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55页

鸣惊,及马上衣物、马气,皆令小儿中马客忤。慎护之,特重一岁儿也。
《圣惠》:凡人乘马到人家,人身有马汗不暇汤浴,则须换衣服。不暇换衣服即食顷间歇定,方得亲近小儿。
若不如此,则小儿中马毒客忤。或初卸马,马气未歇,将鞍辔等物逼近小儿,儿闻马嘶便惊,皆因中马毒客忤。
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甚者致夭也。
《千金》治小儿中马客忤法(中客、中人皆可用:)用粉为丸如豉法,摩儿手足心及心头脐上下,行转摩之。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咒讫,弃丸道中。
《千金》又法:取一刀横着灶上,解儿衣,发其心腹讫(《千金翼》以发字作拨。)取刀持向儿吮之唾,辄以刀拟向心腹,啡啡曰(音非,出唾貌):煌煌日,出东方,背阴向阳。葛公、葛公,不知何公(《千金翼》云:葛公、葛母,不知何公。)子来不视,去罔顾,过与生人忤。梁上尘,天之神。户下土,鬼所经。大刀锾犀对灶君,二七唾客愈儿惊。唾啡啡,如此二七啡啡。每唾以刀拟之咒。当三遍乃毕。用豉丸亦如上法,五、六遍讫。取此丸破视,其中有毛,弃丸道中,人马客忤即愈矣。
《简要济众》治小儿中马毒客忤,取马尾于儿面前烧,令儿咽烟气,日烧之,瘥为度。
《圣惠》又方上取马口角沫,涂儿口中效。
卷第七
被第五(继病附)《巢氏病源》小儿被 候:小儿所以有 病者,妇人怀妊,有恶神导其腹中胎, 嫉而制伏他,小儿令病也。
妊娠妇人,不必悉能致 ,人时有此耳。 之为疾,喜微微下,寒热有去来,毫毛、鬓发、 不悦是其证也。
《千金》论曰: 者,小鬼也(音奇。)宜服龙胆汤(方见痫门中。)凡妇人先有小儿,未能行而母更有娠,使儿饮此乳亦作也。令儿黄瘦骨立,发落壮热是其证也。今继病是此证。
《婴童宝鉴》:小儿微痢腹胀,寒热去来,毛发 曰 疾( 音奇)是小儿鬼也。盖母腹有妊娠,即腹中子之灵识之嫉 也,非母之 乎。缘百灵娠妇身外,其婴儿眼净即畏之,致此患也。
《千金》治 方。
炙伏翼,热嚼哺之。
《千金》治少小客 挟实。
白藓皮汤方白藓皮 大黄 甘草(炙。各一两) 芍药 茯苓 细辛 桂心(各十八铢)上七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三服。
《千金翼》:白马眼主小儿 ,母带之。
《圣惠》治小儿中 ,面色白赤而复变青者。如醉色,故复发作面赤。若青黑色绕口,不治。觉病候晚者,死。
觉之早者,所中邪气未入脏腑。又微引乳者,可服此甘草散方(与中客忤门中方同,而分两不同,又此不用竹沥煎。)甘草(炙微赤,锉) 龙骨 赤茯苓 牡蛎(烧为粉) 生干地黄 黄芩 桂心(各一分) 当归(半两锉,微炒)上件药捣,精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淡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白蜜一钱,更煎一、两沸,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温服,日三、四服。
《圣惠》治小儿中 挟实。宜服大黄丸方川大黄(锉碎,微炒) 白藓皮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犀角屑 黄芩 赤茯苓 赤芍药(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加减服,日三、四服。
《圣惠》治小儿生十余月后,母又有娠,令儿精神不爽,身骨萎瘁,名为 病。宜服伏翼散方上取伏翼烧为灰,细研,以粥饮调下半钱,日四、五服效。若炙令香熟嚼之,哺儿亦效。(《千金》以此方治 ,亦治继病,大抵二病不相远。)《圣惠》又方冬瓜(切) 竹(锉)上件各四两,以水三升煎作汤,放温,以洗浴儿效。(《千金》亦以治 。)《圣惠》又方龙胆(半两,去芦头)上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量儿大小,渐渐分减服之。
张涣虎骨丹方 治被 病。
虎头骨(微炙) 鬼臼(去毛) 草龙胆 鬼箭(以上各一分) 琥珀 白胶香(以上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乳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继病。《本草》伯劳毛,主小儿继病。继病者,母有娠乳儿,儿有病如疟、痢,他日亦相继腹大,或瘥或发。他人相近,亦能相继。北人未识此病,怀妊者取毛带之。
卷第七
喜啼第六《葛氏肘后》:小儿汗出,舌上白、爱惊者,衣浓过热也。鼻上青及下痢青、乳不消、喜啼者,衣薄过冷也。
小儿多患胎寒好啼,昼夜不止,因此成痫,宜急与当归散。(方见本门中。)钱乙论胃啼云:小儿筋骨、血脉未成,多哭者,至小所有也。
《婴童宝鉴》:小儿玉衔,为生下时,口内恶血取之不尽,致随声入腹,令腹急口噤,下青黑粪,不乳而啼也。
《葛氏肘后》当归散 治小儿喜啼方。
当归末之,取小豆大,以乳汁与咽之,日夜三、四度即瘥。若不瘥,当归半两,小 卵一具,并切之,以酒一升二协议煮,取八合,服半合至一合,随儿大小,日三夜四,神验。
《外台》:《备急》或常好啼方。
取犬颈下毛,以绛囊盛,系儿两手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