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78页

气盛,则脏腑调和,水谷之精,各各融化,以为平和之气。若胃气一逆,则 气血不得其宜,脏腑不得其所,不寐之症,由此生焉,当用四君、远志、酸枣仁。肝肾虚热 者,六味丸。心血不足者,真珠母丸。思虑过度者,归脾汤。精神短乏者,人参养荣汤。病 后余热者,酸枣仁汤。胆虚不得眠者,人参竹叶汤。肝火不宁者,加味小柴胡汤。振悸不得眠 者,四君、生姜、酸枣仁。夜啼惊哭不寐,各详别症,当参求之。
治验 一小儿患疮溃后,饮食少思,倦怠不寐,先用四君、茯神、当归、陈皮,饮食顿加,乃佐以 八珍散为末,时服钱许,渐得寐。又因惊汗出,发热不寐,用异功散加柴胡、山栀,汗热顿 止;仍服四君、八珍之药得寐。后又饮食停滞,腹痛吐痰,不寐汗出,用六君、柴胡、升麻 、山楂而安。
一小儿十四岁,勤于功课,彻夜不寐,饮食无味,早间用补中益气汤,午后用异功散,饮食 渐有味,夜稍得寐,仍用补中益气汤、八味汤而愈。毕姻后不寐,兼遗精盗汗,用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痢后,不食少寐,或兼盗汗,先用异功散加升麻、当归,饮食渐进,佐以补中益气汤 ,稍得寐。四年后,因用心记诵,患自汗不寐,饮食甚少,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异功散而愈 。
一女子十七岁,丧母过哀不寐,发热或寒热,此脾血虚而火动也,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 汤治之寻愈。后因饮食怒气,不寐腹痛,先用六君、柴胡、升麻而痛止,仍用前二药而得寐 。
\x仲景酸枣汤\x 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炒,一钱) 甘草 知母(炒) 茯苓 芎 生姜(各五分)
上水煎服。
\x本事鳖甲丸\x 治胆虚不得眠,四肢无力。
鳖甲 酸枣仁(炒) 羌活 黄 (炒) 牛膝(酒炒) 人参(各一两) 五味子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
《圣惠》治骨蒸劳热,烦心不得眠,用酸枣仁三钱,水煎熟,下地黄汁一蛤蜊,食之。
\x本事真珠母丸\x 治肝胆二经,因虚内受风邪,卧则魂散而不守,状若惊悸。
真珠(三分,另研细) 当归 熟地黄(各一两半) 人参 酸枣仁(炒) 柏子仁(各一两) 犀角 茯神 沉香 龙齿(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小豆大,辰砂为衣。每服二十丸,白汤下,日午夜卧各一服。
\x人参竹叶汤\x 治虚烦不得寐。
人参 竹叶 甘草(各二钱) 半夏 小麦 麦门冬(各一钱半)
上每服二三钱,姜二片,粳米一撮,水煎服。
\x四君子汤\x \x六君子汤\x \x加味归脾汤\x \x加味逍遥散\x \x五味异功散\x(五方见内钓)
\x补中益气汤\x(方见虚羸)
\x人参养荣汤\x(方见自汗)
\x加味小柴胡汤\x(方见痉症)
\x八珍散\x(十全大补去黄 、肉桂)
\x六味地黄丸\x(方见肾脏)
<目录>卷十<篇名>惊悸属性:人身有九藏,心藏神、肝藏魂,二经皆主于血,血亏则神魂失宁而生惊悸也。经曰∶东方青 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又曰∶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惊者,心卒动而恐怖也;悸者 ,心跳动而怔忡也。二者因心虚血少,故健忘之症随之,用四物、安神之类。丹溪谓亦有属 痰者,宜用温胆汤加辰砂、远志之类。若思虑便动,虚也,用养心汤。时作时止,痰也,用 茯苓丸。触事易惊,心胆虚怯也,用温胆汤。卧惊多魇,血不归源也,用真珠母丸。梦寐不 宁,肝魂失守也,用定志丸。恐畏不能独处,胆气虚冷也,用茯神汤。睡卧烦躁,胆气实热也 ,用酸枣仁丸。眩晕惊悸,风痰内作也,用本事辰砂远志丸。思虑郁结,脾虚气滞,用归脾 汤。前症虽曰属心与肝,而血之所统,实主于脾,脾之志曰思,思虑多则血耗损而不能滋养于 肝,心者脾使之也,思虑内动,未尝有不役其心者。夫心为君火之藏,十二官之主也。夫君 之德不怒而威,无为而治,故宜镇之以静谧,戒之以妄动,动则相火翕合,煽烁阴精,精血 既亏,则火空独发,是以惊悸怔忡之所由生,五志之火,心所不能制者矣。故治脾者不可不 知养心,养心者不可不知镇静而寡欲。然人孰无思也,思之正,则无妄动之欲矣。朱子曰∶ 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此善养于心者也。
治验 一女子素血虚惊悸,出嫁后更怔忡晡热,月经过期,用八珍汤加远志、山药、酸枣仁,三十 余剂渐愈,佐以归脾汤痊愈。后因劳怒,适经行不止,前症复作,先用加味逍遥散,热退经 止;又用养心汤而痊。
一小儿十五岁,彻夜用功记诵,去后少寐,仍不戒劳,患怔忡发热不止,用归脾汤为主,佐 以八珍汤,诸症渐愈。后复作,服归脾、定志二药即愈。
一小儿十五岁,因用心太过,少寐惊悸,怔忡恶寒,先用补中益气汤、茯苓、酸枣仁、远志 ,恶寒渐止;又用加味归脾汤,惊悸稍安;又用养心汤而愈。
一小儿惊悸,睡卧不安,发热饮