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0-幼科证治准绳-第151页

去滓出火莫胡斟,每钟人乳三杯 和,薄薄生姜二片存,再匀一沸仍温服,立建奇功若有神。此方,屡获明效,但 制法要详明,当归去头尾,怀地拣粗软,人参觅清河,黄 选绵白,橘红连本蒂,
蝉蜕要身全,附子连皮脐,官桂削外皮,煨时度候,只以米熟验之,人乳取来就 不宜过夜入尘。辛酉年杭城邵语溪子年二十六岁,平素寡弱,患痘,痘势沉匿不 起,单以此方倍加人参服之,竟后保全。
\x内托散\x 痘不起发,根窠不红,或灰白色,切牙寒战等证。
人参 黄 甘草 川芎 当归 防风 白芷 桔梗 白芍 浓扑 木香 肉桂 上,姜一片,枣一枚,水煎服。色红紫者,去肉桂、木香,加紫草、蝉蜕。
浆不满,水酒各半煎服。色淡白者,去防风、白芷,加糯米。大便燥,加人乳。
治孩儿百日里痘。歌曰∶全蝎要身全,五个蜜焙干,蝉蜕不可脱,完身又完足,五 个酒浆洗,和炒研细末,再加酒芍药,砂糖调来服,自然痘森森,那怕月不足。
月里患痘,稀美者多,密恶者少,变蒸未逾,猛浪之剂不宜妄投,是方斟酌,百 投百效。
痘至五六朝,忽然手脚牵缩一团,不知者以为惊使然耳,岂知阳明受枭毒之熬铄,
而筋络不能荣血以滋养故也,谓之一把缚,须服羚羊散。歌曰∶ 白玉羚羊一两霜,木通紫草生地黄,芍药僵蚕全蝎桔,橘红甘草荆芥防,按法 服来随妥贴,误看惊治即多伤。此痘多起于四五六朝则为是,若起于两三朝则为 惊缩,若起于八九朝则作寒战,治之可也,羚羊角必取其锐尖处用之。
〔阳毒〕七日前阳毒者,凡疮也,以儿未出痘之先,或生疥疮,有形窠而成脓,
因而发热出痘者。或凡疮未痊,因而出痘者。或凡疮方结成瘢,因而出痘者。盖凡 疮未痊,及初结瘢处,肉分必虚,毒趋虚处而出,故阳疮阳毒,杂为一党,气血俱 盛,则易成浆,气血衰弱,则枯燥干红,与诸疮俱不成浆,治法与顶陷同。
起发最忌泄泻,故特着之,其他证候如发热、痛痒、腹胀、烦躁、谵妄等,各有本门,宜就彼中查之,兹不赘叙。
〔起发吉凶〕痘疮放标以后,渐渐起胀,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微红光泽,
根窠明润,面目渐肿,能食无杂证者吉。大抵痘胀一分,则毒出一分,至六七日不 尽胀,又黑色者死。鼻有涕,口有涎,眼有泪者,可治,俱无者,大凶。凡痘子 已出,自放标之日算起,如当起发,不应有浆先有戴浆者。如当作浆,不应收靥便 有干收者。此皆恶候,治之无功。口唇者,脾之外候,人以脾胃为本,不宜受伤,
如初发热,唇焦裂者,此毒发于脾,便宜用泻黄散解之,不知早治,痘子之出,簇 于唇,及至起发之初,诸痘尚未试浆,此痘已熟,内带黄浆者,此恶候也,待诸痘 成浆,此疮已靥,唇皮捣脱,渐变呕食呛水,昏睡而死矣。大抵起发之初,疮头便 戴白浆者,不分何处,并非佳兆,不特口唇为然,盖痘疮初出一点血,血化为水,
水化为脓,脓成而毒解,此自然之序也。若初出之时半是水 ,或才起发,便有带 浆者,或未成脓,即干收者,火性躁急,失其自然之序,不应至而至,所谓早发还 先萎也,此毒火所为,倏忽之间,焰息气尽而死矣。痘疮最要以渐起发,磊落红 活,如一发都起,无复颗粒,模糊串连,不红活,带灰白色,面上浮肿如锡饼形,
此恶候也,其人能食,大小便如常,无它证候者吉,若食顿减,或原不能食者凶。
凡起发之时,痘疮稠密,又见陷伏、烦躁、狂叫之证,或口中出臭气者,此毒火熏煎,
肺烂胃败之气也。或不饮食失声者,此咽喉肿烂也。寒战切牙者,邪传肾也。或闷 乱者,神已丧也。或体寒者,阳脱也。或呕或泻者,肠胃俱败也。经云∶五脏气绝 于内者利不止,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厥。凡见以上诸证者,皆不可治。
<目录>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篇名>灌浆证治属性:万痘疮初出一点血,只成小小血 ,起发则渐长大,血化成水为水 ,至水 转作脓 ,始成实矣,成实之时,却要个个成脓,肥泽饱满,根脚红活又苍蜡色,
如此者,可以刻定日数,而知收靥之期。痘疮初出,或中心陷下者,或顶平者,或 根窠白色者,其人能食,或治不乖方,以至起发之后,陷者尽起,平者复尖,白淡 者变红活,窠中血水,已化为脓,夫陷起平尖,起发可谓透矣,红活饱满,气血可 谓足矣,水化为脓,毒亦解矣,表无痒痛之证,里无吐泻之证,是表里又无病矣,
如此者,坐待收靥,不可妄投汤剂。痘子轻者,常作三四次出,有大小,有先后,
起发亦作三四次,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大者自大,小者自小,亦如初出之样,
待至养浆,则先长者先作浆,后长者后作浆,大小亦如之,磊落分明,不相粘连者 上也。痘子密者,长大胖壮,以至作浆,未有不相串者,只要陷者尽起,无处不透,
转成脓浆,次也。脓成之后,毒瓦斯已解,无复留伏矣。人言痘疮只到成脓,则毒瓦斯 化解,便称无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