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儿科要略-第20页

神曲(炒) 麦芽(炒。各等分)
研为末,水煎米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
(十四)五味异功散 即异功散。
(十五)益黄散 治小儿脾胃虚寒,乳食不化,腹痛泄利,妇人妊娠呕吐泄泻,产后泄泻。
陈橘皮 青橘皮 诃子肉(煨) 甘草(炙。各五钱) 丁香(二钱)
研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清水煎服。
(十六)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气,
胸中痞满,噫呕腹逆,喘嗽消渴,大便不实及久泻,痈疽溃后不思食者。
人参 茯苓 于术 山药 石莲肉 白扁豆 桔梗 砂仁 薏苡仁 甘草 一方有陈皮、神曲,无桔梗。
(十七)神效换肌丸 治脾疳。
川黄连(炒) 鳖甲(酒炙) 肉豆蔻(煨) 使君子(面裹煨) 神曲(炒) 麦 芽(炒。各五钱) 诃子肉(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
研为末,丸如芥子大,每服二三钱,米汤送下。
(十八)大胡黄连丸 杀虫,进食。治小儿惊疳腹胀,肌瘦发黄,烦热饮水,多睡吼 ,大 便或泻或秘,好食泥土、生米等物,疗疮癣。
胡黄连 黄连 苦楝子(各一钱) 白芜荑(五钱) 蟾头(烧存性研,一 分) 麝香(另研,一钱) 青黛(另研,一钱五分) 芦荟(另研,一分)
先将前四味研为细末,猪胆汁和丸如胡桃大,中置巴豆仁一枚,外用油纸裹之,同米一升许蒸,至米 熟为度,再入后四味,少加曲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
(十九)芦荟丸 治疳气羸瘦,面色痿黄,腹胁胀满,头发作穗,揉鼻咬甲,好食泥土,痢色无定,寒 热往来,目涩口臭,齿龈烂黑,遍体生疮,及妇人热结经闭作块上冲梗痛,常服长肌,退黄,杀疳虫,进乳食。
芦荟 麝香 朱砂(水飞。各一钱) 干虾蟆(一两,同皂荚烧存性) 青 黛(二钱五分) 大皂角(去皮弦子,一两)
共研末,令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三岁儿每服二十丸。
(二十)木香散 治食疳,下痢无度。
南木香(锉) 肉豆蔻(去壳。各一两) 干蟾(酥炙,二个) 胡黄连 使 君子(去壳) 五灵脂(各一两) 巴豆(七个) 麝香(一分)
研为细末,拌匀,滴水于石臼中,捣一二百下,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丸至三丸。
(二十一)地黄丸 治小儿肾虚囟不合,体瘦骨露,及肾 疳,天柱倒。
熟地黄(洗焙,八钱) 泽泻(洗,二钱)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各三钱)
山茱萸肉 牛膝 鹿茸(酥炙) 山药(各四钱)
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二十二) 归汤 治小儿禀赋素弱,痘疮出不快,及肝虚目视不明。
黄 (蜜水涂炙,一两) 全当归(酒洗焙) 白芍 川芎(各五钱) 甘草(炙,三钱)
每服二钱,清水煎服。
(二十三)天麻丸 治肝疳,风疳,疳眼。
天麻 青黛 川黄 五灵脂 夜明砂(微炒) 川芎 芦荟(各二钱)
龙胆草 防风 蝉蜕(去足,各一钱五分) 全蝎(焙,二枚) 麝香(少许) 干蟾头(炙焦,三钱)
研为细末,猪胆汁浸糕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
(二十四)生熟地黄汤 治疳眼内有朦雾。
生地 熟地(各五钱) 川芎 赤苓 枳壳(炒) 杏仁(水浸,去皮尖)
川黄连 半夏曲 天麻 地骨皮 甘草(炙) 当归(各二钱五分)
锉散,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黑豆十五粒,清水煎服。
(二十五)熊胆天麻丹 治风疳羸瘦,摇头揉目,百般拘急。
熊胆 天麻 羌活 蝉蜕 使君子(去壳) 胡黄连(各一两) 芦荟 干蟾(酥炙黄。各五钱)
捣箩为细末,粳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
(二十六)芦荟丸 治疳癖,肌肉消瘦,发热潮热,不思饮食,口干作渴,或肝疳食积,口鼻 生疮,牙龈蚀烂。
芦荟 胡黄连 黄连(炒焦) 木香 白芜荑(炒) 青皮(各五钱) 当 归茯苓 陈皮(各一两五钱) 甘草(炙,七钱)
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二十七)地黄清肺饮 治小儿肺热疳 ,咳嗽多啼,壮热恶寒。
生地黄 紫苏 北前胡 防风 赤苓 黄芩 当归 天冬(去 心) 连翘 桔梗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桑白皮(炒,五钱)
锉散,每服二钱。
(二十八)益气丸 治少气,气极。
人参 麦冬(各七钱) 陈皮 甘草(炙。各五钱) 五味子(二十一粒)
研为细末,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
(二十九)化 丸 治诸疳生虫,不时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头湿痒。
芜荑 芦荟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黄连 虾蟆灰(各等分)
研为末,猪胆汁浸粉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
(三十)补肺散 治久患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