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2-幼科释谜-第5页

胸堂。则频频伸引。呃呃作声。努胀其气。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脐突肿赤。虚大可 畏。无识之人。将谓断脐不利而使然者。非也。此由胎中母多惊悸。或恣食热毒之物所致。宜对症与药。其热自散。其 脐归本。不必敷药。恐反为害。
<目录>卷一<篇名>惊风属性: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心经热积。肝部风生。
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由阳盛。慢属阴凝。急缘 实病。慢自虚成。急惊之症。暴疾难名。种种恶候。一一并呈。迨其发定。了了神清。揆厥所原。调护失情。昼抱当风。
夜卧浓衾。多食辛辣。偶触鼓钲。跌扑嚷叫。人物雷霆。凡诸惊恐。动魄乱经。一旦疾作。讵比寻恒。慢惊之症。睡卧 靡宁。乍发乍静。神思昏瞑。大抵久病。逐渐热增。吐泻疟痢。消耗匪轻。脾虚胃弱。阳常不升。虚邪火旺。肝木来乘。
淹延困顿。遂致命倾。有慢脾风。症更堪憎。慢惊之后。虚极难胜。病全归脾。故慢脾称。脾家痰饮。凝聚胸膺。脾家 虚热。来往相仍。脾困气乏。肢冷目瞪。频呕腥臭。微搐焦声。无风可逐。无惊可平。十不救一。魂魄归冥。又有天吊。
状若祟凭。头目仰视。身热不停。爪青肢 。是真病情。邪热毒瓦斯。壅遏心精。颇难调治。医药速营。诸惊疾发。诊视 察听。表里虚实。尤贵详明。惊风之属。痫痉易醒。更多兼症。一一细评。毋轻心掉。毋躐等行。方治无误。医始称能。
<目录>卷一\惊风<篇名>惊搐由脏腑属性:钱乙曰。因潮热发搐在寅卯辰时者。此脾用事之时也。身体壮热。目上视。手足动摇。口内生热涎。项颈强急。此 肝旺也。当补肾治肝。补肾地黄丸。治肝泻青丸。因潮热发搐在巳午未时者。此心用事之时也。心惕。目上视。白睛赤 色。牙关紧急。口内涎生。手足动摇。此心旺也。当补肝治心。补肝地黄丸。治心导赤散、凉惊丸。因潮热发搐在申酉 戌时者。此肺用事之时也。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身热如火。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黄水。此肺旺也。当补脾治肝 治心。补脾益黄散。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因潮热发搐在亥子丑时者。此肾用事之时也。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
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此肾旺也。当补脾治心。补脾益黄散。治心导赤散、凉 惊丸。
<目录>卷一\惊风<篇名>惊搐痫痉不同属性:娄全善曰。惊搐一也。而有晨夕之分。表里之异。身热力大者为急惊。身冷力小者为慢惊。仆地作声。醒时吐沫者。
为痫。头目仰视者为天吊。角弓反张者为痉。各不同也。
<目录>卷一\惊风<篇名>伤风伤食发搐属性:钱乙曰。伤风搐者。因伤风得之。口中热气出。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当发散。大青膏。小儿生来怯弱者。多此病 也。伤食搐者。因伤食后得之。身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而发搐。当先定搐。如羌活防风煎汤下泻青丸。搐退。
白饼子下之。后服安神丸。
<目录>卷一\惊风<篇名>惊风先见之症属性:危亦林曰。惊者。虚惕怔忡。气怯神散。痰涎来去。其泻必青。积渐而生风也。
杨士瀛曰。惊邪入心。则面红脸赤。惕惕夜啼。入肝则面目俱青。眼睛窜视。入肾则面黑恶叫。咬乳切牙。入肺则 面淡白。喘息气乏。入脾则面淡黄。呕吐不食。凡乳儿欲发惊风者。先神志不定。恍惚惧人。扎眼上视。左顾右盼。伸 手握拳。闷郁努气。情态不如寻常。皆惊风先症也。
钱乙曰。切牙甚者发惊。目直视。面色青。身反折者生惊。呵欠面青者惊风。呵欠面黄者脾虚惊。目赤兼青者发搐。
肝脏实热。手寻衣领。乱捻物。目直视者。必发惊。肝有风。目连札。不搐。有热则目直视。亦不搐。得心热者则搐。
肝主风。风动而上行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定。儿不任。故目连札也。若热入于目。牵其筋脉。
两皆系。不能转动。故目直视也。若得心热则搐。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
虞抟曰。王氏云。木能胜土。热动心忡而生惊也。
<目录>卷一\惊风<篇名>惊搐有声无声属性:钱乙曰。惊痫发搐。男发搐。目左视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搐。目右视无声。左视有声。相胜故也。男反右视。女 反左视。亦皆有声。
李杲曰。男为木。故左视木位无声。右视金位。相击则有声。女为金。故右视金位无声。左视木位相击亦有声。
<目录>卷一\惊风<篇名>急惊风属性:钱乙曰。急惊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热气出。二便黄赤。剧则发搐。盖热盛则生风属肝。此阴盛阳虚 也。利惊丸主之。以除热痰。不可用巴豆及温药大下之。恐搐虚。热不消也。小儿热痰客于心胃。因闻大声非常。则动 而惊搐矣。若热极虽不闻声及惊。亦自发搐。
张元素曰。急惊者。阳症也。俱腑受病。热痰客于心肺。是少阳相火旺。经云。热则生风。因闻人声而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