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众》治小儿水气腹肿,兼下痢脓血,小便涩方。
葶苈子(半两,微炒,捣如面)
上以枣肉和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枣汤下,空心晚后。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喘促,坐卧不安,宜服\x槟榔散\x方 槟榔 川大黄(锉碎,炒) 牵牛子(微炒)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二、三服。儿稍大增之,以利为效。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喘嗽不止。\x赤茯苓散\x方 赤茯苓 桑根白皮(锉) 贝母(煨微黄。各半两) 桔梗(去芦头)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 川升麻 杏 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不消\x楮皮汤\x方 褚树白皮(锉) 赤小豆(各一合) 赤茯苓(二两,锉)
上件药都和令匀。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小便涩。\x狸豆根汤\x方 狸豆根 桑根白皮 车前草(各半两) 葵子 赤小豆(各半合)
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小便不利,脐腹妨闷,喘促。\x猪苓散\x方 猪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锉) 赤茯苓 海蛤(细研)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更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遍身肿满,喘促,小便不利。\x桑根白皮散\x方 桑根白皮(锉) 射干 赤茯苓 黄芩 木通(锉) 泽漆 汉防己 泽泻(各十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煮赤小豆汤调下半钱,日三、四服。看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面目肿,小便涩,心腹胀满方。
赤茯苓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汉防己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紫苏子(微炒) 甜葶苈 (隔纸炒令紫色。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煎桑根白皮汤下十丸,日三服。五岁以下减丸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通身肿满,心腹妨闷,坐卧不安,宜服\x甜葶苈丸\x方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 牵牛子(微炒) 雄雀粪(各半两) 大戟(一分) 腻粉(一钱,研入) 巴豆(十 粒,去皮心,别纸装,压去油)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用枣瓤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茶下一丸,日二服。五岁以上加丸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遍身肿满,大小便难,喘促不得睡卧,宜服\x甘遂散\x方 甘遂(煨令微黄) 槟榔 川大黄(锉碎,微炒)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一分) 牵牛子(半两,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一字,以利为效。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四肢浮肿,腹胁妨闷,宜服\x木香散\x方 木香 赤茯苓(各一分) 牵牛子(三分,微炒)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川大黄(锉碎,微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以利为度。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槟榔(一分) 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大麦面一两和作饼子, 灰火内煨熟。量儿大小与吃,即得通利气下也,以温水下 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腹肚虚胀,头面浮肿,小便不利。\x郁李仁粥\x方 粟米(一分)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 桑根白皮(锉。各一两)
上件药捣碎,每服半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下米作粥,入少许生姜汁,任意食之。
《惠眼观证》治水气肿满,黄胆。\x中庸饮子\x方 海金砂 续随子(各一分) 生姜 中庸(樟柳根是也,各一两) 蜜(二两)
上五味细研,罨一宿,以次日五更时用绢帛滤汁,只作一服,温暖吃尽,食前。逼下黄水,乃服匀气药补,
后用樟柳根煮粥吃。
《圣惠》灸法∶小儿水气,四肢尽肿及腹大,灸脐上一寸,三壮,炷如小麦大,分水穴也。
<目录>卷第三十二<篇名>中恶第四属性:《巢氏病源》小儿中恶候∶小儿中恶者,是鬼邪之气卒中于人也。无问大小,若阴阳顺理,荣卫平调,神 守强则邪不干正。若精气衰弱,则鬼毒恶气中之。其状先无他病,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是也。凡中恶腹大 而满,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余势不尽,停滞脏腑之间,更发后,变为疰也。
《葛氏肘后》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恶,救之方。
上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小儿量度之。若使目中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