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治肾。轻者病退,重者悸动当搐也。
脾病见四旁,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难治。脾怯当面赤黄,五脏相反,随证治之 <目录>卷上·脉证治法<篇名>杂病证属性:目赤兼青者,欲发搐。
目直而青,身反折强直者,生惊。
切牙甚者,发惊。
口中吐沫水者,后必虫痛。
昏睡善嚏悸者,将发疮疹。
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
吐泻乳不化,伤食也。下之。
吐沫及痰或白、绿水,皆胃虚冷。
吐稠涎及血,皆肺热,久则虚。
泻黄、红、赤、黑皆热,赤亦毒。
泻青白,谷不化,胃冷。
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身热饮水者,热在内。
口噤不止则失音。迟声亦同。
长大不行,行则脚细。
齿久不生,生则不固。
发久不生,生则不黑。
血虚怯为冷所乘,则唇青。
尿深黄色,久则尿血。
小便不通,久则胀满,当利小便。
洗浴拭脐不干,风入作疮,令儿撮口,甚者,是脾虚。
吐涎痰热者,下之;吐涎痰冷者,温之。
先发脓 ,后发斑子者,逆。
先发脓 ,后发疹子者,顺。
先发水 ,后发疹子者,逆。
先发脓 ,后发水 多者,顺;少者,逆。
先水 ,后斑子多者,逆;少者,顺。
先疹子,后斑子者,顺。
凡疮疹只出一般者,善。
胎实面红,目黑睛多者,多喜笑。
胎怯面黄,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
凡病先虚,或下之,合下者先实其母,然后下之。假令肺虚而痰实,此可下。先当益脾 ,后方泻肺也。
大喜后食乳食,多成惊痫。
大哭后食乳食,多成吐泻。
心痛吐水者,虫痛。
心痛不吐水者,冷心痛。
吐水不心痛者,胃冷。
病重,面有五色不常;不泽者,死。
呵欠面赤者,风热。
呵欠面青者,惊风。
呵欠面黄者,脾虚惊。
呵欠多睡者,内热。
呵欠气热者,伤风。
热证疏利或解化后,无虚证,勿温补,热必随生。
<目录>卷上·脉证治法<篇名>不治证属性:目赤脉贯瞳仁。
囟肿及陷。
鼻干黑。
鱼口气急。
吐虫不定。
泻不定精神好。
大渴不止,止之又渴。
吹鼻不喷。
病重口干不睡。
时气唇上青黑点。
颊深赤如涂胭脂。
鼻开张。
喘急不定。
<目录><篇名>卷中·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属性:李寺丞子,三岁,病搐,自卯至巳。数医不治,后召钱氏视之。搐目右视,大叫哭。李 曰∶ ,发搐时无声,右视有声;女发时,右视无声,左视有声。所以然者,左肝右肺,肝木肺金 ,男目右视,肺胜肝也;金来刑木,二脏相战,故有声也。治之,泻其强而补其弱。心实者 ,亦当泻之,肺虚不可泻。肺虚之候,闷乱哽气,长出气,此病男反女,故男易治于女也。
假令女发搐目左视,肺之胜肝,又病在秋,即肺兼旺位,肝不能任,故哭叫。当大泻其肺,
然后治心续肝。所以俱言目反直视,乃肝主目也。凡搐者,风热相搏于内,风属肝,故引 见之于目也。钱用泻肺汤泻之,二日不闷乱,当知肺病退。后下地黄丸补肾,三服后,用泻 青丸、凉惊丸各二服。凡用泻心肝药,五日方愈,不妄治也。又言∶肺虚不可泻者何也?曰 ∶设令男目右视,木反克金,肝旺胜肺,而但泻肝,若更病在春夏,金气极虚,故当补其肺 ,慎勿泻也。
广亲宅七太尉,方七岁,潮热数日欲愈。钱谓其父二大王曰∶七使潮热方安,八使预防 惊搐 急搐。召钱治之,三日而愈。盖预见目直视而腮赤,必肝心俱热,更坐石机子,乃欲冷,此 热甚也。肌肤素肥盛,脉又急促,故必惊搐。所言语时者,自寅至午,皆心肝所用事时。治 之,泻心肝补肾,自安矣。
李司户孙病,生百日,发搐三五次。请众医治,作天钓或作胎惊痫,皆无应者。后钱 用大青膏如小豆许,作一服发之。复与涂囟法封之,及浴法,三日而愈。何以然?婴儿初生,肌 骨嫩怯,被风伤之,子不能任,故发搐。频发者,轻也。何者?客风在内,每遇不任即搐。搐稀 者,是五内发病,不可救也。搐频者。宜散风冷,故用大青膏。不可多服,盖儿至小,易虚易实 ,多即生热,止一服而已,更当封浴,无 东都王氏子,吐泻,诸医药下之,至虚,变慢惊。其候,睡露睛,手足螈 而身冷。钱 曰∶ 医留八正散等,数服不利而身复冷。令钱氏利小便。钱曰∶不当利小便,利之必身冷。王曰 ∶已身冷矣,因抱出。钱曰∶不能食而胃中虚,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即脾胃俱虚,当身冷而 闭目,幸胎气实而难衰也。钱用益黄散、使君子丸,四服,令微饮食。至日午果能饮食。所 以然者,谓利大小便,脾胃虚寒,当补脾,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