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95页

纳 又方∶常煮忍冬饮之。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泄利方第三十内容:《集验方》云∶黄帝曰∶人苦溏泄(达郎反,思引翼逝二反)下利者何?对曰∶春伤于 风,夏 论曰∶泄凡有五种,各不同。胃泄者,饮水不化,色黄,言所食饮之物皆完出不消也;
脾泄 肠 故 下 《范汪方》治腹痛消谷止利服大豆方∶取大豆择貌好者服一合所,日四五服,一日中四 五合 难,
《医门方》治泄利或白赤不止,肠滑洞泄困极欲死方∶ 酸石榴皮(三两) 干地黄(二两) 黄柏(三两) 阿胶(二两,炙)
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
《千金方》健脾丸∶主虚劳羸瘦,体重,胃冷弱不消饮食、雷鸣腹胀、泄利不止方。
钟乳(二两) 赤石脂(二两) 好曲(二两) 大麦孽(二两) 当归(二两) 黄 连(二两) 人 斛(二两) 桂心(二两)
凡十五味,白蜜丸如梧子,酒服十五丸,日三,稍加至四十丸,弱者饮服。此方通治男 女,
《短剧方》云∶泄利食不消,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泄注便脓血、五色重下,
(灸 云∶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重下方第三十一内容:《葛氏方》云∶重下,此谓今赤白滞下也,今人下部疼重,故名重下,去脓血如鸡子白,
日 又方∶乌梅二十枚,打破,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
又方∶赤石脂一升,乌梅三十枚,干姜三两,合粳米一升,水七升煮,取米熟去滓,一 服七合 《龙门方》治重下方∶取鼠尾草花,曝干末,服三方寸匕,验。
又方∶末黄连和水服之。
《令李方》治下利重下方∶ 干姜(二两) 蜀椒(二两) 桂心(二两)
凡三物,冶下筛,以如枣许从下部中纳半,亦治毒。
《范汪方》治重下方∶蓼满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不过再,神良。
《录验方》治下腹中绞痛重下,下赤白当归散方∶ 当归(二两) 黄连(二两) 黄柏(二两) 干姜(一两)
凡四物,合下筛,以乌梅汁,服方寸匕,日三。若腹中绞痛,加当归;下赤加黄柏;重 下增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疳利方第三十二内容:《病源论》云∶甘是人有嗜甘味多,而动肠胃间诸虫,致令侵食腑脏,此犹是 虫也,
从肠 《要急方》治赤白疳利方∶头发灰如鸡子大,水服立验。
《龙门方》治蚶利积年出无禁止者∶韭,两手握,细切,豉一升,酒三升,煮取一升,
顿服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蛊注利方第三十三内容:《病源论》云∶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随渐至于脏腑。大肠虚者,毒瓦斯乘 之,
鸡肝 《短剧方》治时岁蛊蛀毒下,诸汤煎不能治欲死者方∶ 干姜(二两) 附子(二两,炮) 黄连(二两) 矾石(二两)
凡四物,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以饮服。
又方∶黄连一分,面二分,冶末,蜜丸,水服如梧子。
《葛氏方》若时岁蛊注毒下者方∶黄连、黄柏分等,捣,蓝汁丸如梧子,服六七丸至十 四五 又方∶秫米一升,烧成炭,水三升,和饮之。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不伏水土利方第三十四内容:《病源论》云∶夫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伏,
必 《僧深方》治诸下利,胡虏之人不习食谷下者方用∶ 白头公(二两) 黄连(四两) 秦皮(二两) 黄柏(二两)
凡四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本草拾遗》云∶旧着鞋履下土,主人适他方,不伏水土,刮取末,和水服之,不伏水 土与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呕逆吐利方第三十五内容:《病源论》云∶呕逆吐利者,肠胃虚,邪气并之,脏腑之气自相克也。
《新录方》治利兼吐逆及呕者∶葱白、豉各一升,水五升,煮服一升六合,分二、三服。
又方∶干姜末方寸匕,饮日二。
《僧深方》治胸胁有热,胃中支满,呕吐下利方∶ 黄芩(二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桂心(一两)
凡四物,水八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利兼渴方第三十六内容:《病源论》云∶夫水谷之精化为血气津液以养脏腑,脏腑虚受风邪,邪入于肠胃,故利,
利 《僧深方》治少阴泄利不绝、口渴不下食、虚而兼烦方∶ 附子(一枚) 干姜(半两) 甘草(二分) 葱白(十四枚)
凡四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服。先渴后呕者,心有停水,一方加犀角一两。
又方∶浓朴,炙,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
<目录>卷第十一<篇名>治利兼肿方第三十七内容:《病源论》云∶利兼肿者,是利久脾虚,水气在于肌肉之间所为也。
《新录方》治利兼肿者∶ 桑根白皮切一升,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糖三合,和烊分二服。
又方∶大麻子三升,水一斗,研取白汁,煮赤小豆烂,啖豆饮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