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二分) 紫菀(一两) 桂 心(二两) 赤小 九味, 咀,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宜春夏服。
又云∶定志汤主心气不足心痛惊恐方∶ 远志(四两) 菖蒲(四两) 人参(四两) 茯苓(四两)
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僧深方》云∶定志丸治恍惚忆忘胸中恐悸,志不定,风气干脏方∶ 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菖蒲(二两) 远志(二两) 防风(二两) 独活(二 两)
凡六物,冶下筛,以蜜丸,丸如梧子,服五丸,日再。(今按《范汪方》加铁精一合,
细辛 <目录>卷第三<篇名>治中风四肢不屈伸方第十五内容:《病源论》云∶四肢拘挛,不得屈伸者,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
《短剧方》云∶张仲景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烦,发作心乱,恶寒引日,不 欲饮 麻黄(五分,去节) 独活(五分) 细辛(一分) 黄 (二分) 黄芩(三分)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服即小汗出,两服大汗出,即愈。
《葛氏方》云∶若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短气自汗出,或欲肿者方∶ 附子(二两) 桂(四两) 术(三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汗出愈。
又云∶若手足不遂者方∶ 取青布烧作烟,于小口器中,熏痛处佳。
又方∶豉三升,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目录>卷第三<篇名>治中风身体不仁方第十六内容:《病源论》云∶风不仁者,由营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
搔 《葛氏方》云∶若身中有掣痛,不仁不随处者方∶ 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纳瓦甑下,塞余目,唯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上,烧艾以熏之,
一时 又方∶好术,削之,以水煮令浓热的的尔,以渍痛处良。
<目录>卷第三<篇名>治中风身体如虫行方第十七内容:《病源论》云∶风大,虚风邪中于营卫溢于皮肤之间,与虚热并,故游弈遍体,状若虫 行。
《千金方》治风身体如虫行方∶ 盐一升,水一石,煎减半,澄清,温洗三四遍,亦治一切风。
又方∶以大豆渍饭浆中,旦旦温洗面头,发不净加少面,勿以水濯之。
又方∶成练雄黄,松脂分等,蜜和,饮服十丸如梧子,日三。慎酒、肉、盐、豉。神秘 不传 <目录>卷第三<篇名>治中风隐疹方第十八内容:《病源论》云∶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
若赤疹者,由凉湿折于肌中之热,热结成赤疹也。得天热则剧,取冷则减也。
白疹者,由风气折于肌中热,热与风相搏为白疹也。得天阴雨冷则剧出风中亦剧,得晴 温则 《素问》云∶赤疹忽起如蚊(亡云反,啮人虫也)蚋(竹合反,斑身小虻也),烦痒重 沓垄起,
《短剧方》白疹方∶ 宜煮蒴 汤,与(羊洳反,参也)少酒,以浴佳。
又方∶以酒煮石南草,拭之。
又方∶水煮矾石汁,拭之。
又云∶赤疹方∶ 宜生蛇衔草涂之,最验。大法如治丹诸方。
《千金方》治隐疹百治不瘥方∶ 景天一斤,一名慎火,捣绞取汁,涂上。热灸手摸之,再三度即瘥。
又方∶矾石二两,末,酒三升渍令洋,拭上立瘥。
又方∶白芷叶煮汤洗之。
又方∶芒硝八两,水一斗,煮取四升,湿绵拭。
又∶淋锻石汁洗。
又方∶大豆三升,酒六升,煮四五沸,服一杯,日三。
《如意方》治隐疹术∶ 漏芦作汤,以洗浴。
《效验方》治风搔茱萸汤方∶ 茱萸(一升) 酒清(五升)
凡二物,合,煮得一升五合,绞去滓,适寒温洗,日三。
《录验方》黄连汤治风搔隐疹方∶ 芒硝(五两) 黄连(五两)
凡二物,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去滓,洗风痒处,日二。良。
《本草稽疑》风搔隐疹方∶ 煮蚕砂汁,渍之。
又方∶柠茎单煮洗之。
又方∶茺蔚叶可作浴汤。
《孟诜食经》风搔隐疹方∶ 煮赤小豆取汁,停冷洗之。
<目录>卷第三<篇名>治中风隐疹疮方第十九内容:《病源论》云∶人皮肤虚,为风寒所折,则起隐疹。寒多则色赤,风多则色白,甚者痒 痛,
《葛氏方》卒得风搔隐疹,搔之生疮汁出。初痒后痛,烦闷不可勘方∶ 烧石令赤,以少水中,纳盐数合,及热的以洗渍之。
又方∶锉桑皮二斗许,煮令浓及热,以自洗浴。
又方∶以盐汤洗之, (大廉反)菜涂之。
又方∶以慎火合豉,捣以敷之。
《医门方》云∶煮蒴 汤和少酒以浴之,极佳。
《刘涓子》方治耳体隐疹发疮方∶ 地榆根(三两) 黄连(二两) 大黄(四两) 黄芩(四两) 苦参(八两) 甘草 (六两) 芎 (
上七物,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半,浴洗。
《孟诜食经》云∶拧茎单煮,洗浴之。
又方∶茺蔚可作浴汤。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