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食禁》云∶凡食煮炙肉,大多腹中胀闷者;还取煮肉汁,去脂,热饮一升即消。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第三十七内容:《病源论》云∶生肉就肉,肉器裹密(闭),其气不泄,则为郁肉有毒也。肉脯(若)
为(久故茅)草屋雨漏所湿,则有大毒。(食之三日乃成暴 。)
《本草》云∶食诸肉、马肝、漏脯中毒方∶ 生韭汁服之,烧末猪骨头垢。烧犬屎,酒服之。豉汁亦佳。
《僧深方》治郁肉漏脯中毒方∶ 莲根,捣,以水和绞汁服之。
《葛氏方》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 煮猪肪一斤,尽(服)之。
又方∶多饮人乳汁。
《集验方》食漏脯毒方∶ 捣生韭汁服之。多小以意(《葛氏方》一二升),冬月无韭,捣根取汁。(今按∶《葛氏方》
云∶用韭亦善。)
《千金方》治漏脯毒方∶ 服大豆汁,良。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食诸鸟兽肝中毒方第三十八内容:《病源论》云∶凡禽兽六畜自死者,肝皆不可轻食,往往有毒,伤人。其疫死者弥甚。
被其毒者,多洞利、呕吐而烦闷不安是也。
《葛氏方》食诸六畜鸟兽肝中毒方∶ 服头垢一钱匕。
又方∶水渍豉,取汁,饮数升。
又云∶禽兽有中毒箭死,其肉毒方∶ 以蓝汁、大豆汁解之。
《千金方》治百兽肝毒方∶ 顿服猪脂一斤,沼陈肉毒。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食蟹中毒方第三十九内容:《病源论》云∶蟹食水茛,水茛有大毒,故蟹亦有毒者。中其毒则烦乱欲死,若被霜以 后遇毒,不能为肉(害)。
《本草》云∶食蟹中毒方。
捣生苏汁,煮干。煮苏汁、冬瓜汁并佳。
《葛氏方》治食蟹及诸膳中毒方∶ 浓煮香苏,去滓,饮其汁一升。
《僧深方》治食蟹中毒方。
煮芦蓬茸饮汁之。
《千金方》治食蟹中毒方∶ 冬瓜汁,服二升,亦可食冬瓜。(《葛氏方》捣汁饮一二升。)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食鱼骨哽方第四十内容:《葛氏方》治诸鱼骨哽方。
烧鱼骨,服少少。
又方∶以鱼骨摇头即下。
又方∶以大刀环摩喉二七过。
又方∶烧鱼网服之。
又方∶鸬 羽烧末,水服半钱匕。(今按∶《集验方》用屎,《如意方》用骨。)
《龙门方》治食诸鱼骨哽方∶ 取纸方寸,书作“甲子”二字,以水服即下,神验。
又方∶取一杯水着前,张口向水即出。
又方∶鱼网覆头,立下。
又方∶取獭骨含之,立出。
《僧深方》治骨哽方∶ 水一杯,以笔临水上,书作“通达”字,饮之便下,书“羹”亦好。(尽不着水)。
又方∶葵薤羹饮之,即随羹出,有验。
《录验方》治食诸鱼骨哽方∶ 取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不去更吞,至数十枚得效。
又方∶取薤白汤,煮半熟小嚼之;以柔绳系中央吞薤白下喉,牵出哽(鲠),即随已出 上方。(《短剧》同之。)
《集验方》咽哽方∶传呼鸬 鸬 ,即下。
《短剧方》治鲠鱼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方∶ 鲤鱼鳞皮合烧作屑,以水服即出。
《 玄子张食经》治鱼骨在腹中痛方。
煮吴茱,服一盏汁。
又方∶在肉中不出方∶捣吴茱萸对上,即烂出。
《孟诜食经》云∶鱼骨哽方∶ 取 去皮,着鼻中,少时瘥。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食肉骨哽方第四十一内容:《葛氏方》治食诸肉骨哽方∶ 白雄鸡左右翮大毛各一枚,烧末,水服一刀圭。
又方∶烧鹰、燕、狸、虎头诸食肉者,服方寸匕。
《僧深方》治食诸肉骨哽方∶ 烧鹰屎,下筛,服方寸匕。
《新录方》治肉在喉中不下方∶ 服酱渍一升。
又方∶熬大豆三升,半熟,纳酒二升,煮三四沸,服一升,日二。
又方∶酒服盐灰,方寸匕。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草芥杂哽方第四十二内容:《短剧方》治诸鲠方∶ 猪膏如鸡子大吞之,不瘥复吞,不过再三便去。(今按∶《葛氏方》治草芥诸噎。)
又方∶取薤白汤,煮半熟,小嚼之令柔,以系绳系中央。提绳置,即吞薤白下喉,牵出 哽,即随出也。
又方∶取虎骨烧作屑,温白饮服方寸匕,良。若无骨,可用虎牙齿亦佳。
《葛氏方》治杂哽方∶ 作竹篾,刮,令弱滑以绵,缠纳喉中至哽处, 之,哽当随出。(今按∶《短剧方》云∶ 进退牵引。)
又方∶刮东壁土,以酒和服。
又方∶蝼蛄,炙燥,末为屑,东流水服之即出。
又云∶治饮食遇草芥诸物哽方∶ 随哽所近边耳,令人吹。
又方∶好蜜匕抄稍咽之,令下。
又方∶解衣带因, 下部即出。
又方∶末瞿麦,服方寸匕。
又方∶以皂荚屑,少少吹纳鼻中,使得嚏哽出,秘方。
<目录>卷第二十九<篇名>治误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