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乌贼鱼骨也。)
《庄氏家传》又方 上用白角屑烧灰油调敷之。
安师传小儿软疖经年不破方。
南行猪粪(一块) 盐罨褊黄鱼头(一个,浙江鲞鱼中自有呼黄鱼者,边海处亦多有之)
上二物于荒僻处,先生炭火少许,烧二物成炭,取研细末,凡此末二钱入轻粉一钱,生油调涂疖上,少顷 脓汁自出,项上先以故帛缠定等待,再以药涂疖,使汁尽平复,疖须再出,只用此药涂,方痊可。
<目录>卷第三十六<篇名>恶核第七属性:《巢氏病源》小儿恶核候∶恶核者,是风热毒瓦斯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
名为恶核者也。
《圣惠》治小儿风热,项边生恶核,寒热肿痛。\x五香散方\x 木香 麝香(细研) 薰陆香 鸡舌香 麻黄(去根节) 海藻(洗去咸味) 射干(各一分) 沉香 黄芩 连 翘枳实(麸炒微黄) 川升麻(各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两沸,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风热,项腋下有恶核不消,大便多秘,心神烦热。\x丹参散方\x 丹参 川升麻 防风(去芦头) 牛蒡子(微炒) 甘草(炙微赤,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 黄 (锉) 连 翘(各半两) 露蜂房(一分,微炙)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项生恶核,壮热不止。\x升麻散方\x 川升麻 射干 连翘 犀角(屑) 川大黄(锉碎,微炒) 川朴硝(各半两)
上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忽寒热,项颈生恶核,肩背拘急。\x连翘散方\x 连翘(三分) 海藻(洗去咸味) 榆白皮(锉) 牡丹 桂心 白头翁 防风(去芦头) 黄柏(锉) 香豉 独 活秦艽(去苗。各半两)
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温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治小儿胸间积热毒风气不散,连项生恶核,烦热不已。\x元参丸方\x 元参 汉防己 羌活 木香 栀子仁 赤芍药 牛蒡子(微炒) 川升麻(各半两) 连翘(三分) 川大黄(一 两,锉碎,微炒)
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米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圣惠》治小儿热毒风肿生恶核令内消,\x赤小豆散方\x 赤小豆 猪牙皂荚 硝石 黄药 木鳖子(各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用鸡子清调涂,日三、四用之。
《刘氏家传》\x连翘煎\x 治小儿无寒热,强健如故,身体结核瘰 及心胁腹背内有坚核不通,名为结风气肿方。
连翘 白芨 白头翁 牡丹皮 防风(去芦) 黄柏 羌活(去芦) 秦艽(去土) 豉(炒,以上各秤四分) 海 藻(洗净焙干) 桂(去皮。各秤二分)
上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米饮下五粒至十粒,五岁以上以意加之,熟水下。
<目录>卷第三十六<篇名>恶疮第八属性:《巢氏病源》小儿恶疮候∶夫人身体生疮,皆是脏热冲外,外有风湿相搏所生,而风湿之气有挟热毒者,其 疮则痛痒肿 久不瘥,故名恶疮也。
《葛氏肘后》治大人、小儿卒得恶疮不可名识者方。
上烧竹叶和鸡子中黄涂瘥。
《葛氏肘后》又方 上取蛇床子合黄连二两末,粉疮上,燥者脂和涂之。
《葛氏肘后》又方 上烧蛇皮末,以猪膏和涂之。
《葛氏肘后》又方 上煮柳叶若皮洗之,亦可内少盐,此又疗面上疮。
《葛氏肘后》又方 上腊月猪膏一升,乱发如鸡子大,生鲫鱼一头合煎令消尽。又雄黄、苦参末二两,大附子一枚末,绞,
令凝,以敷诸疮,无不瘥。胡治疗 疽疥大效。
《葛氏肘后》治小儿身中恶疮方。
上取笋汁自澡洗,以笋壳作散敷之效。
《葛氏肘后》治身有恶热气数起疮者方。
上熬豉令黄末敷之,兼数煮桃叶浴之。(《千金》不浴,只熬豉敷。)
《葛氏肘后》治身面卒生诸恶疮方。
上烧鸡子壳,猪膏和敷少许。
《葛氏肘后》又方 上以黄连、胡粉、水银末敷之,疮干则和猪膏敷之。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恶疮匝身,众药所不能疗之方。
上取父 洗取汁以浴儿,勿使母知良。(《婴孺》方同,云勿使父知之。)
《圣惠》治小儿恶疮久不瘥并 疮,及疥癣等并宜涂\x雄黄膏方\x 雄黄(细研) 茹 蛇床子 矾石(别捣为末) 黄连(去须。各一两) 水银(半两,于手心内以津研为泥)
上件药捣,罗为末,与水银相和,以腊月猪脂同研如膏,于瓷合中盛。每用先以泔清洗疮令净,拭干后涂 于疮上,仍以黄柏末用绵 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