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3-儿科萃精-第15页

永杜后患。
小儿咽喉声哑,但用川贝、款冬花,各研细末,和胡桃肉(去皮研细)、白蜜,四味和匀,饭上蒸熟作丸。
每次含化一丸,数次即愈。
小儿喉外生痈,初起发于颈项结喉之上,名结喉痈。发于结喉两旁,名夹结疮。重则堵塞咽喉,汤水不下。
若穿烂见喉,则难治矣,须乘其初发时,内服连翘、淡竹叶、金银花、浙贝母、
生甘草、生白萝卜、生青果,煎汤饮之。外以坎宫锭,磨猪胆汁涂之,可消。
小儿诸骨哽喉,吐不出,吞不下,骨之小者,但用金凤花根捣碎,以米醋浓煎,用有嘴瓶盛之,令儿口衔瓶 嘴,仰面吸药,吞之,其骨即下,惟切记吞药勿使 牙为要。又骨之大者,但取谷树叶捣烂取汁服,其骨自软而出。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颈上生对口疮属性:小儿后颈正中处生疮,名对口疮。偏生者,名偏对口。古法内服鲜茄蒂、生红何首乌,煎服二三剂,未破即 消,已破拔脓生肌。外用干茄蒂、烧烟频熏疮口,良久疮口自开,即有一线红丝流下,不可移动,直俟红丝流尽 自断,则疮毒尽矣。
〔真按〕对口疮只用妇人头上油垢三钱,黑背鲫鱼一个,约重一两,雄猪眼梢肉一对,同捣烂,敷之即愈。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龟背属性:小儿初生不能护背,致风入于脊骨,精血不能流通,而成龟背。古法主松蕊丹〔如松花、枳壳、防风、独活、
麻黄、大黄、前胡、桂心(各等分),蜜丸米汤吞服〕。外用鸭毛浸龟尿刷小儿胸高处数次,历久自平。
附取龟尿法∶古用荷叶承龟,以镜照之,多不应,惟用铜锣一口,放龟在内,又在龟上再以锣一口盖定,
打锣警之,其尿即出。
〔真按〕龟背或因坐太早,以致伛偻,背高如龟,殊不尽然。即使风入脊骨,必有酸痛,不酸不痛,而背 骨高突如龟者,实因先天不足,督脉为病所致。宜用人参、黄 、白术、当归、熟地、枸杞、金毛狗脊、鹿角、
龟版,先熬膏,后为丸。早晚白开水吞服,或化服,以培本元,外用樟脑油常涂背上凸处,可以渐平。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龟胸属性:小儿胸高胀满,形如复掌,皆因乳母多食五辛酒面炙 之类,或夏月热乳宿乳与儿吮之,致儿肺脏日久痰滞,
则生风热,肺受火邪,则胸骨胀起如龟。古法主百合散(如天门冬、大黄、杏仁、百合、木通、桑白皮、枳壳、
甜葶苈、石膏,蜜丸绿豆大),每夜临睡时,白开水送下。以儿之年龄月数酌量多少为准。
〔真按〕小儿龟胸,多因痘疹之后,调治失宜,肺不清火不降,而现此症。但用桑白皮一钱,炒地骨皮钱半,
石膏三钱,知母一钱,甘草四分,粳米一撮,水煎服即愈。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附例属性:小儿鹤膝,因禀受肾虚,血气不充,以致肌肉瘦削,形如鹤膝,外色不变,膝内作痛,屈伸艰难。若掀肿色 赤而作脓者,为外因。但用十全大补汤加苍术、黄柏、防己,煎服。其肿硬色白不作脓者,则属本性,但用六味 地黄汤加鹿茸,补其精血,仍须调养脾胃,以助生化之源。
小儿脱肛不收,久则坚硬难入,急用五倍子三钱,白矾少许,煎浓汤乘热熏洗。再用 龙骨三钱,木贼草 (烧存性)二钱五分,共研极细末,搽肛自敛。
<目录>卷四\伤风门<篇名>风解属性:风者,善行而又善变者也。然风之所以善变,一则随天行四时之气候而变,再者随人具五脏六腑之气候而 变。其变随四时之气候者,风在春为调畅之温风,在夏为南北薰之热风,在秋为凄其之凉风,在冬为 发之寒风,
此风随天时而变之出乎天然也,其变随脏腑之气候者,风在肝则为热,风在脾而兼在肾则为寒为湿,风在胃而兼 在肺则为燥,风在脾而兼在肝,则又为痰为湿,此风随脏腑而变之本乎自然也。经曰∶贼风虚邪,避之有时。何 以谓之贼风。如立春日起,肝木主七十二日,西风为贼邪,金克木也。立夏日起,心火主七十二日,北风为贼邪,
水克火也。立秋日起,肺金主七十二日,南风为贼邪,火克金也。立冬日起,肾水主七十二日,西南风为贼邪,
土克水也。三、六、九、十二月脾土。每季主十八日,东风为贼邪,木克土也。此对冲之风,最易伤人。然小儿 之中气足,腠理密者,虽遇对冲之风,皆不能伤。其为风所伤者,多属怯弱之儿。然亦有壮盛之儿,因饮食起居 不慎,风邪遂乘其隙而入者,为伤风病。
<目录>卷四\伤风门<篇名>肺伤风属性:小儿伤风,属肺居多。症见身热脉浮,指纹红紫而长,涕流、鼻塞、声重者是。古法主香苏散(如紫苏叶、
香附、苍术、陈皮、炙甘草、姜,葱白为引)。
〔真按〕风邪伤卫,卫主皮毛,内合于肺,故见上症。然单 独伤风在肺,儿体柔脆,不宜过表。但用桑叶、苦杏仁、化橘红、淅贝母、炒枳壳、炙甘草,一剂风散热退为度。
<目录>卷四\伤风门<篇名>太阳伤风属性:小儿太阳伤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