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90页

渐愈。后因母食炙 ,仍 发,母服清胃散、黄连泻心汤,子服一味甘草而愈。
一小儿嗜甘肥之物患之,或痒或痛,咳嗽饮冷。此脾胃积热,传于肺经,先用清胃散以治胃热;少用泻白散以清肺 火,渐愈。出痘后仍患之,口干饮汤,用五味异功散兼大枫膏而愈。
一小儿年十五,遍身患此,腿足为甚,发热饮冷,两尺脉数洪,按之无力,此禀肾虚所致,用六味地黄丸而愈。后 用心力学,复发尤甚,兼盗汗遗精,用地黄丸为主,佐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而痊。
一小儿患此,发热饮冷,痰涎上涌,此禀肾虚,用地黄丸料煎服,月余渐愈;又佐以八珍汤而愈。次年毕姻后,发 热唾痰,盗汗咳血,仍用前药而愈。
\x敷药大枫子膏\x 治疮疥。
真轻粉(一两) 枯矾(一两) 黄连(二两) 大枫子膏(二两,研膏) 蛇床子(二两) 地沥青(六两)
上各另入大枫膏,和匀,更入地沥青杵百余,即成膏矣。每用少许,涂患处。
\x敷药六仙散\x 治诸疳疮疥。
苦参 独活 大枫子(去壳油) 蛇床子(各一两) 枯矾(五钱)
上为细末,地沥青调敷。
\x五味异功散\x(方见用败毒之药)
\x清胃散\x(方见热毒口疮)
<目录>卷十一<篇名>诸疳口疮属性:诸疳口疮,因乳哺失节,或母食膏粱积热,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其症口舌齿龈如生疮状。若发热作渴饮冷,额 间色赤,左寸脉洪数者,此属心经,先用导赤散,清心火;次用地黄丸,滋肾水。若寒热作渴,左颊青赤,左关脉弦洪 者,属肝经,先用柴胡栀子散,清肝火;次用六味地黄丸,生肝血。若两腮黄赤,牙龈腐烂,大便酸臭,右关脉洪数,
按之则缓者,属脾经,用四味肥儿丸,治脾火;以五味异功散,补脾气。若发热咳嗽,右腮色赤,右寸脉洪数,按之涩 者,属肺经,先用清肺饮,治肺火;用五味异功散,补脾胃。若发热作渴,两额黧色,左尺脉数者,属肾经不足,先 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次用补中益气汤,以生肺气。又有走马疳者,因病后脾胃气血伤损,虚火上炎,或痘疹余毒 上攻,其患甚速,急用铜碌散、大芜荑汤。轻则牙龈腐烂唇吻腮肿,重则牙龈蚀露,颊腮透烂。若饮食不入,喘促痰甚,
此脾胃虚而肺气败也。颊腮赤腐,不知痛者,此胃气虚甚而肉死也, 不治。
一小儿口疮,呕血便血,两腮微肿,唇白面青,此脾土亏损,木所乘也,朝用补中益气汤,食远用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右腮鼻准微赤,此脾肺二经虚热,用四君、升麻及白术散而愈。
一小儿口疮久不愈,诊其母,右关脉弦缓,乃木克土之症,先用六君,柴胡;又用加味逍遥散,治其母,子自愈。
一小儿齿龈蚀烂,年余不愈,用大芜荑汤,治其疳邪;五味异功散,健其脾气寻愈。后复作,兼项间结核,另服败 毒药,口舌生疮,余用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小儿患口疮,寒热嗜卧,作泻引饮,此脾疳气虚发热,而津液不足也,先用白术散,以生胃气;再用四味肥儿丸,
治以疳症,两月余,又用异功散而安。
一小儿口疮,身热如炙,肚腹胀大,此脾疳内作。朝用五味异功散,夕用四味肥儿丸,稍愈;又以地黄、虾蟆二丸,
兼服而愈。
一小儿齿龈腐烂,头面生疮,体瘦发热,此脾疳所致,先用大芦荟丸;又用四味肥儿丸、大枫膏而愈。
\x东垣大芜荑汤\x(一名栀子茯苓汤) 治黄疳土色,为湿为热,当利小便。今反利(知黄色中为燥,胃经热也。)
发黄脱落,(知膀胱肾俱受土邪,乃大湿热之症) 鼻下断作疮,(上逆行,营气伏火也)能乳,(胃中有热也,寒则食不 入。)喜食土(胃不足也。)面黑色,(为寒为痹。)大便清(寒也。)褐色,(热蓄血中,)间黄色。(肠胃有热。)
治当滋荣润燥,外致津液。
山栀仁(三分) 黄柏 甘草(炙。各二分) 大芜荑(五分) 黄连 麻黄根(各一分) 羌活(二分) 柴胡 (三分)防风(一分) 白术 茯苓(各五分) 当归(四分)
上水煎服。
\x葛花解醒汤\x 治乳母酒醉后,乳儿遗热为患。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五钱) 干生姜 白术 泽泻 神曲(炒黄。各二钱) 白茯苓 陈皮 人参 猪苓 木 香青皮(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
愚按∶前汤先哲不得已而用之。盖醉酒耗气,又服辛散,重损真阴,折人长命,可不慎哉!
\x大芦荟丸\x 治疳杀虫,和胃止泻。
胡黄连 黄连 白芜荑(去扇) 芦荟 木香 青皮 白雷丸(破开赤者不用) 鹤虱(微炒。各半两) 麝香(二 钱,另研)
上为末,粟米饭丸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饮下。
\x虾蟆丸\x 治无辜疳症,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渴痢住。
蟾蜍(一枚,夏月沟渠中,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癞 者)
上取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