劳伤也。经曰∶五劳六极七伤,皆因营卫不调,血气虚损或房、或酒、或大病愈后有失调理,因变证候,其状极多,不能备举,大抵春夏剧,秋冬瘥。
鹿茸丸
治虚劳伤惫,腰脚疼痛少力,精神不爽,饮食减退,驻颜益气。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巴戟(一两,去心微炒) 萆 (三分,锉) 桂心(三两,微炒) 当归(一两) 羌活(三分) 牛膝(一两,去
上一十七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
鳖甲散
治五心烦热,饮食减少,状似劳气。
鳖甲(一两半,醋炙) 常山(一两,生) 大黄(一两,炮) 甘草(三分,半生,半熟) 柴胡(一两,去芦焙) 石膏(一两)
上六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小麦一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却将二服滓,再煎作一服,神效。
神效喝起散
治丈夫女人背胛劳倦,肢节酸疼多困少力,饮食无味,面黄体瘦,或发寒鳖甲(洗净,醋炙令黄) 柴胡(去苗) 秦艽 牡丹皮 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五味,同为末,每服三钱,用 猪石子一个,去筋膜,以葱白一寸椒末一钱,同研如糊,入 ,与药相和,用童子小便一小盏,煎三五沸,入药末,搅匀,盏盖子盖之,放温服。
人参半夏丸
治患劳气,心胸烦闷,痰涎壅塞,不思饮食,头目昏眩。
半夏(一两,汤洗二七遍) 大腹皮(二枚) 人参(三分) 枇杷叶(三分,去毛炙)鳖甲(三分,醋炙令黄) 柴胡(三分,去苗) 茯苓(一两,去皮) 前胡(三分,去苗)橘皮(三分,去白) 芍药(半两)
上一十味,同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温服。
羌活煮散
治风劳攻疰四肢,背胛酸痛,上焦虚热,心胸躁闷,面无颜色四肢昏沉,多困少力,元藏虚惫,腰脚沉重,日渐羸瘦,冷气时攻肠胁,疠刺胀满,酒后痰唾稠多,(圣济总录,作羌活汤,用枣二枚,葱白二寸)
羌活(二两) 荆芥(二两,去梗) 附子(二两,去皮脐) 秦艽(二两,去芦) 人参(一两) 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一两,去皮) 牛膝(二两,酒浸一宿) 白蒺藜(二两,酒浸一宿,焙) 沉香(一两) 鹿茸酥(炙) 萆 (二两,姜汁浸) 甘草(一两) 当归(一两) 牡丹皮(一两) 汉防己 官桂(各一两,去皮) 半夏(一两,姜汁浸一宿)
上一十八味,同捣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枣一枚,葱白一寸,煎至七分,温服,空心午前临卧各一服,忌动风物。
沉香鳖甲煮散
治脾肾风,劳气攻疰背膊,四肢烦倦,百骨节酸疼,吃食减少,心胸不快,涕唾稠粘,多困少力,面色黑黄,肌肤瘦瘁。
沉香 木香 人参 黄 紫巴戟(去心) 牛膝(去苗) 秦艽(去芦) 柴胡(去芦) 茯苓 川当归 荆芥(各半两) 半夏(生姜汁浸二宿,炒令黄色,半两) 羌活(三分) 肉豆蔻(四枚,去壳) 附鳖甲(一两,醋炙令黄) 干地黄(三分) 干蝎(一分,生。)
上件洗择,焙干,杵罗为末,每服二钱,用水一大盏,葱白二寸,姜三片,枣二枚,同煎七分,空心、夜临、日午、食前、各一服,忌毒物。
金花丸
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
黄芩 黄连(宣州者) 川大黄(各一两)
上件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后,温水下十五丸二十丸。治鬼交多饶惊魇。
川楝子(十个,炮) 胡芦巴(一分) 舶上茴香(一两) 柴胡(半两) 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鳖甲(一个,醋炙令黄) 宣连(半两)
上件同杵为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茶酒任下。
青蒿煎丸
治骨蒸劳。
青蒿(一斤,切,净洗去土) 甘草(一两,炙黄色,为末)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另研) 柴胡(一两,去芦为末,银州者) 鳖甲(一两,去裙,醋浸,炙令黄赤色,为末) 蜜(二合)
上先用童子小便五升,煎青蒿,取一升,去蒿滓,入小净锅子内,再煎,如稀饧,入酥少许,及蜜,药末等,熬成膏,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忌猪肉、面、毒物。
橘皮煎丸
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 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治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此药大能通利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