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113页

丸,朱砂为衣如绿豆大。百日儿每服一丸,一岁儿二丸,薄荷温汤化下,食后。
\x钱乙剪刀股丸\x 治小儿一切惊风,久经宣利,虚而生惊者。
朱砂 天竺黄(各研) 白僵蚕(去头足,炒 蝎(去毒,炒) 干蟾(去四足并肠,洗,炙焦黄,为末) 蝉壳 (去 剑) 五灵脂(去黄者,为末。各一分) 牛黄 龙脑(并研。各一字) 麝香(研半钱) 蛇黄(半两,烧赤,醋淬 三、五遍,放水研飞)
上药末共二两四钱,东流水煮白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剪刀 头研,食后薄荷汤化下。如治慢惊,
即去龙脑。
张涣\x琥珀丹\x 安心神,镇一切惊邪。
琥珀 南星(腊月牛胆酿者) 天麻 朱砂(细研,水飞。各一两) 白僵蚕 白附子 香白芷(各半两,为细末)
龙脑(研,一钱)
上件同拌匀,研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煎人参薄荷汤化下。
《凤髓经》\x镇心丸\x 治小儿惊风,心神恍惚,精神不定,浑身掣掷,手足螈 ,喉内涎响。
木猪苓(一分,烧存性) 人参 茯苓 朱砂 真珠(末。各一钱) 石菖蒲(末,二钱) 金银箔(各三片) 水 银砂(一钱半) 脑麝(各少许)
上为末,汤煎,蒸饼心为丸如○大。每服七丸、十丸至十五丸,远志薄荷汤下。
《惠眼观证》\x大惊丸\x 治惊气狂躁及涎牵响,一切惊疾。
白附子(二钱) 朱砂(一分,研) 脑麝(各半字) 白僵蚕(半两与附子并用,麦麸炒,麸黄赤,去麸不用)
金银箔(各五片)
上分出一半,朱砂入前二味,同金银箔研匀,入面糊为丸如○大,将所留出朱砂为衣。一丸分作两服,蜂 糖薄荷熟水磨下。如大 惊疾发作,一丸只作一服。
《惠眼观证》\x虎眼丸\x 镇心化涎,夜卧不稳,梦中惊叫,或多虚汗,并宜服之。
朱砂 白僵蚕 天南星(生。各一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大。每服五丸至七丸,薄荷汤吞下。
《惠眼观证》\x大黄散\x 治惊风,贴囟。
大黄 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猪胆汁调贴之。
《保生论》\x乳香散\x 治小儿惊风,涎溢,闷绝暴死宜用。亦不吐出涎,只此压。
甘遂 乳香(各末,一钱匕)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字,童子小便下妙。
《刘氏家传》\x睡惊丸\x 治小儿一切惊。
使君子(五个,灯上烧成灰) 金箔(五片,一方十片) 银箔(三片,一方十片) 脑麝(各少许,一方各半钱)
腻粉(约用挑半钱,一方抄二钱) 香京墨(似枣尖大)
上研如粉,生面糊丸豌豆大。每服一丸,温熟水化破下,一方薄荷水下。或膈上有涎即吐出,腹中有积滞 即泻出,如虾蟆青苔之类。大假惊风,一切不须三服,必效。如小儿有疾即灌,良久便睡。如睡惊常服,一 丸分两服,小儿则间日可服半丸,极妙。
《刘氏家传》小儿惊热和气。\x朱砂散\x 朱砂 白茯苓 人参 山药(各等分) 甘草(减半,半生半熟)
上末之。惊,金银薄荷汤下;和气,米饮下;热,竹茹煎汤下。量大小下一字,或半钱或三字。
《刘氏家传》治惊和气,止泻痢。
白术(一钱,切薄片,蜜略涂,纸衬铫慢火,炒) 甘草(半钱,半生半熟) 蝎(二个全用,龙脑薄荷叶裹,线 系定。竹夹炙,候薄荷焦去之,只用蝎,如无生,薄荷用干者同炒,令焦用)
上末之。惊,金银薄荷汤下;和气止泻痢,米饮汤下。
《刘氏家传》\x睡惊丸\x 大治小儿惊,浑身壮热,但染着惊便与服。
粉霜 京墨(烧过) 芦荟(各半钱) 天南星(一钱,汤浸去皮脐) 巴豆(二粒,去油) 使君子(四个,去 尖,麸炒黄)
上入脑麝少许,滴水丸桐子大。一岁半丸。量儿大小,金银薄荷汤化下。三岁以上一丸。
《刘氏家传》惊风,上吐下泻,吐痰涎方。
朱砂(二钱) 麝香(少许) 蝎(一个)
上先碾蝎为末,后研朱、麝极细。每服半字,茶调下,或奶汁下亦得。
《刘氏家传》小童子一百二十般难惊。
天南星 青黛(并为末。各挑三大钱) 麝香(少许) 水银(一粒,赤豆大) 轻粉(挑一大钱) 巴豆(七粒,
去油)
上为末,一处用煮面糊为丸如○大。十岁以下至一岁以上每服十丸,用生葱汤吞下,早晨、日午至晚连宵 空心各进一服。子母皆忌生冷、觅菜、炙爆,淹藏、花色、酒肉。又云∶十五岁以下至七岁十五丸,七岁以 下至周岁十丸,周岁以下至百 七丸,皆葱白汤下。乳母根据前。百 以下至盈月五丸,用荆芥汤下。盈月至 三朝三丸,用蜜、姜汁少许调下。以上日各空心,日进三服。但是不安,看轻重加减与服。
《刘氏家传》睡惊\x十宝丹\x 朱砂 轻粉 芦荟 青黛 京墨 寒食面 脑麝(各等分) 使君子(比等分者一倍,煨)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